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码字不易,点个赞再走嘛!本文章内容如下:

(一)秦桧登场

(二)“铁浮屠”和“拐子马”

(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四)十二道金牌

(五)尽忠报国

(六)莫须有

公元1103年,岳飞出生于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据说出生时屋顶飞来一只大鹏,因此得名岳飞,表字鹏举。岳飞天生好学,文笔潇洒,且具有神力,能拉三百斤的强弓。母亲从小教育他要守忠义,她在岳飞背上用针刺出“尽忠报国”四字,再涂上醋和墨水深入肌肤,永不褪色。

关于岳飞的三个简短小故事(这才是岳飞莫须有)(1)

岳飞(1103年—1142年)

(一)秦桧登场

公元1127年,金国大将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从汴京劫持北宋徽宗钦宗两父子和一些妃嫔大臣前往金国,其中就有秦桧,北宋自此灭亡。

秦桧被押到金国后,金国皇帝完颜晟偶然看到了他写的文章,颇为赞赏,将其赏赐给堂弟完颜昌。此时完颜昌正奉命南侵中原,于是任命秦桧为军事参谋。

完颜昌南侵中原的战争并不顺利,又恐皇帝责骂,于是与秦桧夫妇密谈,打算将他二人放回南宋,希望秦桧回到宋朝后游说宋高宗走“和谈”路线。

关于岳飞的三个简短小故事(这才是岳飞莫须有)(2)

秦桧夫妇

不久,金军将秦桧夫妇送回南宋,秦桧谎称是杀死看守的士兵后逃回杭州。朝中大臣都怀疑他是如何躲过沿途金兵围追堵截的,偏偏秦桧曾经的好友范宗尹李回都为他作担保,说他正直可靠。宋高宗本就是一个既软弱又无主见之人,逃亡路上甚至不惜屈膝向金国称臣乞和。现在遇到一心致力于“和谈”的秦桧,仿佛捡了个宝。后来秦桧一度被宋高宗罢去官职,但几年后又被重新起用。秦桧当上宰相后,打压异己,残害忠良,朝中遍植党羽。

宋高宗偏安一隅定都杭州(临安)后,南宋朝廷内忧外患,北有金军和金所立的傀儡皇帝刘豫的伪齐军的侵扰,大半个中国堕入敌手。南有落草为寇的起义军四处作乱,朝内奸臣当道。幸得岳飞韩世忠等正直之士北抗外族,南平草寇,危如累卵的南宋朝廷才勉强支撑。

关于岳飞的三个简短小故事(这才是岳飞莫须有)(3)

抗金英雄韩世忠

(二)“铁浮屠”和“拐子马”

公元1140年,金熙宗完颜亶令完颜兀术亲统十万大军夺取河南、陕西之地。兀术在得知自己的“老冤家”岳飞只有少量兵力驻扎在郾城(今河南漯河)时,立即带领骑兵一万五千人直扑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

兀术用“铁浮屠”攻正面,“拐子马”攻侧面。“铁浮屠”和“拐子马”都是兀术的精锐骑兵部队。“拐子马”是轻骑兵,人穿盔甲马不穿盔甲,主打两翼快速包抄。“铁浮屠”是重装骑兵,人和马都穿着盔甲,主打列阵中间突破。这两种骑兵实是当时宋朝部队的噩梦,横行中原大地,几乎无人能敌。

关于岳飞的三个简短小故事(这才是岳飞莫须有)(4)

金国骑兵铁浮屠

(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让儿子岳云率领手下的精锐骑兵——“背嵬军”(岳飞的王牌骑兵部队)和“游奕军”(岳飞的三大骑兵部队之一)迎战兀术。又派精壮步卒左手持盾,右手握麻扎刀、提刀、大斧之类兵器,蹲在地上专劈“铁浮屠”的马足,金军骑兵人仰马翻,尸横满野,溃败逃走。兀术无奈叹道:“我领兵至今,全靠这“拐子马”横行中国,现在被岳家军消灭殆尽,恐怕从此我们无法再立足中原了。”于是岳家军趁势向北夺回大片失地。

关于岳飞的三个简短小故事(这才是岳飞莫须有)(5)

兀术败逃回汴京,打算重新整军再战岳家军,于是号令周边州县的傀儡部队来援。奈何“背嵬军”大败“拐子马”的消息传遍中原,岳家军威震南北,各地部队纷纷来投岳家军。兀术眼看自己不能立足,正准备撤离汴京。忽然有一个卖国贼书生跑到兀术面前说:“四太子莫走,自古以来没听说过哪个朝代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够立功在外的事情”。这寥寥数语一下点醒了完颜兀术。

