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最大赢家是谁(春节档到底谁最佳)(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7日讯(记者万旭明)伴着总票房67.24亿元、影史第二的好成绩,2023年春节档为中国电影迎来“开门红”,为过去三年的冷清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然而,与热闹一起回来的,还有不绝于耳的争议声。

今年春节档本是“七剑下江山”,随着《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在上映后宣布改期,最终成为“六强争霸”。在票房榜单上,几部影片你追我赶,排名几番变动。而在一次次的变化中,质疑声四起:偷票房、幽灵场、粉丝电影、贩卖情怀……几乎每部电影都有“黑料”。《满江红》不得不“怒发冲冠”发声明表示指责“均为无稽之谈”。然而,就像明星“小红靠捧,大红靠命”,一部电影能否破圈、爆火,尤其是能否在六七十亿的大档期中吸引普通观众,真不是偷一点票房、开几个幽灵场,或是粉丝豪买些票房就能实现的。

最终决定一部电影命运的,只能是它好不好看,合不合普通观众胃口。

回到口碑上来,春节档到底谁最佳?你觉得《流浪地球2》踹开了中国科幻片的大门,有人觉得它刻意煽情;你在《满江红》结尾时忍不住一起“全军背诵”,有人批评它“为反转而反转”;就连持续多年稳定输出、被认为是春节档“口碑守门员”的《熊出没》系列新作,也有观众指责“小儿科”。反之,经历了过去几年的涤荡,那些真正毫无诚意的烂片,早已失去了站在舆论场中的资格。

今年春节档能够再创佳绩,恰恰在于它花开几朵,各表一枝,风格类型各异,各有各的动人之处。以《满江红》《流浪地球2》为例,它们在冠亚军的争夺中咬得死死的。但回到影片本身,都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某一个未来方向。

与第一部相比,《流浪地球2》肉眼可见的技术升级、世界观打开。而这背后,是逐渐成熟起来的中国电影工业。众所周知,科幻片是电影中的“重工业”。在完成第一部的探索后,导演郭帆在拍摄《流浪地球2》时还是再一次“从零开始”,不仅是技术,还有观念、流程、管理方式,甚至一个文件如何命名。为此,他甚至为后来者准备了一份“错题本”,在剧组里请了20多位实习生,记录拍摄中出现的错误,“希望未来拍工业电影时,至少有据可查,知道这帮人当年犯过什么错,能绕开这些坑。”因此,即使《流浪地球2》如郭帆所说“剪去了80分钟,一股脑全上了”,导致影片在叙事上仍有些许不足,但向前看去,它已为未来的中国科幻片打下扎实的基础。

《满江红》最终以约26亿元登顶春节档票房冠军,成为张艺谋最卖座的电影。但它其实是一部让人很意外的电影,在影片以内,情节反转反转再反转;影片之外,它则是一位年过七旬的导演对自己的突破。就如一位自称岳飞后人的网友所说,岳飞的故事荡气回肠,有太多恢宏、大气的拍法。但在《满江红》里,可以看到张艺谋的许多尝试。整部电影的空间限制在一个山西大院里,时间限制为戏里戏外同步的一个时辰,在时空的双重受限中,影片的节奏、风格却神采飞扬,“剧本杀”般的节奏,豫剧加摇滚的配乐,让影片从古装的氛围中抽离出来。在许多年轻导演都已经“躺平”时,张艺谋居然还能剑走偏锋、花样百出,正是一个创作者的生命力所在。

对电影市场而言,有话题、有讨论,才有了久违的热闹与关注;有作品、有口碑,才有亿万普通观众走进来、留下来。而有这些电影人的探索、坚持,才会有未来的中国电影。春节档的喧嚣即将落幕,一起向前看吧。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