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讲究仁义,当储君时讲仁义要让储于庶出的兄长,结果被拒绝;搞外交时讲仁义不带一兵一卒,结果被扣押;战场打仗时讲仁义敌军渡水时不打,结果被过河上岸的敌人击败。他就是春秋时期的宋襄公,一位历史上最愚蠢的仁义国君。

宋襄公,姓子,宋氏,名兹甫,宋桓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20位国君,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不耻下问的孔子三顾茅庐的刘备(他是史上最蠢的仁义之君)(1)

宋襄公仁义让储位。公元前652年,宋襄公的父亲按照周朝宗法制度,立嫡长子宋襄公兹甫为储,宋襄公推让说,目夷比他年长,恳求父王立兄长目夷为宋国储君。目夷不肯接受,并说,弟弟能让王储之位,说明弟弟更仁义,自己不能相比。为躲避宋襄公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只到宋襄公继承王位后,目夷才被接回担任丞相职务。

宋襄公会盟诸侯讲仁义不带兵马。公元前639年春诸侯会盟,宋襄公以盟主自居,并邀各诸侯国秋季再次会盟,引起了齐、楚两大国的不满。这年秋季,宋襄公认为已和各诸侯国讲好的事,大家都应该讲仁义信用,推他为霸主,所以他不听大臣劝告,不带兵马,只身到约定的盂地进行会盟。结果因推谁为盟主发生争议,宋襄公被楚成王派兵押国楚国囚禁。直到年底,经鲁僖公调停才被释放。

宋襄公打仗讲仁义等敌人过河摆好阵势再开打。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相遇,楚军渡泓水河与宋军交战,目夷劝宋襄公趁楚军过河时消灭他们,宋襄公说,宋军是仁义之师,怎能趁人渡河而攻打呢?楚军过了河正在布阵,目夷要求进攻,宋襄公说,等楚军排好阵势再打。结果楚军一布好阵就向宋军冲杀过来,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被射伤。

宋襄公的仁义是一种最愚蠢的仁义,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国家。

不过他的仁义也办了好事。一是在国内,他以仁义治理国家,使国力有较大的提升;二是对外,他讲信用,帮助齐国平定内乱,拥立齐孝公继承王位,完成了齐桓公的嘱托。

宋襄公被后人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从未真正得到过诸侯霸主之位。他邀诸侯先后在曹南、鹿地、盂地三次会盟,但每次会盟都没有正式推举他做霸王,周王朝也没有对他的霸主地位进行册封。所以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成为霸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