(四)十二道金牌

此时所向无敌的岳元帅正传令军士:“直抵黄龙府,定与诸君痛饮。”这黄龙府就是金国都城,今天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一带。成语“直捣黄龙”就来自于此。然而话音刚落,朝使就到来告诉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惊问为何班师?朝使说:“秦丞相已经与金国商定好了和谈事项。”岳飞立即上奏宋高宗,大意是说中原之地十有七八都已经收复,金人最厉害的将领兀术也狼狈北逃,此时应该一鼓作气收复北方失地。

关于岳飞的三个简短小故事(这才是岳飞莫须有)(6)

金国大将兀术

无奈朝中早已是秦桧和他的党派说了算,秦桧令心腹大臣们上奏建议宋高宗和谈,让岳飞尽快撤回部队。无能的宋高宗竟然稀里糊涂地首肯了这个建议。于是秦桧连下十二道“金牌”催岳飞回朝。这“金牌”并不是黄金做的金牌,而是在牌子上写着“金”字,遇到十万火急的命令时才启用。

岳飞一天之内接到如此多的令牌,悲愤交加,仰天长叹道:“我十年心血,毁于今日!”于是下令班师。百姓闻讯拦在岳飞的马前说:“我们运粮草迎接官军,岳元帅一去,恐怕我们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岳飞含泪取示诏书,说:“军令如山,我不得不回。”百姓和军士无不失声痛哭。但岳飞最终决定多留五日,以掩护百姓转移。岳飞撤军后,兀术整军弹压,又攻取了被宋军收复的河南地区。

关于岳飞的三个简短小故事(这才是岳飞莫须有)(7)

(五)尽忠报国

岳飞回朝后,秦桧唆使自己的心腹多次上奏恶言中伤岳飞。宋高宗也不详查,罢免了岳飞的官职。秦桧见自己的阴谋得逞,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除去岳飞这个眼中钉。于是命人对岳飞的部下说:“凡是能密告岳飞过错的,一律重赏。”等了许久,不见一人前来。于是秦桧命同党张俊诬告岳飞部将张宪和岳飞儿子岳云谋反,从而牵连岳飞。张宪被张俊严刑逼供,直至体无完肤也不认罪。张俊没法只能捏造口供交给秦桧。

秦桧害怕宋高宗赦免岳飞,于是加紧捏造岳飞谋反,竟然假传圣旨逮捕岳飞父子下狱。他让心腹何铸用大刑逼岳飞承认谋反,岳飞脱下衣服,露出血淋淋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何铸看到这几个字也不禁肃然起敬,停止对岳飞的毒打,回去返报秦桧说岳飞是无辜的,并且表示不愿再审此案。此时的秦桧早已杀红眼,于是另派走狗万俟卨(xiè)主审。万俟卨用尽各种手段百般折磨岳飞,岳飞却宁死也不自诬谋反。

关于岳飞的三个简短小故事(这才是岳飞莫须有)(8)

(六)莫须有

朝中正直大臣李若朴、何彦猷、赵士㒟等数十人,联名上奏为岳飞申冤,但都被秦桧及其同党罢官、处死或流放外地。韩世忠也心怀不平,质问秦桧岳飞所犯何罪?秦桧回答:“岳云与张宪的谋反信虽没找到,但既定的事实也并不是必须要有这封信。”韩世忠忿然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韩世忠回家后立即上书请辞,从此闭门谢客,悠游西湖,绝口不提兵事。

岳飞自10月被诬下狱,一直拖到年底尚未决案。12月29日这天,秦桧和妻子王氏围着火炉喝酒,突然仆人送来一封信,内容是建州平民刘允升联名百姓为岳飞上奏伸冤。秦桧愁得眉头紧锁,害怕宋高宗重新审查案子为岳飞平反。妻子王氏惊问为何皱眉,秦桧便将信递给她看。王氏看完大笑道:“这有什么难的,索性除掉岳飞,免得多口。”秦桧尚未点头,王氏又说:“缚虎容易纵虎难!”这话一出,秦桧立即找纸写了数语让仆人带给看押岳飞的狱吏。

关于岳飞的三个简短小故事(这才是岳飞莫须有)(9)

秦桧夫妇

这一夜,年仅39岁的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和年仅23岁的儿子岳云一同被勒死狱中,两缕冤魂随着呼啸的北风飞入千家万户。狱吏隗顺,心痛岳飞冤死,将尸体背出后埋葬在栖霞岭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