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小时候容易生病这件事情,当父母的应该不陌生。生病不可怕,困难的是生病了就要验血、吃药、打针,这件事让小孩子难以接受。
1、打针经历:利用所学知识与孩子斗智斗勇
宝宝四岁半的时候,有一次咳嗽发烧,爸爸工作忙,我自己请假开着车带孩子去医院。担心自己一个人搞不定孩子,一路上先跟孩子沟通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宝宝,我知道你有点不舒服,我们等下看医生的时候,你哪里不舒服自己告诉医生,你自己的感受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了,好吗?”(肯定孩子的感受,并且感同身受,现在就去找医生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清楚自己要去做什么。)
“好的,我就告诉医生我喉咙好痛,昨晚发烧妈妈让我拼命喝水了。”(虽然没说到重点,不抗拒表达就好)
“宝宝,那医生说要给你开药的话我们就说不吃药,我们打针就好了行吗?”(孩子叛逆期,经常反着干,抓住了这一点,我经常把话反着讲。)
“哼,我不要打针,我跟医生说让他找个不苦的药给我吃就好了。”(方法奏效,接受了必须吃药的事实)
“但是药都是有点苦的,不苦的药吃了好不了”(为喂药打基础)
孩子沉思了几分钟:“可是打针会痛,我不要打针,我吃药就好了。”(把问题抛给孩子,他会自己找答案)
见到医生,孩子只顾着反映自己的情况,完全忘记了对白大褂的恐惧。医生开出了验血的单子,孩子反应强烈:“你不是说我吃药就不用打针了吗?你骗人。”
“不,我们没有要打针,我们只是验血。验血就是拿针头扎一下手指头滴一点血出来,时间比打针短。”
“那痛吗?”
“痛肯定是痛的,但是痛一下就不痛了,就像我们上次吃芥辣,辣一下就不辣了。要不我们试一下,等一下我在门口等你,你打了出来找我,告诉我是不是痛一下就不痛了。”(重心转移到验证验血是不是痛一下就不痛了这件事情上。)
到了验血室的门口,孩子充满犹豫,“妈妈,要不你跟我一起进去。”“为什么要我跟你一起进去,你拿上病历本,走过去坐在那里,把袖子挽高就可以开始了。打完就出来找我,我在这里等你。”
孩子顿了顿,估计在想着步骤,然后径直的走进去。我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生怕他突然间转头再跑回来哭闹。护士问家长在哪里,我走到门口,依然没有进去。告诉护士同时也是告诉孩子,他自己可以的,护士说孩子不够高,要家长抱一下。我说要不就坐在桌面上,孩子没有思考就爬上桌面上坐好。护士不由得称赞:“这孩子真勇敢,我还没见过这么勇敢的孩子。”
抽完血孩子是高兴的冲出来的:“妈妈,护士阿姨说我勇敢。妈妈,验血是痛一下就不痛了。”“对吧,我没说错吧,其实打针跟扎手指是一样的,只是时间稍微长一点点,以后看到有孩子打针害怕的,你就把你的感觉告诉他好不好?”“好”孩子兴奋得直点头。
2、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忍耐力
第一次打针孩子不需要摁住,第一次看医生不需要奖励,第一次打针不需要大人陪伴在身边。看似淡定的一个过程,我内心是非常激动的。一方面担心孩子不配合,一方面惊叹孩子的忍耐力。
孩子对白大褂的害怕、不愿意吃药、打针时歇斯底里的挣扎,做为一位孩子的父母亲,以上这些肯定都不陌生。别以为我平时就是个聪明的妈妈,平时除了靠奖励和威胁,我什么都不会,而这次如此顺利的整个操作,一切全赖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启发。
有些人可能会说,孩子四岁半了,长大了本身就不那么害怕打针了。绝对不是的,医院里七八岁的孩子拼命反抗打针的事例比比皆是,不加以引导,打针这件事对孩子和大人的折磨会持续好些年。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半信半疑,实践过后发现只要你相信孩子,孩子会给你惊喜。
3、正视问题,给孩子一个心理预期
打针这回事,包含初次上幼儿园,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和紧张的。如果大人的态度是躲避,一味的告诉孩子打针不痛,上幼儿园好玩,只会让孩子在经历的过程中得到相反的感受,从而不相信大人所说的话,这种效果是短暂的,下一次只会增加恐惧。或者喜欢帮孩子做决定,不吃药生病好不了,不打针生病好不了,孩子对这种话完全没有概念。
如果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坦率地告诉孩子打针其实是痛的,但是痛一下就不痛了;进幼儿园会遇到什么不一样的情景,但是你会有很多一起玩的朋友。先让孩子心里接受这个事实,不偏不倚,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一致。孩子的恐惧感会消失。
人类天生对未知充满恐惧,小孩子也不能例外。但是如果引导得当,孩子可以对未知充满期待。孩子就像是一块玉,如果你用锄头去雕刻,这块玉变成了小玉,却始终像石头。而如果你用一把精美的刻刀去雕刻,玉才能体现他的价值。 正确的教育方法就像一把精美的刻刀,我们必须做得正确,才可以让这块玉越来越体现他的价值。
作者:小璟瑜,80后自由撰稿人,通过读书实现精致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