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古寺 浅秋时节,和油画家陆静波老师去开发区看朋友初秋的天气,下起了雨,顿时清凉起来,刚下车的陆老师,就被院子角落里的一棵银杏树吸引,满树的金黄叶子,在微雨微风中摇曳 ,仿佛满树金黄蝴蝶在轻巧的飞舞这是一棵独树一帜带着夏日火热心情的银杏,她在提前告白分别前的私语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天逛千年古寺?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天逛千年古寺(秋游千年古寺)

一天逛千年古寺

秋游古寺

浅秋时节,和油画家陆静波老师去开发区看朋友。初秋的天气,下起了雨,顿时清凉起来,刚下车的陆老师,就被院子角落里的一棵银杏树吸引,满树的金黄叶子,在微雨微风中摇曳 ,仿佛满树金黄蝴蝶在轻巧的飞舞。这是一棵独树一帜带着夏日火热心情的银杏,她在提前告白分别前的私语。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因为佛教认为银杏是圣树,所以僧侣们在庙里的栽种。郭沫若笔下的《银杏》:“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着动物般的性态。。。。。你这东方的圣者。”银杏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银杏是孑遗植物,孑遗植物有关的亲族都已灭绝,找它的“亲戚”仅能从化石去辨认 ,因此植物学家们把它称作植物界的“活化石”。

“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皋城看银杏树有几个好去处,北塔公园对面的老淠河岸边一片银杏树林,月亮岛上皖西学院的银杏大道。我还是喜欢千年古寺昭庆寺的那棵千年银杏。每到秋季,几个朋友会经常不约而同去看看。爱运动的老张,经常千里走单骑,骑着心爱的自行车,昭庆寺古树下赏叶品茶吃斋饭。心急的老张,周日已经虔诚的跑去,发回的照片,那古老的银杏,枝繁叶茂,绿荫华盖,给古寺延续着千年生生不息的活力,只是绿叶子不急不慌还没有变黄的迹象。

昭庆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系唐太宗李世民敕建的皇家 “四大昭庆”之一,其匾额初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手书,后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重书。昭庆寺建寺1300多年,是四大昭庆唯一保存下来的一个。昭庆古寺以古为绝,古碑,古树,古井,古石、古砖、古塑、古陶、古铸、古绘、古雕精彩异常,文物古迹甚多。

古树,昭庆寺原有古银杏树7株(也有说10棵),现仅幸存1株,树径1.5米,树围近5米,树龄1000多年,属国家一级古树名木。

古石,昭庆寺大雄宝殿中央现有4个特大整石柱础,虽历经战火损毁,却依然保留着唐初建寺时的原状,是罕见的稀世珍宝。

古井 ,唐建佛光井,在毗卢殿的东北角,有一眼唐建的屋拐井,伴随古寺千年不竭,井水清润甘甜。

古陶,昭庆寺在开掘厢房地基时,在寺庙墙根下发现彩色瓷碗一只,鉴定彩色瓷碗为唐三彩,再一次实物证明六安昭庆寺历史之悠久,可以说是镇寺之宝。

古碑 ,昭庆寺还有有历代古碑50余块。

昭庆的古不能一一列举,昭庆的传奇故事也有好多。

昭庆寺千年延续下来,实属不易。新中国建立后,1956年,昭庆寺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全省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前几日我也开车去昭庆寺探寻秋叶,看见一位庙里的年长的老师父正在清理喂食小鸟的冻米。闲聊起来,我说认识主持释西池大师,老人满眼湿润,说师父已经走了多年,如果不是西池师父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不停的向国家、省市县宗教事务局反映保护昭庆,昭庆寺可能就断了历史。临别时候,老人送我一本书《昭庆寺》,书的第一幅插图就是昭庆寺第十九世主持释西池大师图片。合上书,我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认识西池大师,印象深刻,大师个头不高,清瘦,精神矍铄,生活简朴,衣服缝缝补补,干干净净。每次来城里参加会议,都是从孙岗步行而来,会上总是提及保护千年古寺的话题。他的不懈努力,引起国家、省市县高度重视,昭庆寺得以保护。如今的昭庆寺,更逢盛世,香火旺盛,规模扩大,寺庙老建筑保护完好,同时四通八达交通网,方便快捷,从城区驱车前往,不过30分钟,成为近郊旅游的好去处,昭庆寺不收门票,吸引了更多人前往。

乾隆的《银杏王》适合形容昭庆寺古银杏: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我想这棵古树一定心存执念,装点着寺庙的春夏秋冬,见证昭庆寺的历史和沧桑。

西池大师一生致力于昭庆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那也是心里的执念。待到深秋,那满树的金黄,恰似大师的僧衣,随风轻轻啪打的树叶声,更似老人执念的脚步。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和大师探讨执念的话题,大师说,修行的人固守执念,越走越轻盈,背负的包袱越来越轻,反之,则欲速则不达。

银杏有执念,成为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

昭庆寺有执念,1300多年来,走过岁月,成为四大昭庆仅存的一个。

人只要有好的执念,一定得坚持下来,记得来时路,更知去何方,也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