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继电器把电气控制柜中的单个小功率继电器加以集成化、系列化,减少了中间接线环节,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产品顺应了微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是原单个继电器的更新换代产品。另产品可根据不同的数控系统而设计,更能适应现代数控机床的需要。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继电器的模块工作原理(继电器模组模块)(1)

DAM-0606

  继电器模块是在继电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控制电路,是可以使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的半成品电路板,以电路板的形式提供给用户。

  使用继电器模块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继电器模块控制电路的设计,使开发设计者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设计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

  模组继电器每路加有动作指示灯;

  模组继电器线圈两端加有续流保护二极管。

  继电器的触点保护可选:二极管保护电路、快熔保险及阻容吸收;

  触点电流可选择:10A或是15A(放大板6A)。

  触点保护电路可选择:快熔保护险、RC阻容吸收、二极管。

  在控制电路中用的继电器大多数是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维护方便,触点容量小(一般在SA以下),触点数量多且无主辅之分,无灭弧装置,体积小,动作迅速、准确,控制灵敏、可靠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低压控制系统中。

继电器的模块工作原理(继电器模组模块)(2)

隔离RS485

  常用的电磁式继电器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以及各种小型通用继电器等。

  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的相似,主要由电磁机构和触点组成。电磁式继电器有直流和交流两种。

  在线圈两端加上电压或通人电流,产生电磁力,当电磁力大于弹簧反力时,吸动衔铁使常开常闭接点动作;当线圈的电压或电流下降或消失时衔铁释放,接点复位。

  时间继电器在控制电路中用于时间的控制。其种类很多,按其动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和电子式等,按延时方式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空气阻尼原理获得延时的,它由电磁机构、延时机构和触头系统3部分组成。电磁机构为直动式双E型铁心,触头系统借用I-X5型微动开关,延时机构采用气囊式阻尼器。

继电器的模块工作原理(继电器模组模块)(3)

光电隔离

  选购注意事项点:

  1.继电器模块的控制电压是否与系统电压一致。

  2.继电器模块的电平控制方式采用高电平、低电平还是都有可能。

  3.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需要完全隔离的继电器模块。

  4.安全性:继电器模块是弱电控制强电,所以安全性是重点。必须要注意,切不可选择大面积铺地看上去非常“美观”的电路板,因为大面积铺地线间距很小,使电路板耐压不够而产生使用中的危险。这是初次使用继电器模块的用户最常见的误区。当线间距为1.5MM(约为60MIL)时,线间绝缘电阻大于20M欧,线间最大耐压可达300V,当线间距为1MM (4OMIL)时,线间最大耐压为200V。

  另外,对于模拟电路,一般不需要大面积铺地。因此,建议最好选购未做大面积铺地而且线间距宽的继电器模块。继电器模组(模块)有什么作用?-聚英电子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