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大学七

七、第三学期

(内容简介:本章共11小节约5万多字,主要记载暑假的生活,流光溢彩有惊无险。接下第三学期的学习,继续向深入发展。川师院内干专班学员,和本科学生在一起,主要是友好的仍然有冲突有磨合。而我自己一是因为工资低,二是心脑血管疾病,后果是差点就把命丢在川师院。只不过因为生病放弃俄语后,各科学习成绩反而提高了不少,和党组织的距离也更近了。)

七下第七章第4节欧洲西部(迟到的大学七第三学期第39节)(1)

旅游胜地都江堰,一年四季风光旖旎

目录:

第1节:暑假和郊游1…………………………5

第2节:寺庙上宾 6………………………… 9

第3节:无惊无险10…………………………15

第4节:开学之时16…………………………21

第5节:新的同学老师22……………………27

第6节:意外插曲28…………………………31

第7节:学生科长32…………………………37

第8节:文学史讲座39………………………45

第9节:同学之间(上、下)45……………54

第10节:差点打架(上、下)55………… 67

第11节:病痛袭来(上、下)68………… 77

***********************************************************

迟到的大学七、第三学期第39节:暑假和郊游

(内容提要:本来平淡的暑假生活。因同学母女来访多了内容。加上珍珍也想外出郊游,我们一行去10多公里之外的般若寺。国家正在改革、社会正在转型,好的方面为主,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混沌现象。生活在其中的个人必须认真对待,避免自己受到意外伤害。)

1983年的夏天我一家三口,在县委机关鱼池院里过的。一间20平方米的寝室,门口屋檐摆放一只蜂窝煤炉,和上百个蜂窝煤。一天三顿饭有时在食堂买,在时自己做也没有什么不方便,打开水主要是在机关的锅炉房。女儿6月份已经满3岁,暑假过完就要上机关幼儿园。

同院子的谢盛耀书记因工作调动,到温江任地委常委、宣传部长已经举家迁走。他的女儿谢英从部队转业,安置在省水利厅驻灌县的都江堰管理局上班。谢英暂时还居住在鱼池院,谢书记原来的住房中。只不过原来的4间房屋,现在只有两间,和那间临时搭建设的厨房。谢英已经结婚,爱人华西医学科大学毕业留校。男方家在成都,两边家庭都正努力,为谢英去成都跑调动。

七下第七章第4节欧洲西部(迟到的大学七第三学期第39节)(2)

县委、县政府分家后,还没有明确我属于那一边,因此假期中我也不好去那边走动。我每天的安排:第一还是看俄语;第二复习自己上课记的笔记,和第一、二学期的教材;第三去宣传部付娘那里,选看一些书:如长篇小说《李自成》、写抗美援朝的《东方》、和写二战中美军打日本的《燃烧的群岛》等。

珍珍来鱼池院看过我,她穿着一身曾在信中讲的,虹在深圳为她新买的连衣裙!珍珍人漂亮裙子款式也很新颖。她和虹的关系已经由双方父母认可!姑娘正式耍朋友后,感觉上与过去不同,主要是和我这样的成年男子已经有距离。她只是落落大方地招呼应酬而已,她母亲已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调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

一元化领导时候的县革委大院,现在是县政府大院,县委调研科办公室现在是政府资料室。资料室仍然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四川日报》和《红旗》等好几种报刊杂志。

县委办公地现在鱼池院后面,朝向井福街和北街一边。这里原是县供销合作联社、县民劳局、县农土公司和县百货公司库房。几家原单位搬迁后,全部拆成一片空地,逐步新修成县委办公楼及院落。

陆海苑和鱼池院仍属县委机关,只不过暂时还没有动一切依旧。因为爱看报我每天下午,去一次政府资料室。里面的工作人员都相熟,我只是看报刊大家也没有什么。县商业局的黄局长,即原来聚源公社的黄书记,已经调任县乡镇企业局教导员。听说黄住家仍然在商业局宿舍,现在他因病连班也没有上就在家里清闲,一家人也没有什么。

谢英早出晚归一天三顿饭,主要在都管局吃伙食团,在县委机关只是早晨打开水。这天下午我爱人带着女儿上街买东西,我一个人在家看书。谢英回来突然到我寝室门口,她把我叫出来说她钥匙丢失了!问怎么办?我问了她房门钥匙的情况,然后带上自家的一串钥匙去捅谢家的房门,不料其中一把钥匙还真的捅开了。

我告诉谢英不必去动门锁,我就用这把钥匙给她配一把。因为现在县委办公室不会再管她,一把暗锁要好几元钱,而配一把钥匙只几角钱。一定要把这件事当成秘密,她一个青年女人住在这空旷的院落,我有把钥匙万一发生事也好照应。至于晚上应该把暗锁从里面锁上,谢英也答应了认为这样好。后来在她调去成都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这把钥匙还真的用过一两次,那是她把钥匙关在屋子里,我暗中为她再开门。

