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湾野园》头条号

倡导生态饮食

倾向现实文化

关注社会热点


临朐是不是山区(解读临朐土话差失)(1)

(三十四)解读临朐土话“差失”

作者 赵元珉

临朐是不是山区(解读临朐土话差失)(2)

临朐有句土话叫“差失(chā shī)”,是差一点儿、还有点差距的意思。常用在设问句中;若用在陈述句中,常说“不差失”。两层意思都表达了一种事先假设和预测、打算的情况。如“已经交九千九了,你还差失那一百啊?”“检查都写了,就不差失那点儿事儿了——我就在大会上读一读吧!”

其实“差失”这个词从古至今一直在用。例如,宋·范仲淹《奏灾异后合行四事》,“听断十事,差失者五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再生缘》第三回,“醒来自想无差失,白发公公怎警凶”。

“差失”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也能查得到,是名词,“差错、失误”的意思。古代的用法和土话中的用词相比较,古代的用法和在普通话中的用法都是名词,但在土话中却是用作了动词。应该怎样去解释这一问题呢?

临朐是不是山区(解读临朐土话差失)(3)

有一个词叫“差池”,读音为(chā chí),“差错、失误、意外”的意思。如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每旬遗书我,竟岁无差池。”“差池”与“差失”读音相近,所表达的意思有相同的成分,还都是名词。看来,在这里两词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还有一句古语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语出纪传体史书《魏书·乐志》,作者魏收(505—572),字伯起,北齐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语出年代较早。句中首字恰为“差失”,包含一种因果关系,是因“差”而“失”之义;反言之,不“差”就可能不致于“失”,属于一种假设和事先告诫的情况。并且“差”和“失”都是动词,连起来的“差失”当然也是动词。这些,都与土话“差失”的表达相契合。

综上所述,凉湾野园做的结论是:临朐土话“差失”与“差池”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临朐土话“差失”,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句古语而来,是它的缩语的白话运用。

临朐是不是山区(解读临朐土话差失)(4)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一家之言 欢迎讨论


严正声明

本文是作者授权本号发布的原创作品

享有著作权

任何人不得抄袭、剽窃

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