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改变,大部分人都不认为容易;因为改变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加上自己要剥掉自己的”旧壳“并让它重新长出”新壳“的过程,也总是带来了各种不适。
你可能曾和我一样,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出现过“落荒而逃”的情况,并为此自责和埋怨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但责备仅仅是我们情绪发泄的手段,并不会对我们的改变做出实质性的帮助。
所以,我们需要先了解在我们的躯体里住着两个自我,一个是理性的我,一个是感性的我;以及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有助于我们有效的改变。
针对这两个自我,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分别用了骑象人和大象来形容理智的我和感性的我。对于我们改变而言,我们的理智提供方向——骑象人;我们的情感提供动力——大象。我们只有了解情感大象的脾气和秉性,才能让我们事半功倍的达成改变的目标。
相比骑象人,大象的体格大,力量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就很难控制它
其次,大象受情感驱动,你改变过程中激发出的是它的负面情绪还是积极情绪,会决定给你带来的是改变的阻力还是改变的动力
最后,大象还受被强化了的经验支配,只承认我们过去切身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承认由我们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就好比你正在尝试减肥,对于过往吃各种美食和躺着不动这些让我们倍感快乐的经验是我们曾切身体验过的,这就是经验的好处;而期待的好处就是减肥后更好的样子(比如:身材更好,穿衣服更显美,别人的夸赞....)。
可因为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发生在未来的,我们目前还无法体验到的;一旦经验的好处和期待的好处发生冲突时,“大象”就会很容易地转向经验的好处。因为那是它熟悉的,切身体验过并感觉很好的。
虽然驾驭“大象”不总是那么容易,但在《了不起的我》这本书里还是有提到,我们可以通过新经验去替代旧经验,用新行为创造新经验时,获得的新反馈去强化加强我们改变的不断发生。可旧经验毕竟是根深蒂固的,要摆脱它,就需要我们先了解它根深蒂固的心理机制,也就是:心理舒适区。
提到心理舒适区,它并不是狭义的指我们习惯呆在某个环境里习惯的过某种生活;它更大范围上指的是我们从过去到现在以来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王总是换工作,且每次换工作的原因都一样,都是因为同事关系不好相处;在外人看来,或许认为小王是为了个人职场的更好发展换工作,但从小王本身看来,他每次换工作其实是因为出现了和同事无法和睦相处这个卡点,而选择了改变外部环境来逃避问题。
从问题发生后的第一次没有去直面和应对,而是通过换工作的逃避中一次次地获得了控制感和安全感,这也应验了为什么人们有时候哪怕知道自己在某个环境下,只要稍稍做出一些改变,就不需要大动干戈的做出换工作的举动却也不愿意行动;因为改变自己需要我们走出心理舒适区,这让我们感觉不适,失去应对环境固有方式的控制感和安全感。
改变,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个人行为的改变,但追根溯源,还是一个人心智和思维等内部因素驱动的作用。要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和驱动改变,就需要我们把心理舒适区里根深蒂固的点清晰的呈现出来,并对症下药。
为此,哈佛大学研究成人发展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发明了一个心理免疫的x光片(就是一个四栏表),可以“照”出那些让人们维持现有行为,阻止人发生改变的点
案例:小李工作中总是害怕拒绝他人,他想改变 (心理免疫的x光片)
很显然,从小李的心理免疫的x光片里,我们能看到他心理舒适区的最大问题点是,他因为担心拒绝同事,同事们不再理他,并对他有不好的评价,不喜欢他了,所以一直不敢做出拒绝他人的行为改变。
通过心理免疫的x光片,可以帮助我们把那些隐藏在我们内心的重大假设挖掘和呈现出来,并不断接受我们的理性拷问后,打破它们对人心理的隐形操控。
为了帮助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出内心深处阻碍改变的假设是什么,我们通常还可以针对第三栏的点,更细化的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们目前做的那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2)如果做不一样的行为,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我们
3)阻碍改变的行为带来的好处是必需的吗?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
当我们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并写出答案后,就可以很明确地发现自己内心对于为什么不改变的假设究竟是什么?然后再针对内心的假设,在真实的场景中,有选择性地用希望达成的行为方式去试探性地创造新经验。因为,只要新行为有让我们内心隐含的假设松动的机会,发现这个假设是错误的,那么改变就真的发生了。
改变的过程通常是漫长的,并充满荆棘和障碍的,当改变发生后,我们还需要再借助一些“外力”推动它不断往前
1)跨一小步
专注当下能做的事情,控制你能控制的,接纳你不能控制的
这句话听上去很简单,但真正能做到,似乎又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当我们产生不确定,焦虑和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一步时,我们可以用奇迹提问的方式“假使奇迹发生了/假使你期望的结果发生了,回顾这个过程,你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因为,当我们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时,往前看,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困难;而往回看,看到的是方法和路径
2)养个“场”
场就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试想,如果你加入的一个群体圈子大家都积极上进爱学习,你是不是潜移默化也会跟着积极上进;家里的书房是不是每次走进去,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拿出1-2本书读起来;这些都属于场;你想有怎样的行为改变,你就给自己去养个对应的“场”,会有助于你的持续改变
3)用爱触发
我们心中的大象既可以受负面情绪的触动,也可以受积极情感的触动;但就像人喜欢被人爱一样,我们心中的大象也能听懂爱,并会因为爱,极大地触动改变的力量;接纳发生改变过程中的每一个不那么尽人意的结果,因为越是自责,一个人越容易放纵自己,并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放纵”的恶性循环;因为接纳是发生改变的前提,爱是改变持续发生的动力
改变永远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项,我们也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而是希望通过改变,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好的自己;可以让自己感觉更快乐。
因为这个世界永远会有不如意和不美好,自然也有它应该遵循的发展历程,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遵循自然正常发展的,在改变之外,还有一种选择叫做“不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