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的史学成就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一大批大型通史的编修。作为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的《资治通鉴》的编撰者司马光,更因其史学成就而青史留名。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今山西夏县)人。他并非天赋过人,但他好学强识,七岁就能背诵《左氏春秋》,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给长辈听,更是做出了“砸缸救人”的惊人之举。身为县令的父亲司马池格外注重对他的引导和教育,不管是出游还是与同僚密友交谈,都将司马光带在身边。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司马光的知识和见识得到提升,小小年纪就“凛然如成人”。

十五岁之前,司马光跟随辗转于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的父亲,走过好多地方,在访古探奇、赋诗题壁的过程中,领略风土人情,丰富了社会见识,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二十岁时,司马光在会试中高中进士甲科,从此开始了仕途生涯。

北宋大文豪司马光(史学巨匠司马光)(1)

司马光书法手迹

宝元二年(1039年),正当司马光仕途一片光明之际,母亲却病逝了,他辞官回家服丧三年。母丧期未过,父亲又病逝,司马光继续居丧。在这段时间,为了排遣失去双亲的悲伤和寂寞,他发奋读书写作,留下了《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等评论性文章,表达自己对一些古人古事的见解和感受,并且在评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服丧期结束后,司马光在各地做地方官。由于在居丧期间了解了相当多的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因此在为官期间,司马光更能体恤民情,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政声赫然,民称之”的政绩。在为官之余,司马光仍然保持着读书写作的习惯,写下许多论文。

庆历六年(1046年),司马光调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意气风发地进入了风云莫测的宦海。五年后,三十三岁的司马光出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在任职的两年间,他系统研究了《古文孝经》,撰写了《古文孝经指解》。两年后,司马光开始了专职史官的工作,从此开始潜心研究历史。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把自己编成的《通志》进呈给英宗。所谓《通志》,是他以《史记》为主干编成的《周纪》五卷、《秦纪》三卷,共八卷。这部书记载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起,到秦二世三年秦朝灭亡为止的这段历史。宋英宗看后极为赞赏,不但明确指示司马光接着往下编《通史》,而且下诏设立书局,由司马光自择属官作为助手。

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病逝,宋神宗赵顼即位。年轻气盛的宋神宗决心振兴祖业,于是接受王安石的改革方案,重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实行变法。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于熙宁四年(1071年)愤而退居洛阳十五年,专注编撰《通鉴》。

元丰七年(1084年),六十六岁的司马光终于完成了《通鉴》的编撰。当年七月,他将全书呈给宋神宗。同年十一月,他又把《通鉴》的最后部分《唐纪》和《五代纪》修成,连同《通鉴考异》《通鉴目录》一起进呈宋神宗。宋神宗阅罢相当重视,为了强调该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的目的,他为该书赐名《资治通鉴》,还亲自写了序。十二月,宋神宗以司马光“博学多闻,贯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有所据依”为理由,降诏奖赏司马光,赏赐他银、绢、衣和马,同时提升他为资政殿学士。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逝,十岁的宋哲宗赵煦继位,皇太后当政,司马光受到重用,被正式拜为宰相。由此,司马光得以实现自己在政治方面的抱负。也是从这时开始,司马光在对《资治通鉴》进行最后的校定的同时,还辑录《国语》的精华内容编成《徽言》一书;并对《历年图》和《百官公卿表》加以增补,进而总辑成《稽古录》一书,形成一部“略存体要”的简明通史。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六十八岁的司马光病逝,留给后人最大的遗产便是他主持编撰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作为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共包括二百九十四卷。这部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可谓纵贯古今。全书以时代先后为纲,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清晰地介绍了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其与各方面的关联,将事件的史实发展交代得一清二楚。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这部史籍给予高度评价,称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而司马光本人更是被梁启超评为“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