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词
代词包括: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
(二)人称代词
用来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代词叫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有指代说话人一方的(第一人称),有指代听话人一方的(第二人称),有指代第三者的(第三人称)。
2.第二人称
“汝(女)、尔、若、而、乃”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你们”。其中,“而、乃”一般只作定语。如:
12.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早点抽好你的丝线。早点纺好你的线。前“而”是“绪”的定语,后“而”是“缕”的定语。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宋)王朝的军队向北平定了中原的时候,祭祖时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乃”是“翁”的定语。
“汝、尔”是一种不客气、比较随便的称呼。长辈对晚辈、上对下,或是对听话人表示厌恶、轻蔑,常常直呼“汝、尔”如:
14.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愚公移山》)
——我和你们一道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
15.尔何知!中寿,尔之木拱矣!(《左传》)
——你懂什么!按中寿算,你坟上的树都该长得很大了!
和谦称相对应的是敬称。敬称代替第二人称,本身也是名词,不是代词。敬称通常是称呼对方的身份、官职,或借用一种美称,如“太后、将军、大王、君、子、公、夫子、足下、殿下、陛下”等。其中,“殿下、陛下”是对君王专用的敬称。例如:
16.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我)怕您身体不好,所以愿来看望看望您。
17.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现在您真能任命勇猛的将官统率几万大军,和刘备一起蹉商、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打败曹操的军队。
18.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曾经跟随您在边境上会见燕王。
1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离开自己的亲人来服事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
20.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难势》)
——拿您的矛刺您的盾,怎么样?
2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诸位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
22.今夫世之议夫子兮,曰胡隐忍而怀斯?(柳宗元:《吊屈原文》)
——现在一般议论您的人都说,为什么忍受人家的打击,还怀念这个国家呢?
23.足下又十年来困踬若此。(白居易:《与元九书》
——您如此不得志,到现在又是十来年了。
2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和忠于您所要做的事情。“陛下、殿下”是对君王专用的敬称,这里“陛下”指蜀汉后主刘禅。此外,称呼对方的字也是一种敬称。如:
25.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孙权拍着周瑜的肩膀说:“公瑾,您说的这些,很合我的心意。”“公瑾”是听话人周瑜的字。
26.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如果您拿任职时间长,没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多给人民施恩惠来责备我,那我是知罪的。“君实”是对方司马光的字。
未完待续……
这里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网络爽文小说!我们也不提倡听书,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只靠“听”,能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