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陈建中 谢小琴

视频剪辑 向莹

7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南湖体育馆十分热闹,身着黄衣的各校学霸们正在操作综合平台、应变仪等设备进行比拼。当天,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38所高校的36支队伍共218人参与本次大赛的角逐。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含金量(38所名校学子同台打擂)(1)

比赛现场,图源: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为教育部委托,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竞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其中团体赛分为“理论设计与操作”和“基础力学实验”两部分。“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共分为两部分,7月26日进行综合实验竞赛,7月27日进行实验原理笔试。

今日,赛场上,36支队伍的学生们正忙着做实验设计,团体赛实操环节参赛选手需要根据题目设计实验,完成题目考核。主要考察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即利用力传感器,根据试件上所贴应变片产生的相关数据,计算物体受力及变形状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赛事。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含金量(38所名校学子同台打擂)(2)

比赛现场,图源: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比赛过程中,各个队伍选派3名学生上场,相互配合。赛场上放置有综合实验平台和应变仪,一个同学主要负责将应变片贴在放置上综合平台的试件,一个同学辅助贴应变片,另一个同学则负责实验数据整理等工作。“一个试件下来我们贴应变片,再将应变片跟应变仪连接,应变仪就会产出一些数据,我们就可以做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大二学生胡嘉纯介绍。

胡嘉纯告诉记者,7月上旬他们积极投入赛事准备,每天根据真题内容进行训练,同时还学习焊电烙铁等基础应用。“比赛主要考核的是《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等学科内容,参赛更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实操能力。”胡嘉纯说。

“这个比赛每年都是人才济济,力学学得好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学好力学还要肯下功夫,同时也需要一定天分。我们举办这个比赛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力学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刘立胜介绍。据他介绍,在该大赛中武汉理工大学硕果累累,在第十二届大赛中,该校获得了特等奖,因此获得了本届大赛的举办权。

武汉理工大学校副校长王发洲表示,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要发扬建党精神,加强基础学科建设,解决卡脖子工程、关键技术瓶颈,因此,举办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培养掌握关键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含金量(38所名校学子同台打擂)(3)

大赛开幕式现场,摄影:万新安

明日,大赛将进行实验原理笔试。比赛组织中国力学学会、竞赛仲裁委员会、竞赛组委会专家组专家评审,设团体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