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宠幸张易之背后的真相 狸猫换太子中的一代奸妃刘娥(1)

《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大反派刘太后刘娥,并不是民间故事里塑造的那个为夺人子,不惜下毒手灭口的“一代奸妃”。她是宋真宗的皇后、北宋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在她几十年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里,她也拥有吕后、武后那样至上的权力,而且非常喜欢穿天子服装,对权力表现出了极度的渴求。然而,她最终也没有效仿武则天,实现改朝换代,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朝遇贵人,麻雀变凤凰

刘娥生于成都华阳,祖籍太原。刘家爸爸过世得早,家道中落,母亲旁氏带着小刘娥生活甚为艰苦。十三岁时,刘娥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这很像汉武帝的老妈王娡,之前还有过一段婚史。龚美和刘娥为了生计前往繁华京城谋生。两口子泛舟路过真州时,有位高僧见到刘娥,又听到她那如天籁般悦耳的歌声,断言此女不凡,遂拿出钱财资助。后来刘娥当了皇后,特意用自己的私房钱为高僧修建了冠绝南北的庙宇,以示报恩。

武则天宠幸张易之背后的真相 狸猫换太子中的一代奸妃刘娥(2)

刘娥自己也没想到,做一个“京漂”居然人生从此开挂。凭着姣好的面容,出众的口才,悦耳的歌喉,刘娥在京城街头从事鼓词儿表演,一时间竟成了网红。正好皇子赵恒派人物色民间美女,十五岁的刘娥遇到了“星探”张耆。张耆将刘娥推荐给赵恒,果然,赵恒被这位出身草根的天然美女吸引住了。两个人还正巧同岁,很有共同语言。

可是赵恒的乳母不待见出身卑微的刘娥,将二人的“好事”告到了太宗皇帝那里,太宗下令赶走了刘娥。赵恒哪里舍得?于是开始金屋藏娇,两人感情转入了地下,直到十五年后赵恒登基继位,才重见天日。

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刘娥被真宗皇帝赵恒接进了宫。三十六岁的刘娥被封为四品美人,地位仅次于郭皇后,刘娥开始了人生的全面逆袭。

北宋版的“灰姑娘”

五年后,郭皇后病逝,刘娥问鼎皇后之位。朝臣以出身卑微、无子嗣为由强烈反对。

关于出身问题,刘娥通过编造家史来解决:爷爷是后汉的右骁卫大将军刘延庆,父亲是嘉州刺史刘通。凡是富贵不可言之人,一定要在出生时就显示出种种征兆,刘妈妈梦见满月入怀,刘娥由此诞生。至于前夫哥龚美,刘娥将其改姓刘,还真成了“表哥”。

武则天宠幸张易之背后的真相 狸猫换太子中的一代奸妃刘娥(3)

家史容易编造,没有儿子却是硬伤。刘娥不抛弃、不放弃,又熬了三年,终于把握住了机会。刘娥身边一位姓李的侍女受到真宗宠幸后诞下皇子。刘娥将子据为己有,赵桢与亲娘没能相认,这就为民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提供了素材。

刘娥将孩子交给同是四川老乡的杨淑妃代为哺育。杨妃比刘娥年轻十六岁,精力好,更适合养育小baby,而且刘杨二人当了一生的好闺蜜、好姐妹。

刘娥“借腹生子”的秘密也被朝臣知道了,又有大臣提出反对。可是真宗实在厌烦这些老朽们干预家事,两年后,不管不顾地直接就将刘娥封后了。

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登上了皇后宝座,这对于一个出身苦难的草根女子来说已是天大的荣幸。没想到命运对她的垂青还不止于此。

真宗皇帝晚年多病,让刘娥协助处理朝政。刘娥“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宋史章献明肃刘皇后传》)。这又是怎样做到的呢?原来刘娥在被雪藏的十五年中,刻苦补习文化课,她知道自己还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目标。实现这些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便当机会来临时可以毫不费力地抓住。于是在真宗统治后期,“帝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

当十一岁的赵桢继位成为宋仁宗后,刘娥开始了垂帘听政。反对此事的一代名相寇准,已被刘娥以泄露国家机密的罪名罢了相,她任用起自己培植的亲信 亲戚丁谓、钱惟演等人。在这些人的辅佐下,刘娥处理政事越来越老辣,而且颇有政绩。《宋史》评价刘娥“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

登上了权力高峰的刘娥也在考虑是不是再向前迈一步。此时,朝中大臣也将前朝武则天和当朝刘娥作对比。刘娥心思活络了起来。她开始试探朝臣口风,并且打压那些请她还政仁宗的大臣。可是北宋著名谏臣鲁宗道的一句话彻底断绝了刘娥的“女皇梦”。她问鲁宗道如何看待武则天,鲁回答了四个字:“唐之罪人”。

刘娥顿悟,她不想成为后世人口中的“宋之罪人”,于是自觉止步于“太后”,再没敢越雷池半步。

六十五岁的刘娥在病重之际,突发奇想,要穿上天子的衣服去祭太庙。一个月后,刘娥带着满足,安然长逝,结束了传奇女人的一生。

武则天宠幸张易之背后的真相 狸猫换太子中的一代奸妃刘娥(4)

刘娥最终没能效仿武则天还是和她无根基、无子嗣有关系。不过更重要的是,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心底善良,对赵宋宗室并没有开展过屠杀,也没有对自己的亲戚加以重用。她生活俭朴,以身作则。在对小皇帝的教育上也是出名的严格,所以赵桢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出名的“仁”帝,这和刘娥自小的教育密不可分。

刘娥曾让人上报一份和她有关的亲戚名单。上报的人以为是要封赏,将名单写得好长好长。每次要提拔什么人,刘娥都让人去名单上搜索一下,是不是单子上的人,如果名列其中就会被pass掉,除非确实有真才实干。刘娥这种不徇私情的做法实属难得,所以后世人对她评价甚高。司马光曾评价说:“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

在对待仁宗生母李氏的问题上,这也是刘娥有所争议的地方。仁宗亲政后,有人告诉了他身世之谜。当仁宗打开亲妈的棺材时,发现李氏盛装入殓,一切都处理得妥妥当当。仁宗不由得对刘娥表示佩服。可是民间却拿此大做文章,戏剧、小说将刘娥塑造成了不择手段夺人子的“一代奸妃”,最后还得靠包青天来为仁宗皇帝主持公道,刘娥可谓冤矣!

作者:刘樱姝,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