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这个“无价”我个人觉得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的是收藏级的好玉价格昂贵,是无价之宝,比如羊脂白玉籽料,或是博物馆里的古玉,另一方面指的则是玉没有固定的价格标准,黄金可以直接用纯度、重量来衡量价格,但是玉完全不行,没有所谓的克价或者纯度一说,很难直接判断出价格,这也让很多买玉的玩家头疼,不知道购买价格到底值不值。那么为什么偏偏和田玉就没有价格标准呢?今天龙木阁来跟大伙儿说一说其中玄机。

为什么和田玉什么价格的都有(和田玉为啥没有价格标准)(1)

第一,和田玉品质多样化

和田玉无论从颜色、产地、润度、细度、形状等方面都是多样化的,没有量化标准,就拿颜色举例,国家标准对和田玉颜色进行了粗略的划分,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糖玉、碧玉、墨玉、黄玉等,而细分下去,白玉还有一级白、二级白等,碧玉还有菠菜绿、苹果绿等,更别提一些更加小众藕粉、烟紫、黑青等,不同颜色之间的价格差异非常之大,羊脂白玉的籽料克价可以几千上万,而黑青、烟紫的料子可能就小几百一块。而有时候对和田玉颜色的判断又比较主观,不可能有标准色卡来对比,对颜色的定义边界很模糊。

为什么和田玉什么价格的都有(和田玉为啥没有价格标准)(2)

除了颜色之外,还有玉质本身是否油润细腻、颗粒结构是否明显,是否有裂纹、水线、棉点、脏点、僵料等,这些都会影响和田玉的价格,综合起来就使得价格评估更加复杂,没有通用和量化标准。

第二,和田玉开料加工有风险

对于玉石赌石有“一刀穷一刀富”的说法,加工和田玉也是同样的道理,开料存在着风险,这就跟其成品率有很大的关系了。

为什么和田玉什么价格的都有(和田玉为啥没有价格标准)(3)

举个例子,一块和田玉重200克,原材料买回来20000元,这个时候原料成本核算是100元克价,由于原石存在隐裂,切料需要舍弃很多,再心疼也没办法,最终加工出来成品只有100克,再加上雕刻费、打磨费等,大概要个3000块,于是成本变为了230一克,商家自己还得搞点利润吃饭吧,于是怎么也得卖个25000元以上,这样克价就成至少250一克了。若是运气好,这块料子很完整,没有什么裂,可以加工2-3块玉,舍料少,那么价格就会均摊,整体就会便宜不少。这两种情况下,可能玉石并没有什么差异,但是价格却高达一倍之差,简而言之,成品率高价格就便宜,成品率低价格就贵了。

第三,和田玉购买销售渠道不同

价格的高低跟货源和销售渠道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有的人直接去当地玉农手里买来的料子,那价格肯定便宜,而有的人买的是倒卖了好几手的料子,层层加码,那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还有打包通货买肯定比单独零售要便宜一些,也看个人砍价的技术。

为什么和田玉什么价格的都有(和田玉为啥没有价格标准)(4)

另外,品牌、大商场、名家雕工的和田玉肯定价格要贵一些,因为广告费、店铺费都会溢价到和田玉中,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都会由消费者买单。

买卖和田玉本身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跟人心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有的商家追求高利润,想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一块玉的利润怎么也得有个百分之一两百才满足,而有的人追求薄利多销,有百分之一二十的利润就愿意出售,这也使得和田玉价格难以捉摸。对于买家而言,有的人经济实力雄厚,对于自己喜欢的和田玉,愿意出高价买,千金难买心头好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和田玉什么价格的都有(和田玉为啥没有价格标准)(5)

总之,和田玉虽然没有固定的价格标准,但是咱们消费者可以多看少买,了解和田玉真假及好坏的鉴别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货比三家,这样才能让自己少走弯路,不被忽悠,买到货真价实、称心如意的好玉。好嘞,记得点赞关注,跟我学习更多文玩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