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为什么落入红尘(李清照易而安之)(1)

作者:今夏,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一夜北风紧,窗外风声如哽咽,呜呜作响。

她坐在窗前,一盏昏黄的灯明明灭灭,看不清她的表情。

只见她一身素白衣裳,却在起身的刹那看清了她的面孔,已沾染了沧桑的眉目间,依稀能窥见迟暮的美貌。

她微微叹气,忆起前尘往事,终究如秋日的花瓣般片片剥落。

——“真是漫长的一生啊”。

1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北宋元丰七年,她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饱读诗书的她,不同于寻常大家闺秀,蹴鞠,饮酒,打马球样样精通。

十六岁时,初长开的李家少女在荷塘深处,踏舟吹笛而来。荷叶婷婷,独行的舟浆划过水面,惊碎了一池的浮萍。花香渐盛,她兴致正好,趁着醉意,去追逐一只鹭。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名句,一时间轰动京城,无数才子倾慕,提亲的人多得几乎快要踏破他们家里的门槛。

而她却不以为然,孤高清傲的眉目里却沾染了点点哀愁。哪个少女不怀春,只是少女的清澈又怎能过早地承载得起那一纸情长。何况,那个与她要共度一生的人,必得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李清照为什么落入红尘(李清照易而安之)(2)

只是,她不知道,爱情来得会那么忽然。

尽兴玩了一下午 的秋千,她站起来,慵懒地揉捏有些酸痛的双手,露水在清风里面发着呆,薄薄的汗水浸透了春衫。忽然瞥见有客人来访,她慌乱得顾不上穿上鞋 ,只着袜子抽身而逃,连头上的金钗悄悄滑走了也浑然不觉。那位青衫少年丰神俊朗,拾起她的簪子浅浅勾起嘴角。她忍不住回头观望,恰好和他的含笑的目光撞在一起,她羞红了脸,借着繁盛的枝叶掩饰自己的羞意,鼻端传来梅子的清香。

这也便是,她和赵明诚的初见。

十八岁的她一袭红衣如愿嫁给了如意儿郎。 赵明诚虽然人在太学,每逢休学归来,都会与她携手穿过灯火通明的长街,猜灯谜,挑选金石文玩。闲暇之余,夫妻二人还会借了史书典籍,于烛光盈盈下,一人口述,一人摘抄。假如世界上真的有神仙眷侣,一定是他们这样。

李清照为什么落入红尘(李清照易而安之)(3)

可惜连老天也嫉妒他们的幸福,不久之后,新旧党争,他们的父亲站在了对立面。一纸令下,两党不得通婚,她与他被迫分别。

有风吹过,吹散了她的两行清泪,也吹开了宣纸上未干的墨迹——”易安”。

2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在分别的日子里,岁月显得格外漫长,没有死别,却饱经生别离之苦。她掩面,清丽的面庞愈见消瘦,提笔,闺中小字细细写下,字字泣血: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再次与他重逢,经年不见的他们更加珍惜彼此。而她哪能知道,那几乎是她人生当中最后的快乐时光。

李清照为什么落入红尘(李清照易而安之)(4)

她在他的关爱呵护之下越来越像个娇俏的小女孩,偶尔起了兴致,要作诗与他一决高下。他无奈答应,却暗自动了一点小心思,在九十多首诗词里面藏起她的诗词。同僚之间却一致认为她的《醉花阴》为上佳。他气得不轻,却道心服口服,脑海里自动浮现她胸有成竹笑开,露出两颗浅浅的虎牙的模样。

烟雾袅袅,茶香淡淡,她眼底的狡黠愈见明朗,见他着急抓耳挠腮像个不知所措的孩童,她朗声而笑——“五卷第四页第十行”。她得意举起茶杯正欲将茶一饮而尽,而他竟然趁着她不备一把夺过。她不甘示弱起身,争执之下,茶水打翻,萦绕了一屋子茶香。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而这寻常,后来的她穷尽半生,也再未能找到。

李清照为什么落入红尘(李清照易而安之)(5)

李清照为什么落入红尘(李清照易而安之)(6)

3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钦宗三年,靖康之变始, 她随着赵明诚挟着十五车典籍文玩来到江宁。她只恨自己是女儿身,无法在动荡的时局为国效力。而他 ,弃城而逃,她最终是失望了吧,船至乌江之时,她挥笔写下: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承受不住母亲辞世,国家动乱,妻子不理解的轮番打击,赵明诚在一次病中与世长辞。

国破家亡,丈夫病逝。她又怎能受得了如此的打击,大病一场。

病愈之后,举着酒杯,却再无可以与她对酌之人。她神情凄凄,竟然只觉得这茫茫岁月再无归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短短几行诗,却道尽半生苦难。

李清照为什么落入红尘(李清照易而安之)(7)

大抵是过于害怕一个人孤苦无依的了此残生,所以当后来张汝舟出现对她频频示好之时,她竟然误把他当作第二个可以托付终生之人。她顶着世俗的压力,今生第二次穿上红衣,嫁给了他。殊不知,张汝舟只是觊觎她的金石文玩。当他知道在连年的漂泊之中,这些文物早不知何所踪时,毫不吝惜地露出自己可憎的真实面目。她出生世家,半生得丈夫宠爱,哪里受得了此番凌辱谩骂,拳脚相加。

她又一次不顾世俗,收集起张汝舟营私舞弊,虚报举数等等罪行,发官状告张汝舟,并要求离婚。而她也因此身陷囹圄,迫于“女告夫获罪”的条令,入了狱。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她守寡又再嫁,甚至又离婚。声名狼藉,满心凄凉。

又数年,故地重游,一时心绪难言,创下“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千古绝唱。

李清照为什么落入红尘(李清照易而安之)(8)

4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而她如今坐在桌前,窗外寒风呼啸,她才恍惚想起,“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那些重重时光掩映后的少女时光,赌书泼茶,恍惚古老如隔世。

如今国破,家亡,夫去,所托非人。那些平淡幸福,或许她曾经有过,最终也都失去了。她渴望有人拾起她,免她惊,免她苦,免她无枝可栖,而这渴望,最终落空。

她号易安,可,一生都在追寻一个安心。她曾提“归来堂”,如今风烛残年,竟一时不知归去哪儿。

易而安之,何时易安。易安,你可曾遗憾过吗?生命赠与你短暂的灿烂,你却几乎耗尽了半生的寂寞来偿还。易安,天以百杀成就一词人,你是否宁可不要留下绝代的芳华,也想再过一次平凡的人生?

而她最终还是没有听见我的呼喊,不顾外面天寒地冻,披上斗篷寻那一缕似曾相识的梅香。簌簌梅花一片一片随着雪飘落,绯红的斗篷上似乎留有泪痕。最后的一声叹息,也被风雪的呼啸声掩去。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身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醉”是少年的欢乐,“挼”是中年时的百无聊赖。而今两鬓苍苍,再赏梅难。

这都不再重要了,她闭上了眼,努力想像少女时那样笑得纯涩明媚。

“想来真的是漫长的一生,我也终于快走到了尽头,明诚,久等了。”

-作者-

今夏,隐居在文字里的00后。愿诗词塑造我的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