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凤凰卫视联合出品的十集大型文化纪录片《蜀道风流》,已于6月29日起周一至周五,每晚21点20分在四川卫视、每晚20点在凤凰卫视黄金时段播出,优酷、四川IPTV 4K超高清专区同步上线。全球变暖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但是人与自然从进化开始似乎就有着天生的矛盾,人类通过征服和改造自然来创造文明,文明程度越高对自然的破坏越大。
而生活在四川的蜀地先民,自古便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川西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在广袤的川西平原上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四川特有的民居——林盘。这种农家院落和周边林木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自然村落,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是四川农耕文明的独特产物。四川人把林盘运作的原理概括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可以用循环的方式减少污染,将能源的消耗降到最低。
当工业革命让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之后,人们不再兢兢战战地匍匐在环境脚下,转身变成了自然的征服者。当一个新的时代将要开始,人们该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的问题考验着新蜀道的建设者,也考验着新蜀道承载的文明。
2011年5月,从雅安到康定的高速公路开工。这条从四川盆地底部出发、近乎垂直跃上青藏高原的公路,落差超过3000米,跨越了6个气候带。因海拔不同,一天之内可以同时出现风、霜、雨、雪等不同气候,这种情况就足以让施工者举步维艰。
原本雅安公路二郎山隧道的施工方案,对地表生态、植被造成的破坏是灾难性、不可恢复的,而大熊猫保护区却基本覆盖了整个二郎山脉。
为了减少破坏,隧道的建设者对隧道进行了重新选址、设计。新方案中,隧道将下沉180米,相当于在60层楼高的地底开凿一条长13公里的隧道。这样的改变虽然大大的增加了施工难度,却保证了隧道修建过程中的轰鸣、噪音传到地表时,已不足以将熊猫从酣眠中唤醒。
四川,中国大漆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漆器的制作。在四川漆器行有一句老话,“天做一半,人做一半”。
漆器,与其说是一件“死”的器物,不如说是一个“活”的系统。不断变化的漆器涂层逐渐达到动态平衡,让漆器成为一个微缩的生态环境,能够战胜千年岁月,历久弥新。而这个蕴含着未解之谜的系统,便是蜀地匠人们千百年来与自然协作的杰作。
在整个四川,有超过20万座林盘,其中包括著名的杜甫草堂。在夏天,一个川西林盘的内外温度可以相差五度,它利用小气候来调整整个系统的空气。如果城市和乡村,都能像林盘这样,变成一个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那么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就不仅仅是一种愿景,而是人类共享的现实。
四川岷山中段,是野生大熊猫的中心栖息地和走廊,由村民自发组成的巡护队每隔十天便进一趟山。他们在深山里穿行,查看和记录着这里林地、水源、野生动物的情况。在2015年对全国野生大熊猫的调查中发现,中国现有1864只野生大熊猫中,这里就曾经观测到7只。人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自然和谐相处。
千年之前,四川人苏轼写下了“不可居无竹”,千年之后,四川人依然传承着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蜀地代代相传的循环再生、道法自然的观念沿蜀道而出,影响着每个热爱自然的中国人。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不只是在保护环境,更是在保护人类的未来。
大型文化纪录片
《蜀道风流》
6月29日起周一至周五
四川卫视 21:20
凤凰卫视 20:00
下周敬请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