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门桥西南角建筑物(朝阳门内大街81号近代建筑)(1)

朝阳门内大街81号近代建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81号,原来属于法籍中国天主教徒朱德蓉女士的住宅,朱德蓉1885年10月25日出生在广州,在北京与时任平汉铁路总工程师的法国人普意雅结婚,1919年初,购置了朝阳门内大街69号(今朝阳门内大街81号)的宅基地,由普意雅设计施工,建造法式住宅,1921年初,两栋漂亮的法式三层小楼竣工,在这两栋洋楼的前院是一座大型花园,两座砖石结构小楼,均采用典型的20世纪欧美折衷主义风格,地上三层带地下室,顶层有阁楼,覆以法国“蒙萨”式双折屋顶和拱形装饰窗,朱德蓉的丈夫普意雅,1862年出生于法国,是法国当时的国立中央工艺学院工程师,1898年受聘于清朝政府,来华测绘当时中国铁路沿线的详细地图,后来又任平汉铁路北段总工程师,1906年升任该铁路全路总工程师,1930年9月初普意雅因病在北平逝世,享年68岁,著有《北京及其附近》、《京兆地方分县图》、《北平附近地图》、《新测实用北平都市全图》、《中华民国国有铁路沿线地图》、《水灾善后问题》等,1946年朱德蓉将院内的西楼一层出租给天主教奥斯汀修女会在此设立普德诊所,1948年5月5日,爱尔兰人天主教味增爵会的司铎孔文德(译音)由爱尔兰筹划了国币10亿元,购置了朝阳门内大街69号(今朝阳门内大街81号)院,设立天主堂,此堂为八面槽天主堂下设的二分堂,但孔文德与朱德蓉谈妥的条件是:从即日起提供朱德蓉生活的一切费用,直至她在这所院落里居住至死,并料理其死后的一切,而且要为她建堂,常年举办纪念弥撒,1948年9月,爱尔兰天主教味增爵会派葛荣礼正式接替孔文德在这里任司铎,其经费由爱尔兰总遣使会汇入八面槽天主堂,但其人事调动、行政系统、教务领导归西什库总堂(枢机主教公署),解放后,1950年6月初中国人宋维里奉上级(西什库堂)枢机主教公署、法籍遣使会之命,来到朝阳门天主堂任副堂,过了三四个月,枢机公署为照顾东堂的陆西满司铎的身体,又将宋维里与陆西满调换,一年后,陆西满病体复原,便去天主教文声小学教书,又由上司从阜外马尾沟石门教堂将张永善司铎派来任副堂之职,1951年4月15日,朝阳门天主堂又更换张永善为本堂户主,成为此教堂首任本堂的中国人,葛荣礼则退居幕后,当时正值宗教界三自革新运动蓬勃开展,朝阳门堂随即声明与外国断绝经济关系,不再接受外国津贴,过去由东堂爱尔兰遣使会支取的费用遂告终止,住在朝阳门堂的爱尔兰传教士葛荣礼不得不匆忙回国,1951年6月10日,西什库堂神甫宋乐山接替张永善,1951年7月初,曾在朝阳门天主堂任副堂的宋维里因“公教青年报国团”事件被抓获,同年9月16日至17日,北京天主教召开了近500人参加的第一届代表会,成立了北京市天主教革新委员会,组织各堂区代表揭发反动传教士组织参加圣母军的罪行,1951年11月他因积劳成疾住进了安康医院,接替他的是原辅仁天主教堂的神甫,精通法语和拉丁语,时年31岁的宋静山,1953年煤矿总局文工团租用了这里的16间房,并以此为基础,将东北煤矿文工团与华北煤矿文工团合并,成立了中国煤矿文工团,同年西什库教堂却以宋静山违反教规为由,于同年7月16日将他调走,过了三天,62岁的杨秉文调到朝阳门天主堂任本堂,1957年夏天,中国成立了天主教爱国会,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之路,1960年则成为了中国煤矿文工团的家属宿舍至今,同年朱德蓉去世,享年75岁,1965年,在整顿地名和门牌号重新编排中,朝阳门内大街69号被改为81号,为落实国家的宗教政策,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等部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单位腾退占用的宗教房产,1994年7月初,经过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办理了朝内大街81号的房屋所有权证,恢复成教会产业至今,现为东城区第三批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第一批北京市优秀近现代保护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