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元末大动乱中脱颖而出,剪灭群雄,于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中经16帝,至崇祯十七年(1644)灭亡,历276年明朝实行两京制度,初以应天为南京(今江苏南京),以汴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1398年建文帝即位,第二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1402年夺得皇帝位,并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于北京(今北京)其后,历仁宗、宣宗、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率师北伐瓦剌,兵败被俘,郕(chéng)王即皇帝位,是为景帝景帝任用兵部尚书于谦击败瓦剌,迎还英宗英宗于景泰八年(1457)复辟其后历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明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头号周刊#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元末大动乱中脱颖而出,剪灭群雄,于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中经16帝,至崇祯十七年(1644)灭亡,历276年。明朝实行两京制度,初以应天为南京(今江苏南京),以汴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1398年建文帝即位,第二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1402年夺得皇帝位,并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于北京(今北京)。其后,历仁宗、宣宗、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率师北伐瓦剌,兵败被俘,郕(chéng)王即皇帝位,是为景帝。景帝任用兵部尚书于谦击败瓦剌,迎还英宗。英宗于景泰八年(1457)复辟。其后历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明亡。

明朝在地方上撤销了行省,设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在中央,明朝初设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洪武十三年(1380),中书省被撤销,废丞相不设,大都督府分为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皇权进一步加强。其后历永乐、洪熙、宣德,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内阁参赞机务,但首辅无丞相之名,一切决策取决于皇帝批红,与此同时,宫中宦官形成以司礼监为首的一套机构,他们通过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厂等控制各级官员、干预朝政,并利用代皇帝批红的机会擅行大权,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倒行逆施,为祸甚烈。

明朝的疆域不及元朝,但极盛时,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西南管辖西藏、南方建立了交阯郡,其间又有郑和远航扬威于海外,号称“四海咸宾”,实远逾于唐,而不逊于清。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明朝取消了元朝的驱口、驱奴制,通过黄册、鱼鳞图册控制土地人民,使生产力大大解放。明中期以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黄册制度被破坏,在张居正等人的推动下,改革赋役,实行一条鞭法。在农业、手工业中,商品经济因素日益增加,生产中雇佣劳动开始向规模化、组织化发展。永乐年间,明朝着力向海外拓展,曾派遣郑和率大规模船队到海外宣扬国威,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后来明朝长期实行海禁政策,不许民间进行海外贸易。商人为利不惜用武力与朝廷对抗,甚至与倭寇勾结扰害海疆。嘉靖末年,在戚继光等人的领导下,明军平定倭患。隆庆元年(1567),明朝宣布解除海禁,准许百姓到东、西二洋经商。

万历十一年(1583)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广东香山县,从此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扇大门。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西学,大量西洋文献被介绍到中国来,中西科学技术合流。中国人开始进一步了解世界。

明朝官方支持程朱理学,到明中期,王阳明的心学已成为思想主流。它注重人的主体精神,承认人的价值。而王艮为主的泰州学派主张“百姓日用即道”,创造了平民色彩浓厚的理论。与此相呼应,世俗生活中颓风炽烈。崇尚金钱,舍本逐末,追求享乐成为风气,“三言”“二拍”、《金瓶梅》等市民文学,鼓吹人性和自由。知识阶层的自我意识更加提高,各种各样的社团普遍出现,他们强烈要求参政和干预社会生活。东林党人和其后的复社成为影响朝政的重要的政治势力。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大批流民,他们逃避赋役,放弃土地,对抗官府,形成巨大的破坏力量。在城市中市民阶层与城市游惰一道,加速了明朝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整个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崇祯年间,以张献忠和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成为朝廷的最大威胁。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