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段时间,除防疫抗疫外,最受人们关注的事情大概是性侵事件了。韩国N号房事件、高管性侵养女案,让我们迫切地感到性教育的必要性。日前,演员马伊琍也发微博长文就此事发表了看法。

马伊琍小女儿教育方式(马伊琍谈性教育)(1)

看完微博,再次感叹,马伊琍果真是一个被演艺事业耽误的儿童教育专家啊!马伊琍直言,对于性教育,最迫切的是父母对孩子早期性教育的启蒙。

文中她还分享了她对女儿爱马的性教育体会:

“爱马第一次认真问这个问题时,是7岁。作为过来人,我太知道那个‘爸爸拿出一颗精子,妈妈拿出一颗卵子,放在一起就变成了你’的说法。

在现代极具批判思维的孩子面前,根本就说不通!

必须原原本本告诉孩子们孕育是怎么回事。当孩子问你性器官和怀孕过程的时候,请记得,你诉说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看待这件事的态度。”

事实上,当孩子问到“我从哪里来?”这样的话,能像马伊琍那样能原原本本告诉孩子的父母并不多。据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调查研究:半数以上中国孩子曾问父母:“我从哪里来?”七成父母或者避而不谈,或者含糊其辞:“长大后就知道了。”而孩子一有恋爱苗头,父母们立刻如临大敌,警告他们“不许早恋”和“禁止婚前性行为”,但只有不到6%的父母跟孩子交流过性交和避孕知识

02

随着近年媒体曝光儿童性侵事件的增多,家长们都意识到了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然而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或者一开口自己先心虚了。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仅有9.49%的父母认为自己完全能够胜任孩子的性教育,与之对应的,有62.52%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把握与孩子谈性的度,38.4%的父母认为自己没有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知识储备,38.22%的父母不知道如何开口对孩子谈性 。此外,还有9.67%的父母认为自己几乎无法胜任孩子的性教育。

然而,比起家长们不知如何开展性教育更让人百感交集的是,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性教育却被家长们认为尺度过大而遭到了抵制。

2015年,从事性教育20年的学者方刚编写了一套《中学生性教育案例库》,其中传达了“尊重同性恋”等现代性价值观,而遭到了山东部分家长的强烈抵制。

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两年后。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的性教育课本《珍爱生命——小学生健康教育读本》,直接出现了“阴茎”、“阴道”、“睾丸”等词汇;“生命的孕育”一章,这样写道“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爸爸的阴茎放入妈妈的阴道,爸爸的精子进入妈妈的子宫”还配有图解。这样的大胆、直白风格,加之一些自媒体的断章取义抹黑,让家长纷纷抵制,很多使用这个教材的学校不得不作出收回的决定。

马伊琍小女儿教育方式(马伊琍谈性教育)(2)

被评价为“大尺度”而遭家长抵制的的性教育读本

03

其实,对于性教育这件事,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正如马伊琍说的“你诉说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看待这件事的态度”,“你若是吞吞吐吐表示出半点羞耻感,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个难以启齿的秘密”。总结一下,其实就是“不羞耻、不逃避”。

我外甥女4岁左右时,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了我在处理带有经血的卫生巾,她问我“姨妈妈这是什么?”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想回避,但我转念想其实没关系的,外甥女知道的已经不少了,于是告诉她“当卵子碰到精子的时候会变成小宝宝(这她知道的),如果碰不到精子就会自己跑出来,所以姨妈妈要用这个(卫生巾)。”

外甥女很坦然地说:“噢。那姨妈妈,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吗?”

我想了想说“没有了。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就再问妈妈或姨妈妈。”

“嗯,好的。”之后外甥女就去玩她的了,反应特别自然。

其实当时我心里还有点小紧张,而四岁的孩子接受起来一点没有一点难堪,表现得很自然很坦然。

常年从事性教育的卢新晨老师对此也深有体会。他在北京教授学生性教育课,用的就是《珍爱生命》的课本,起初,他觉得内容那么直白,难以启齿。上课前,自己要先经历一番思想斗争。他想起自己学生时代,老师讲生殖系统都是跳过不讲,将心比心,觉得孩子们也是肯定很想知道的。谈起自己,他说“多说几次就好了”,而他讲“阴茎”,学生的表情就像听到“长方形”一样自然。根据教学实验,还发现孩子能自然、大方地说出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年龄越小越自然,“老师用严肃的方式讲,学生就会用自然的、学知识的态度去学”,卢老师如此总结。

其实大人谈及这个问题不好意思是因为在“谈性羞耻”的观念的影响下,体内的激素产生了作用,造成一提到性器官自己就先脸红了。而孩子没有羞耻的性意识,也就没有激素作用。

其实性本来就应该和吃饭喝水睡觉一样的正常,只是我们的文化里和教育中给它赋予了别样的意义,所以我们说起来都会比较羞耻,甚至觉得肮脏,丢脸。

马伊琍小女儿教育方式(马伊琍谈性教育)(3)

04

父母们担心的,“直白的性教育会让孩子充满好奇提前去尝试性”这样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

荷兰被认为是性教育做得最好的国家。

他们的孩子在4岁开始就接受性教育,8岁了解生殖器官,孩子们对性器官的认识,如同对胳膊、手的认识一样普通,没有神秘感。11岁学习性取向和避孕措施。他们从小被教育性行为需要“双重保险”,使用安全套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同时,再服用避孕药防止怀孕。

没到青春期就学习避孕,荷兰青少年并没有因此变得“私生活混乱”,而是相反,荷兰青少年初次性行为时间比欧美其他国家更晚,意外怀孕率全球最低,艾滋病感染率是美国的五分之一。

马伊琍小女儿教育方式(马伊琍谈性教育)(4)

荷兰的性教育绘本《我从哪里来》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国,前文提到过的《珍爱生命》的主编刘文利2007年曾对北京、上海和西安841名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作过问卷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1%的家长教过儿子清洗阴茎;只有两成女生在生理期到来前知道怎样处理初潮。

然而,正如你看到的,遮遮掩掩的性教育并没有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地保护,甚至针对未成年的性侵害行为依然有增无减。(就在几天前的4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数据称,2020年1-3月,全国检察机关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决定起诉4151人,同比增长2.2%。)

另一方面,那些学习过“前卫”性教育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呢?Vista看天下曾采访过使用前述被山东家长抵制过的《珍爱生命》为性教育课教材的北京14所打工子弟学校。

在这里担任性教育的老师任睿讲述了她自己的经历:一次,任睿讲完性骚扰课,一名五年级女生找到她,问“老师你被性骚扰过吗?”“我不认为这是个小事,很可能她已经遭遇过了。”于是,任睿告诉她自己高中时在公交车上的不愉快经历,“你现在学过了,是不是知道该怎么处理性骚扰了?”女孩回答:“知道了。”

掌握知识后,孩子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知道性行为后果后,孩子们也不会因无知意外怀孕。不止是这些感性的认识,数据上也证明,这些性教育是有效的。2015年,北师大性教育课题组发表论文,在满分41分的性教育测试中,三年级学生上课前得分为25.9分,上课后分数提高了5分。

结语:

我们今天谈性教育,很多家长都知道很有必要,但是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却总是担心尺度是否过大,担心孩子们过早地接触了露骨的性教育,“性教育”变成了“性教唆”。然而,在网络信息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孩子在父母这里没有得到答案,便会偷偷摸摸去寻求强大的网络,正如马伊琍所说,“只有在父母这里得到满意度额无须质疑的答案后,孩子才不会背地里寻根探底”,“从父母嘴里得到真实答案,才是最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