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不仅仅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传承,从古至今在农业生产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清明时节开始,除北方部分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上升至12℃以上,因此,清明节也是重要的春耕时节。

同时,清明节还是表征春季物候特点的节气,老祖宗根据清明节前后的天气变化,会对未来的天气状况和收成进行预测,并编成朗朗上口的农谚,最终用来指导农事生产。农村有经验的老农民说,这些谚语挺准的!如何科学看待这些谚语?今天我们就详细聊一聊!

清明天气农谚(今年天气收成咋样)(1)

和清明节前后冷暖有关的谚语

四月清明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已经比较热了,因此有“过了清明节,就把棉衣脱”以及“过了清明节,一天要比一天热。”的说法。但时不时仍有寒潮来袭,也依然会忽冷忽热,在很多地区都有清明过了冷十天的说法,比如“过了清明寒十天,脱了棉衣再不穿”、“到了清明别欢喜,还有十天冷天气。”、“过了清明休喜欢,还有十个大冷天”等等。

清明天气农谚(今年天气收成咋样)(2)

和清明节天气阴晴有关的谚语

尽管很多谚语都有很强的地域属性,但大体上都希望清明节能有一个晴朗的天气,正所谓“清明要晴,谷雨要淋”。在湖南等地,有“清明阳光照,一年年成好”以及“清明光,谷满仓;谷雨暗,粮万担。”的说法,在江西还有“清明光,一丘秧”之说。

如果清明节这一天天气暗淡,大多都是不好的征兆。如在山东等地有“清明不明,遍地生虫”、“清明不明,十月一日不晴”的说法,在广东、广西等地则有“清明暗,江水漫江岸;清明亮,江水落千丈”,在江西则有“清明不明,春雨淋淋”的说法,意思是说一年内雨水较多。

清明天气农谚(今年天气收成咋样)(3)

和清明节当天冷暖有关的谚语

清明节当天的冷暖,也被古人用来预测一年的收成,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在东北、河北地区有“清明冷,好年景”的征兆,而在江西等地,则有“清明寒,烂谷秧;谷雨寒,烂禾秧”的说法。

当然 ,也通过清明节当天的冷热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气候,比如在山西地区有“冷清明,热谷雨”之说,而在广东、广西则有“清明不冻,冷到芒种”的说法。

和下雨有关的清明节谚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下雨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同样,和下雨有关的清明谚语也是数不胜数。“不怕蒸,不怕煮,就怕清明连夜雨”就是很典型的一句。在我国许多地区,清明时节冬小麦已经进入抽穗扬花期,如果此时遭遇连续阴雨,会对小麦授粉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产量。

类似的说法非常多,比如“春怕清明连夜雨,秋怕白露一场霜”、“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夜雨”、“黄明(清明节后的第二天)雨凄凄,麦像蝗虫屎”、“麦吃两年水,只怕清明前日雨”、“麦吃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等等,还有很多很多。

当然,如果往北行进,这种情况则可能恰恰相反,比如,“清明不落雨,稻谷出不齐”、“春雨落清明,明年好年景”,在河北地区则有“大雨落清明,必定好年景”的说法,在陕西也有“肥不过清明一场雨,瘦不过九月一场霜”以及“清明前后下了雨,胜似秀才中了举”此类的谚语。

另外,下面这两句也很有意思。在湖南、湖北等地有“清明清,斗笠蓑衣跟背行;清明落,斗笠蓑衣挂屋角”,是说清明如果天气晴朗,则未来可能雨水较多,斗笠蓑衣要时时背在身上,反之,如果清明下雨,则未来干旱天气较多,斗笠蓑衣完全可以挂起来了。但在福建等地,则恰恰相反,“清明没雨滴,蓑笠挂上壁”,如此看来,农谚的确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

清明天气农谚(今年天气收成咋样)(4)

和霜、雪有关的清明谚语

总体上来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清明节下雪或降霜,都是不好的征兆。在山东地区有“清明前后一场雪,到了结果一把糠”,预示年景很不好,类似说法还有安徽的“清明下雪,砸锅卖铁”。降霜也是一样,在山西、陕西等地有“清明不断霜,庄稼有一荒”以及“清明一场霜,麦子一包糠”,而在四川、安徽同样有“清明打了霜,九块秧田十块光”的说法。

和风向有关的清明谚语

古人利用清明及清明前后的刮风情况来预测未来天气状况或收成,在农谚里是最为常见的。

如果清明当天没有风,则有“清明不见风,豆子好收成”预示着一年收成较好。不过,如果清明节刮大风,一般来说都不是什么好的征兆。比如“清明吹去坟头土,庄稼人一年百姓苦”、“清明风刮坟上土,庄家老,白受苦”、“清明刮动土,一刮四十五”、“清明刮大风,阴雨四十五”。总之,清明刮大风,是庄稼欠收的征兆。

这也是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如果清明时节刮大风,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沙尘覆盖在植株的叶上、花上,阻碍农作物正常呼吸作用,而且此时大多数果树正处在开花授粉阶段,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引起农作物和果树减产。

清明天气农谚(今年天气收成咋样)(5)

除了风的大小,风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预测依据。我们先来看看东风,在甘肃、陕西、江苏等地有“清明东风起,麦田喜融融”,在广西有“清明东南风,高田雨水匀”的说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南风,在湖北、湖南、云南、广西等地有“清明吹南风,一定收成丰”以及“清明吹南风,庄家佬把手拱”,看来清明刮东风、南风都是不错的征兆哦!

如果清明节刮北风或西北风,在广西有“清明翻北风,滴滴哒哒落到四月中”,意思是清明后雨水较多;在山西则有“清明刮北风,务农白费工”的说法;在河南、山东有“清明西北风,当年旱不清”;在浙江、江苏、安徽有“清明西北风,养蚕多落空”的说法,总之,征兆就不那么好了。

清明天气农谚(今年天气收成咋样)(6)

另外,在福建、海南、广西等地有“清明前后北风起,百日可见台风雨”的说法。古人将“清明”日的前3天和后3天称为“清明前后”,如果在这一时间段内有二级以上偏北风(西北或东北)吹起,就谓之“清明前后北风起”。在这段时间内的第一天吹偏北风定为报点,后推100天左右将有台风或大雨出现,即“百日可见台风雨”。

人们对此进行了考证,在考证的18年里,“清明前后”吹偏北风的年份有15年,对应100天左右出现台风影响的有10年,如果包括出现中雨以上的降水共有14年,另外,“清明前后”没有北风的有2年,对应100天左右均没有台风和中雨以上降水出现,从这点来说,预测基本准确。

清明天气农谚(今年天气收成咋样)(7)

总之,还有很多和清明节有关的农业谚语,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想说的是,农谚是经由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而来,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就如文中我们所看到的,也具有地域局限性,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已经取得不小的突破,对待谚语,我们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