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农网】

11月18日,第十一届中国(泰兴)银杏节开幕,恰逢泰兴撤县建市30周年,活动现场收到一份“大礼”,48个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投资总额476.21亿元,为泰兴下一步发展“添新”“添绿”。

江苏美丽泰兴(江苏泰兴而立)(1)

第十一届中国(泰兴)银杏节活动现场。

在泰兴有“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泰兴城市精神,更是泰兴人精神内核的总结。30年来,“三个不相信”让泰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2年的27.7:56.9:15.4调整至2021年的5.6:50.2:44.1。30年前仅有10家产值过亿元或利税超千万企业,2021年工业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225家。

地区生产总值达1300亿元,增长了5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00亿元,增长了116倍,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被表彰为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跻身江苏省第一方阵,成为苏中地区的领头羊。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全市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4家,2021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80亿元,占工业产值的近乎半壁江山。

泰兴这座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三区三园”的谋篇布局,成为带动泰兴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核心,泰兴经济开发区、黄桥经济开发区、泰兴高新区、虹桥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城区工业园区,布局全市不同区域,在化工、船舶、医疗器械、农业产业等领域各有侧重,既能带动周边经济,避免同质化竞争。在项目招引过程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 “从大到强”的精彩蝶变。

江苏美丽泰兴(江苏泰兴而立)(2)

第十一届中国(泰兴)银杏节活动现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营商环境是泰兴发展的秘密武器,泰兴市发改委主任燕荣华介绍,“市里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42家成员单位分工负责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协同、层层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动部门(单位)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在2021年不动产登记、市场监管、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3项营商环境指标评价全省第一。

点面结合的改革方案,让泰兴服务体现极致。泰兴主动对标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对表企业群众期盼诉求,形成了具有独具特色的营商环境升级版和推进改革“施工图”。2019年以来,每年制定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明确年度重点任务举措,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向优。配套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重大工业项目容缺并联审批、涉审中介机构管理和政商交往等方面的政策文件,用“新政策”提供“强保障”,用“硬举措”提升“软实力”。

江苏美丽泰兴(江苏泰兴而立)(3)

第十一届中国(泰兴)银杏节活动现场。

奋进新征程,而立再出发,泰兴市委书记张坤介绍,泰兴又迎来了向“要素磁场”加速跃升的新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极大拓展了泰兴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空间,可谓“天时”;

常泰长江大桥、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高铁的加快推进,泰兴将成为长江下游集公路、铁路、水运于一体的重要节点城市,真正融入苏南、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可谓“地利”;

泰兴聚焦五大环境建设,推出五大行动40条重点举措,办事“不求人、不找人、不烦人”成为泰兴营商环境的鲜明标识;扎实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人才新政“双十条”,营造近悦远来的引才氛围,可谓“人和”;

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泰兴将在长三角新一轮竞跑中找准方位、争先进位、提升地位,答好高质量发展“时代之问”。

作者:吴振国 徐路 沈凯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文博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