暑假之中8月初的一天早晨,天气阴热太阳躲藏在云层里,鱼池院我家来了客人。那位成都姓刘的女同学,带着她上小学3年级的10岁女儿;母女俩提一只女式背包,来到我住家的县委机关鱼池院。刘同学上学期在我们干专班入党不久,还是满面春风的样子。现在她穿黑色短袖衫、半截素花裙、腿袜、脚上女式胶鞋。她女儿连衣裙、腿袜脚上也穿胶鞋。

听她讲爱人姓明单位在省科委,这次来灌县科委指导工作,所以一家人都来灌县耍。她提议去处灌县的什么地方?而且是没有去过的地方。爱人下午才回去,她有整个白天的时间。为了好耍她母女俩今天穿着,都是为走路而打扮的。

正好珍珍穿身红连衣裙也来鱼池院,她也想玩一天去什么地方呢?灌县蒲阳的般若寺,倒是个很不错的旅游景点。那里有山有水、有田有树、还有明清时代,几幢古老的寺庙建筑。路程也不远乘公交车15里去蒲阳镇,再走几里山路就到。(现在的般若寺,今非昔比早已楼台亭阁,四处焕然一新。)

刘的女儿名叫晓舒听说后也嚷着要去,只是我还有点犹豫不决。我女儿才3岁爱人肯定不能去,也约不上其他的人。只是我一个男的带中、青、少3个女的,去20多里路之外的地点旅游,是不是有些冒险?笔者川师院第一学期,曾在成都龙泉驿百工堰遇险。现在灌县社会治安也有些不好,听说有些这样那样的现象。1983年8月底,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第一次严打,这时候还在严打之前。

忽然珍珍说她家有枪!一支能打穿3层胶合板的步汽枪。是她哥哥放在家里的,带上就能保证安全。说着珍珍果然回去从家里,拿来那支崭新的步汽枪,还有一个青霉素瓶子装的约20粒铅弹。她自己也换了条素花连衣裙,脚下也穿双胶鞋还带了只军用挎包。

七下第七章第4节欧洲西部(迟到的大学七第三学期第39节)(3)

现在的般若寺,早已楼台亭阁,焕然一新。

这时候枪支管控方面,国家政策还宽松,个人允许有汽步枪、电击手枪。还有能上5发子弹的安保枪,即现在银行保安押送现金,使用的个人也能拥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后,国家认为中国社会还不能拥有上述枪支。1996年我国制定枪支管理法,上述各种枪支都不能再拥有。

我1971年刚参加工作到县革委的时候,办公室也有一支老式汽枪,比珍珍家的这支差远了。老式汽枪是折叠式!当年辛亥革命的时候,龙鸣剑背着这种汽枪和吴玉章一起,在四川荣县发动反清起义。那时候人们把这种枪叫着无烟炮,即不用火药不冒烟,就可以把枪子打出去几十米。珍珍带来的新式步汽枪,为枪栓式不用折叠,而且弹簧硬射程百米以上。

刚到县委上班,我玩了几年汽枪比较熟悉。当时的玩法是在打字的蜡纸盒里填上些旧的布头,盒子外面用大头针别上四季青的叶子。然后将盒子挂在双开间打字室的墙壁上,买实心的汽枪弹站在10米外打,这样可以反复使用少花钱。

我常常中午饭后自己在打字室,一个人关起门来练习枪法。练到后来可以在一匹四季青叶子上,打10来个弹孔。因为操作机械打字机眼睛很容易坏,我是唯一的男打字员,干活远比女打字员多!为了适应工作,我用这方法练眼力。现在一下子又几年过去,我只能叹息时间太快……。

这时为了鼓励我带领去般若寺游玩,珍珍还悄悄撩开裙摆,露出她暗藏的一把匕首。那是她用松紧带,绑在右边膝盖上一点,腿袜上的长条形军用匕首。这种匕首刀身在刀把里,触动机关就能弹出用起来很方便。

七下第七章第4节欧洲西部(迟到的大学七第三学期第39节)(4)

现在都江堰市蒲阳镇般若寺,山口处的牌坊图片

珍珍家父亲是老八路,1955年曾授军衔上校。早些年去世在某部队的领导岗位上,作为烈士安葬在灌县文庙山烈士陵园。母亲是上过朝鲜战场的志愿军,转业到灌县地方工作。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三个都当过兵!复员转业后在成都和灌县工作。

早些时候我就听她说过,她当兵的哥姐为了小妹妹的安全;一是交给她军用匕首、二是还教过她如何使用。(文庙山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