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的核心区在哪里(高质量发展迸发耀眼)(1)

11月26日,2022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在韶山开幕。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放明 通讯员 肖燕 湘潭报道

1月6日,小寒过后的韶山冲依旧暖阳共沐,暖意融融。虽然,毛泽东同志诞辰129周年纪念日已经过去10天,但这里的游客依旧热情不减。

新年伊始,韶山市推出“韶光溢彩 喜迎新春”文旅惠民活动。活动方案明确,2023年1月1日至20日期间,韶山旅游区所有景区免费对外开放。另外,对于入住民宿进行餐饮消费或购买文创产品、农特产品等,也推出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

这是韶山市在2022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走实高质量发展步伐的有力举措。

2022年,韶山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获得国、省各类荣誉32项,入列各类改革试点13个,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长安杯”,垃圾分类付费制在全省作典型发言、在全国示范推广,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工作等获省政府表彰激励,入选全省婚俗改革和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市,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跻身全省“十大湘菜名县”……

韶山的核心区在哪里(高质量发展迸发耀眼)(2)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喻名才 摄)

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韶山市委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真理伟力转化为实践动力。

韶山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组建红杜鹃宣讲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实现行政村全派驻,乡镇两新组织综合党委覆盖率100%,农村五星党支部占比50%以上,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0万元,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一行动、一活动”,重拳整治“七不”现象和“十种”问题,营造了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浓厚氛围。高质量开展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巡察监督“韶山模式”在全省推广。

韶山的核心区在哪里(高质量发展迸发耀眼)(3)

11月28日,湘潭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韶山开幕。

文旅兴城擦亮红色名片

2022年,韶山市抢抓“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和湘潭首届旅发大会”机遇,启动红培基地、韶山学校思政课两个项目,建成红博园、军博园两个园区,开发毛泽东求学、调查研究两条线路,改造张旭冲、广场西换乘站两个重要节点,旅游质效全面提升。

在此基础上,韶山大力推动红色文化与教育研学、乡村旅游、娱乐休闲融合发展,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烈士陵园等一批现场教学点跻身省级“红色地标”,银河景区、红林花海等提质升级,“忆韶”精品民宿、“韶山红”文创产品、“一桌韶山饭”等特色品牌更加响亮。

与此同时,韶山市深化与湘、赣两省市州等区域合作,有力促进了游客互动、线路互推、景区互联、资源互享。用活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教育模式等经验得到国省推介,《最忆韶山冲》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特别奖。

园区发展逆势上扬创佳绩

这一年,韶山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以“百十亿”工程为抓手,实施“八大计划”,打造新型产业生态圈。园区招商引资、固定投资、税收贡献率分别占全市的82%、80%、70%,综合考核成绩位居湘潭同类园区前列。

围绕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韶山市全面压实链长制,做大先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等“主特”产业链,巩固肉食品加工出口在全省优势地位,碳基材料产业集群入列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名单。新开工和在建工业项目71个,高科技电子产业园一期竣工投产,三一产业园成为全市最大的“超级工厂”;大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全年新增国、省“小巨人”企业9家、规上企业8家,汇弘实业、风渡新材等6家企业产值规模跻身5亿方阵,华进重装、嘉嘉旺在“四板”挂牌;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韶山高新区入选全省绿色园区。

韶山的核心区在哪里(高质量发展迸发耀眼)(4)

5月1日,韶山冲的桑葚园开园采摘。

科技创新激发全新动能

2022年,韶山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省级创新型城市创建,全市研发投入增长4%,通过第三批湖南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县复核。

韶山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落实“揭榜挂帅”、承接国省科技研发项目,推动取得一批源创新、引领性成果,高精度机床、猴车无源制动系统等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远东钢模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抓实产学研合作,与省内外12所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韶山工作站,成立碳基产业研究所、矿山装备智能研究院,新增专家工作站2个、省市企业技术中心5家;全市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5%,新增专利授权17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36件,顺利通过第三批湖南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县复核,远东钢模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恒欣实业获评全国制造单项冠军。

改革开放推动活力迸发

这一年,韶山市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重大改革事项173项,红旅集团挂牌成立,“四三三”惠民服务模式审批模式全面推行,214项便民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实行先建后验、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再次刷新韶山记录;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联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用工紧等难点痛点,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位居全省前列;深入对接国省产业布局,实施“招大引强”“产贸融合”三大行动,举办潭商大会专场和“文旅兴城”招商推介会,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18个,新增“破零倍增”外贸企业11家。

韶山的核心区在哪里(高质量发展迸发耀眼)(5)

韶山市韶山乡黄田村文家屋场。 (莫正德 摄)

乡村振兴实现提质提速

韶山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耕地保护双清零行动试点工作成为全省典型。

韶山市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新增新型经营主体600余家,韶山红茶、四清水蜜桃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宏发、金景丰等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种养结合生态型循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清溪镇入选全省农业产业强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和村庄清洁行动,全面落实村庄规划,治房、治厕任务如期完成,基础设施“七张网”、数字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省级美丽乡村覆盖率位居全省首位。

新的一年,韶山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奋力将韶山建设成文旅融合发展引领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平安建设示范区和基层党建标杆区,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