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和汉地佛教的区别(印度佛教的繁荣与转衰2)(1)

(3)中观派的流衍与变化

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是印度佛教的鼎盛时期,不仅有瑜伽行派的产生,而且原有的大、小乘流派也有相应的发展。与无著大体同时的佛护,与世亲大体同时的清辩,是中观派里较为有名的思想家。佛护作《中论注》,目前有藏译本保存。他改变了龙树、提婆" 只破不立" 的传统,提出了所谓" 应战" 的方式,即" 就敌论随言出过" ,根据对手的言论推论发挥,致其荒谬,最终驳倒论敌。清辩的思想比佛护更为广阔,著作也较多。他将因明学的方法引入中观体系,用以说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他运用传统的" 二谛" 说驳斥瑜伽行派的" 三自性" 理论。他认为遍计所执和依他起是一体的东西,都是染,只有圆成实才是净。他与瑜伽行派的争论使两家在有无、净染问题上的差异明晰了起来。清辩在那烂陀寺与瑜伽行派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辩论,争论是应以中观无自性理论讲中道,还是以唯识说讲中道,当时的印度无人能够裁判其是非。玄奘到了印度,作《会宗论》三千颂,调和了两家的争论。

7 世纪以后,中观派的代表人物是月称和寂天,都是南印度人。当时密教已经发达起来,使他们的思想中不得不具有相当的密教色彩。同时他们的思想对密教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藏密经文中,保留了他们不少著作,所以在藏传佛教中,显教理论方面,中观派的影响超过了其他各派。月称反对清辩把因明学的方法引入中观派,认为" 因明立量" 必须以概念的相对稳定为前提,这就是对" 自性" 的承认,有违龙树怀疑一切,破除一切的" 无自性" 理论。月称主张恢复传统中观理论的面貌,坚持只破不立。寂天坚持中观无自性的说学,批判瑜伽行派以" 识" 为实有的观点。总而言之,瑜伽行与中观两家之争,突出了有、无之辩。

8 世纪对大乘学说产生实际影响的人物是寂护,他是东印度人,早年在那烂陀寺出家,曾担任主讲。他远承清辩、法称的思想,以中观思想立论,但又吸取瑜伽行派的观念,明确把瑜伽行派的学说纳入中观派之中,人称" 瑜伽中观派"。这样就使大乘佛学出现了一个合流的倾向。

他用" 唯识无境" 说来发挥中观派的" 无自性" 主张,因为一切唯心,所以才有诸法性空。寂护后来去西藏传法,为藏传佛教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他又把莲花生介绍到西藏,斗败了本教巫师,确立了佛教的地位。

他的大弟子莲花戒也去了西藏,通过与禅宗的激烈辩论,把禅宗赶回了内地,使中观派理论在西藏显宗理论中占有无可比拟的地位。不过在印度,大乘佛学先是分成两家,此时再合一,从理论自身的运动轨迹看,已经达到了它的尽头。

印度佛教和汉地佛教的区别(印度佛教的繁荣与转衰2)(2)

2.密教的产生及其思想

佛教的密教化是印度佛教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本来任何宗教都离不开对神秘现象的崇拜和鼓吹,唯有佛教在它创教时期对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杂咒、巫术和祭祀提出了挑战,但是这种理性化的倾向也只存在于佛教的上层,就佛教向民间的传播而言,仍然是离不开各种神灵奇迹的,所以佛教本身就包含着向密教转化的种子。公元1 世纪至7 世纪大乘佛学的发展,哲学理论越来越高深,虽然对于思想的提高有益,但是作为一种宗教,也产生出了日益脱离群众的问题。那烂陀寺和超行寺的兴隆一方面是佛教发达的表征,另一方面又潜藏着极大的危机。这时为了向民间发展,争取下层群众,佛教便开始吸收婆罗门教和其它民间宗教中的各种巫术、咒语、占星术、火祭、手契等等,进入密教化阶段。

密教的兴起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密教只是在佛教经典中加入了部分秘密真言,尚依附于大乘佛学,称为杂部密教。公元7 世纪以后,开始进入密教后期,以真言密法为中心组织体系,有经有教,有轨有仪,形成独立体系。此时称为纯正密教。密教经典主要是" 六经三论"。" 六经" 指《大日经》、《金刚顶经》、《金刚顶五秘密经》、《瑜祗经》、《圣位经》和《楞伽经》," 三论" 指:《菩提心论》、《释摩珂衍论》和《大智度论》。

密教自称,佛教的" 真言密语" 是不能公开传播的,以前流行佛教诸家,其观点只是佛祖为一般人所讲,属于初级层次,故称之为" 显宗"。而真正要成佛,则需要得到" 法身佛" (三身佛之一,另二为" 报身佛" 卢舍那佛," 现身佛"释伽牟尼佛)毗卢遮那佛所传" 真言"。这些真言佛是不会轻易传人的,只有受过" 灌顶札" (密教的入教仪式)的人才可传授。如果众生按照" 三密加持" 的方法修行,便可即身成佛。所谓" 三密加持" 是:手结契印(特定的手势),口诵真言(咒语),心观佛尊,就能使身、口、意" 三业" 清净,与佛相通。密教很重视宗教修习实践,对设祭坛,供养,诵咒,灌顶都有严格的规定,烦琐复杂,并且非常神秘,吸引了不少群众。

公元8 世纪以后,密教大量吸收了印度教中性力派的思想,主张性力瑜伽。他们把密教的修行分成四个阶段,称为" 密教四部" ,即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是密教修习的最高阶段,只对有上等根器的人传授。其实质是利用女人作" 乐密双运" 的男女双修,以一裸体女人为本尊,教徒尊之为" 明妃" 、" 佛母" ,围绕她饮酒、食肉、食鱼,期待性交,最后以男女杂乱性交为终结,称之为" 圣轮"。密教认为:人心本自清净,但为" 染欲" 所污,为达到" 离欲" 的目的,必须采用" 以染害欲" 的方法,在男女交媾的过程中体悟"万法皆空" 的真理。

公元11世纪以后,密教在民间广为流行,教理、教规更为通俗、简便,称之为" 易行乘" ,其行为也更加污秽不堪,渐为群众所不齿。

印度佛教和汉地佛教的区别(印度佛教的繁荣与转衰2)(3)

3.伊斯兰教的传入和佛教的灭亡

公元8 世纪以后,伊斯兰教在波斯、阿富汗一带逐渐站稳了脚跟,并开始蚕食印度。公元712 年,大食国伊斯兰军队占领信德,1190年,阿富汗穆斯林的廓尔王朝侵入德里,在北印度建立了统治。1290年,突厥人的卡尔王朝又征服了南印度,此时印度大多数地区都被置于穆斯林的控制之下。伊斯兰教教义中有排斥异端的倾向,特别反对偶像崇拜,佛教、印度教都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波罗王朝也曾想利用佛教和印度教作为工具,反抗伊斯兰教的入侵,但都归于失败。穆斯林运用刀枪和异教税强迫群众加入伊斯兰教,所以教徒队伍扩大很快,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公元13世纪初,伊斯兰军队将印度仅存的超行寺烧毁,标志着印度佛教的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