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可谓是“吃货”们的狂欢,饺子、火锅、腊鱼腊肉,是春节必吃1月28 日,在春节来临之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春节传统美食的消费提示购买食品时注意这些细节,让团圆饭更安全放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消费观念?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消费观念(春节食品安全消费指南)

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消费观念

春节可谓是“吃货”们的狂欢,饺子、火锅、腊鱼腊肉,是春节必吃。1月28 日,在春节来临之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春节传统美食的消费提示。购买食品时注意这些细节,让团圆饭更安全放心。

饺子最好现包现食 须煮熟煮透

饺子在我国传统佳节饮食中具有重要地位。按照习俗,过年时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春节子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一家尽情欢乐地品尝饺子,具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寓意。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家庭自制饺子时,要选好原料,清洗好制作工具,尽量按食用量制作,现包现食。

因节假日加班等原因不能与家人分享包饺子乐趣的,可购买速冻饺子。选购速冻饺子时,应通过正规采购渠道,选择包装完整,外观质地均匀且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同时,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信息,重点查看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严格按照标签上的存储条件进行保存。食用饺子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餐后剩余饺子,放入冰箱冷藏,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不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保障食用的安全与健康。

购买豆腐要两看一闻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在我国许多地方过春节都有吃豆腐的习惯,“腐”字与“福”字同音,吃豆腐寓意着幸福、祝福。

购买豆腐时,要两看一闻。首先看其颜色,正常豆腐的颜色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其次看其切面,好的豆腐切面细腻,气孔少。闻起来有浓厚的豆香味,不可发酸或有怪味。

如果购买无包装的豆腐,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或低温处储存,烹调前再取出。食用前最好用开水焯一下。如发现豆腐发黏或有异味,则不建议食用。包装好的豆腐开封后,最好在购买当天食用完毕,保持其新鲜。豆腐虽是较好的蛋白质来源,但不宜多吃,一般每天食用 100-150 克为宜。食用过量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加重肾脏负担等问题。

海水鱼要注意新鲜度 淡水鱼要注意高温杀灭寄生虫

鱼既美味又营养,而“鱼”与“余”同音,更象征着年年有余的吉祥意义。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饭桌上少不了鱼,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醒,食材鱼分为海水鱼和淡水鱼两大类,食用时主要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正确选材。海水鱼一般有活品、冰鲜和冷冻产品,而淡水鱼多以活鱼流通为主。选购冰鲜海水鱼时需注意其新鲜度,鱼体完整、肌肉有弹性、眼球饱满透明、鳃丝鲜红、气味正常。购买冻结的海水鱼,除鱼体冻结外,其质量要求与鲜活鱼体基本一致。

二是保鲜保藏有效。冰鲜海水鱼需控制好冷却温度,尽量缩短其保鲜保藏时间。

三是合理烹饪,注重食用安全。特别是购买活的淡水鱼,因部分淡水鱼类内脏如鱼胆有毒不可食用,误食会造成肾脏衰竭或肝脏病变,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淡水鱼洗净后可采用清蒸、油炸、红烧等多种烹饪方法,烹饪时要烧熟煮透、彻底杀灭寄生虫。

有"哈喇味"的腌味不能吃

"无腊味,没年味 "。临近春节,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见一串串自制的腊肉香肠挂晒在窗户或门前,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也成为民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家庭自制腌腊肉制品时,一是选择有质量保障的原料肉;二是注意温度和湿度,以利于腌腊肉制品水分散失和风味形成,同时抑制微生物生长;三是避免鼠虫危害,做好防护措施。

在市场上购买腌腊肉制品时,选择包装完好、标签清晰、感官正常、保质期内的产品,避免购买涨袋、包装破损、外观发生变化或产品表面明显有菌斑的产品。多数腌腊肉制品属于生肉制品,食用时应严格按照烹制方法进行加工,做到完全熟制后再食用,对于有明显 "哈喇味 "、外观发生变化或有明显微生物生长的产品应禁止食用。

外出吃年夜饭最好选择实施 "明厨亮灶 "的餐馆

在我国传统里最重要的是大年三十晚上的这顿年夜饭。家庭自制年夜饭,要注意合理搭配,选择谷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

外出就餐,建议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条件好、设施齐全、实施 "明厨亮灶 "的餐馆。

另外,春节期间不同平时,生活缺乏规律,因此饮食要适量,避免暴饮暴食、过多食用油腻的食物,导致能量过剩,加重肠胃负担。肥肉、动物内脏等应少吃,脂肪低而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虾、贝等水产品可以适量吃一些。

除了注意饮食外,还应经常活动,不宜久坐。

(华龙网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