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它。这是电影《甲方乙方》最后的台词,也是我想说的一句话。那时的冯小刚和他的电影,确实让人怀念。

喜剧甲方乙方(甲方乙方大荒诞)(1)

截取自《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中对故事结构的把握以及主题方面的阐述,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也是该影片独到的艺术特色。冯小刚:喜剧二十年,从《甲方乙方》开始,他说:“我从事导演最大的成功就是学会了拍观众的马屁”。 四个年轻人姚远(葛优饰),周北雁(刘蓓饰),钱康(冯小刚饰),梁子(何冰饰)是一群自由职业者。他们突发奇想,开办了一个“好梦一日游”业务,承诺帮人们过上梦想成真的一天。人们离奇古怪的愿望接踵而至,似乎人人都想给自己现有的生活来一个180度大转弯。于是,富贵的想尝试贫穷,明星想体验平凡,小平民想做巴顿将军,守不住秘密的厨子想成为守口如瓶的铮铮铁汉……在搞笑荒诞的愿望中,四个年轻人忙碌着扮演各种场景角色,他们把真情融入到了这些故事当中。生活过得充满乐趣,有滋有味。

喜剧甲方乙方(甲方乙方大荒诞)(2)

截取自《甲方乙方》

此片上映的时候,还没到能看电影的年纪。等到很多年后,偶然看到这部电影,它真的深深地吸引了我。贺岁片,图的就是个喜庆。电影本身也无它,简慢的道具和场景,翻来覆去的熟面孔,唯独不缺真诚。喜剧让人前仰后合固然是好,笑过有余温,则更显真诚。电影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

喜剧甲方乙方(甲方乙方大荒诞)(3)

截取自《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这么一部电影,虽然充满荒诞与搞笑,但去真实的反应出了地道北京人那个特定年代的真实生活,但从表现手法上,多采用一些北京范儿十足的京位段子,荒诞搞笑的同时,往往能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而若有所悟,我想这大概冯小刚导演想达到的效果吧,总之,冯小刚和葛优的合作从此就开始了,他们算是中国电影史上结合的最好的两个人了,葛优这个演员就是为冯导准备的,而冯导的电影也只有葛大爷来演来真够味。

喜剧甲方乙方(甲方乙方大荒诞)(4)

截取自《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催生出了中国电影的贺岁档并正式拉开了中国喜剧电影的大幕,更重要的,这部影片给观众献上了一位国宝级的国民演员——葛优。如同这部电影一样,葛优有一种独特的喜剧天赋,能让观众于无声处听惊雷,同时他身上还潜藏着一股力量,总有那么一刻,他的真诚会叩开观众的心扉。它也足够有趣,而且紧贴时代脉搏,角色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我们都能感同身受。套用一个最近流行的词来形容这部电影,那就是接地气。

喜剧甲方乙方(甲方乙方大荒诞)(5)

截取自《甲方乙方》

这部电影反映了那个时代,并残留着那个时代的体温。经由这部电影,冯小刚奠定了他后来一系列电影作品的基调:有趣、贴近时代并传播正能量。逗观众开心,也让大家伙感伤,同时给予观众心灵的慰籍和继续前行的力量。这就是喜欢的电影的样子。

喜剧甲方乙方(甲方乙方大荒诞)(6)

截取自《甲方乙方》

电影《甲方乙方》给我感触很深,它和弗洛伊德的“白日梦”一样讲述了一个道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白日梦。也就是说,只要你敢想,他们就能帮你实现。

喜剧甲方乙方(甲方乙方大荒诞)(7)

截取自《甲方乙方》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影片最大亮点之一。姚远的聪明,周北雁的感性,钱康的正直,深子的豪爽,但是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善良和热情。小品式的段落结构构成,把“冯氏幽默”和京味小聪明发挥的淋漓尽致。而每个小故事最后的主题升华,以及结局里,提出的“公益”,又体现出来在这样的一个金钱为目的的社会,还有一批善良的青年,用自己的力量,教育、帮助,感化这身边的每一个人。

喜剧甲方乙方(甲方乙方大荒诞)(8)

截取自《甲方乙方》

人生有太多不完美,我们也才会有着内心的好梦。1997年……就这样过去了。而好梦,还在继续着。这就是记忆中贺岁片最美的样子。

喜剧甲方乙方(甲方乙方大荒诞)(9)

截取自《甲方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