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死后,亲戚朋友往往会送上挽联来寄托哀思。而一些名人去世后,他的亲人朋友们送的挽联,既寄托了个人的悲伤与缅怀,也代表了广大百姓的心声,因而这些挽联就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爱好传统文化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纪念名人的3副挽联,这些挽联说不完真挚的缅怀,诉不尽悲伤的心情,让人回味无穷。

第1副对联:有旷代才华,为国为人,每于行藏见高节;是剧坛宗匠,其功其艺,长留天壤作新声。

这是送给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挽联。梅兰芳,人称梅老板,位列京剧四大名旦,开创了梅派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京剧表演艺术的巅峰。可以说,梅兰芳的逝世是文化界的一大损失。

而上联主要夸赞的是梅兰芳的崇高气节。我们都知道在日本人侵略的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坚决不给侵略者表演,用行动证明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赢得了人们广泛的赞誉。而上联就是说梅兰芳这个人不只是有绝代才华,更有崇高的品格,在困难的时候表现了身为中华儿女的骨气。

第2副对联:逄比孤忠,岳于惨狱,昔贤尚尔,于汝何尤,朝局总难言,当随孝孺先生,矢口问成王安在?汉家党锢,唐代清流,自古维昭,于今为烈,海疆正多事,应共子胥相国,抉目看越寇飞来。

这个挽联是清代康有为送给谭嗣同的挽联。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中最出名的一个,他在死前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他的死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康有为和谭嗣同乃是同一立场,自然对谭嗣同的死耿耿于怀,悲伤不已。上联的“逄比孤忠,岳于惨狱”引用了历史上四个著名的忠臣被冤杀的典故。夏朝的名相关龙逄(páng)被夏桀冤杀,商朝的名相比干被纣王冤杀,宋朝名将岳飞被宋高宗冤杀,明代名臣于谦被明英宗冤杀。“孝孺先生”,指明代的方孝孺,被朱棣杀死。这五个古人都是忠心耿耿却被冤杀,而谭嗣同同样是赤胆忠心,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令人无比愤慨。

下联说的都是历史上一些被扼杀的变革活动,比如汉代的党锢之祸,唐代的永贞革新失败,来表达了对谭嗣同的敬意:“尽管戊戌失败了,但是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谭嗣同被冤杀后,应该会像伍子胥一样,看到国家面临着水深火热的局面。这样的对联,既表达了对谭嗣同去世的悲哀,也表达了世事艰难的感想,蕴含了对清朝朝廷的讥讽之意。

一位老先生逝世前给自己写的挽联(纪念名人的3副挽联)(1)

第3副对联: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这个挽联是林则徐纪念关天培的挽联。学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在虎门抵抗英军,尽管守军人数远低于英军,但关天培以及部下仍然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最终关天培和守卫炮台的4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林则徐和关天培一起共事,交情很不错,而且关天培也全力支持林则徐虎门销烟。知道关天培的死讯后,林则徐真的非常悲伤。对于这样一位殉国的民族英雄,怎么样的赞美都不夸张。

上联是说关天培鞠躬尽瘁守卫虎门,就好比长城一样,而关天培的死亡就好像长城坏掉一样,让人无法接受,无比悲伤。下联的双忠指的是关天培和麦廷章两位将领同时遭受厄运,但是就算是外国的侵略者看到英武不屈的两人,也是钦佩不已,足以证明这两位将领虽死犹生,在青史留下英名。

如今我们处在和平的年代,生活很幸福,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先前的屈辱历史,不能遗忘先烈们奋不顾身的爱国气节。读着这个挽联,我们不由想起了历史上那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民族英雄,不由更增加了爱国情怀!

一位老先生逝世前给自己写的挽联(纪念名人的3副挽联)(2)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写得很好的挽联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小编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多多收藏和转发小编的文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