有几位自齐鲁大地来沪的朋友,我们相聚在某位朋友家,谈笑间,说到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由教材谈到课堂,谈到老师,不亦乐乎!我说他们来自孔子的故乡,是很有文化之根,很懂礼仪的人。

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

为什么要强调孝顺(一场由地域习俗引发的思考)(1)

很羡慕他们比我们更接近孔夫子。因为正在吃饭,大家就谈起了饭桌礼仪。

有人说起了某一次看电视剧,里面有一场景,讲的是上个世纪在齐鲁大地某个贫穷落后的乡村里发生的事情。

具体哪部电视剧,讲的人也忘记了,只是分享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大概意思是有两个城里人去一个村子里去帮忙,村子里招待他们的女主人和男主人都非常热情,做了一大桌子的饭菜,客人落座,男主人作陪,客人邀请女主人和她的婆婆一起吃饭,男主人说我们这里女人是不上桌的,她们在屋里吃。

在场的好几个,不约而同地说到,小时候有共同的经历!

为什么要强调孝顺(一场由地域习俗引发的思考)(2)

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每次去我外婆家里,男人和女人还有小孩是分开坐在不同的桌子前的。当时大人教我们,这样是尊重礼仪的,当然礼仪不止这一点点。但是回到我奶奶家和我们自己的小家,就随意很多,但是也有上座,主座之分,几乎是大人安排我们坐哪里就坐哪里,却也是平等地坐在一个大桌前一起用餐的。

后来读书,读到了《孝经》和《弟子规》,当然是教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敬重长辈,和睦兄弟姐妹,以及大大小小一些规矩。

我比较喜欢《孝经》里的谏诤章,里面的内容是,作者曾子问他的老师孔夫子,什么是孝道?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是不是就算孝顺了呢?

搁到我们现在意思就是,孩子一定要听父母的话,是不是就可以算是孝顺的呢?

我们现在有很多父母教孩子,一定要乖,一定要听话,对父母要言听计从,甚至娶妻生子,甚至娶妻生子之后的日子也要听父母的。以前也许认为这就是孝顺,现在,有个也不算新的新词,极具概括性,人们称之为“巨婴”,一个没有自我思想的大人,可不就是个大宝贝嘛。那么,孝顺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要强调孝顺(一场由地域习俗引发的思考)(3)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是反对曾子对父母言听计从的观点的。

孔子对他的学生说,这问的什么话呢?这问的什么话呢?上自天子,下到读书人,都有自己的诤臣,或者劝诫的朋友,才使得他们不会犯错。当父亲的(我更倾向于当父母的)如果有一个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那么父亲(父母)就不会犯错,不会陷于不义(不利于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之中。

我是很佩服当年的孔夫子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见解,甚至怀疑他的思想是不是穿越过去的?

只是在后来的过程中,男权的加强才使得人们曲解了孝敬的本意,孝顺的本意,甚至化成为愚忠,愚孝,尤其宋之后,明、清发展到极致。

那么曾子为什么会问孔子这样的问题呢?

据说是曾子有一次把家里的瓜秧拔掉了,为此他的父亲很生气,把他暴打了一通,甚至把他打得奄奄一息,但是曾子却没有反抗,觉得作为孝子就应该顺从父亲,不应该反抗,甚至还要顺着父亲的心意,满足父亲。

所以他抱着这样的疑问,去请教他的老师孔子。

但是曾子为什么去拔瓜秧呢?谁能给个说法?能肯定的是,曾子肯定不是在清理绿化带。

于是有我们在《孝经》里面看到的,要敢于对父辈提出不同的意见。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长辈们在做一些不义之事时,作为子女的,去加以劝阻,虽然忤逆了长辈,但是长辈得以身正,亲安,名扬。这才是真正的孝。

如果只是一味地遵从父母的命令,那怎么能称得上是孝顺呢?

为什么要强调孝顺(一场由地域习俗引发的思考)(4)

陪伴

所以,在我和崤山以东的朋友一起讨论齐鲁大地的礼仪文化时,发现他们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南方大部分城市里面子女所接受到的家庭教育,其实是有很大差别的。

尤其我们在场的一位南方朋友,她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男人不做家务?说她家里一直都是父亲烧菜的,而且味道极好。还好,我们北方的大男子主义的男士们,现在也“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我们生活在当下的这个时代,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适合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只是城市里的家庭教育给孩子所灌输的自由之精神会比北方农村更多,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孝顺,也要与时俱进。

为什么要强调孝顺(一场由地域习俗引发的思考)(5)

如今,作为家长,我希望我的孩子精神是自由的,行为是得体的,不用在就餐的时候不能上桌,不用男尊女卑,当然,更不能不懂礼仪。

教孩子礼仪,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不那么逆来顺受,要提出疑问,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拿出自己的行动。孝顺,也不是事事听从,不做提线木偶,做个有自己思想的家庭和睦引导者,就是最好的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