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及原则

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4.《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6.《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

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8.超前地质预报报告;

9.相关试验规程;

10.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

编制原则

1.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2.尊重合同,遵守设计的原则;

3.科学管理的原则;

4.质量第一的原则;

5.确保工期的原则;

6.文明施工的原则;

7.遵照执行标准、规范的原则。

编制范围

本专项施工方案以前坝底隧道为对象进行编制。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前坝底隧道为单洞双车道公路隧道,起讫里程为K18 193~K18 443,全长250m,武川端明暗洞交界线里程桩号为K18 201,明洞长8m,呼市端明暗交接里程桩号为K18 435,明洞长8m。隧道进、出口采用端墙式洞门与路基相连。隧道采用电光照明,自然通风,自然流排水。

表2.1-1 前坝底隧道工程一览表

工程地质及水文气象条件

地形、地貌

前坝底隧道南北向穿越大青山中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山势险峻,海拔高程在1420-1490m,相对高差70m,山坡坡度在20°~40°之间,基岩整体出露,表层风化严重。洞口地形平面图如下所示。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1)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2)

图2.2-1 前坝底隧道呼市端、武川端洞口平面设计图

气象水文

前坝底隧道隧址所在区域为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具有干燥、多风、少雨、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呼和浩特市地区年平均气温7.2°C,最高气温36.9°C,最低气温-31.2°C,年平均风速1.69m/s。多年平均降雨量399.7mm,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该区最大冻土深度1.6m。武川地区年平均气温4.5°C,最高气温32.6°C,最低气温-39°C,年平均风速3.7m/s。多年平均降雨量346mm,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该区最大冻土深度2.2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条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

地层岩性

前坝底隧道隧址区位于中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沿线分布的地层分别有: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砂类土,粉土,元古界含砾石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含金云母长石石英砂岩。

地质构造

前坝底隧道隧址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属内蒙古阴山断隆,主体由乌拉山和大青山构成。本区出露的结晶基底岩系由南向北依次为上集宁群、乌拉上山群、二道凹群、色尔腾山群,总厚近万米。自太古以来,大青山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因此褶皱、断裂等构造形迹较为发育。但隧道洞身范围内未见断裂发育。

地震

根据国家标准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结合具体地质条件,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设防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隧道设计地震基本烈度按Ⅸ度设。

不良地质

1.进出洞口处风化破碎带坍塌、冒顶

隧道武川、呼和浩特端,节理裂隙及风化裂隙较发育,隧道施工开挖切削原有山坡和山体,破坏其原有平衡,可能造成落石、掉块及坍塌,施工时需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雨季尤应随时注意情况变化,应尽量早进洞晚出洞,尽量少破坏自然山坡,在施工时及时进行喷浆、支护衬砌,并根据隧道地形地质条件设置防水、排水设施,以确保施工、营运安全。

2.偏压

隧道武川端洞口段于山体一侧通过,地形较陡。隧道在此穿越,易由隧道拱肩覆盖层厚度差异过大而形成偏压,在设计中采用抗偏压衬砌,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围岩等级、衬砌支护参数

表2.3-1 围岩等级情况统计表

表2.3-2 衬砌支护参数统计表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3)

图2.3-1 Ⅴa级衬砌断面图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4)

图2.3-1 Ⅴa级钢支撑设计图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5)

图2.3-1 Ⅴa级钢筋布置图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6)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7)

图2.2..3-2 建筑界限及内轮廓图

施工部署

施工规划

前坝底隧道为单洞两车道隧道,由隧道队进行施工。从武川端掘进至呼市端出洞。隧道队主要人员由曾施工过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同时招聘部分劳工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补充施工力量。

表3.1-1 前坝底隧道队伍施工里程划分表

施工用地及场地布置

国道209线武川至呼和浩特段公路大青山隧道及引线工程第二合同段前坝底隧道工程临时用地为征地红线内永久征地,征地红线内临时设施建设原则上沿设计路线范围内布置,预留通行并考虑隧道施工人员生活区建设,以满足生活需要为原则征用。

考虑隧道施工安全与施工效率,隧道洞口设置通风机和泵站,变压器房、空压机房等临时设施沿用大青山Ⅰ号隧道呼市端洞口布置。

临时工程布置与安排

1.布置原则

前坝底隧道施工场地的规划和布置本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便于管理,方便施工"的原则进行。所有生产、生活设施的修建均要满足建设单位有关工地标准化建设要求,并充分考虑防寒、防洪的需要。分别布置生活、办公及生产设施,根据洞口的地形地貌,合理规划,统一部署。

2.隧道队施工营地

办公生活区、工人住宿区房屋根据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部采用自建房。生活、办公房屋为塑钢活动房屋,水泥库、配电房、空压机房等采用砖棚结构。

3.钢筋加工车间

施工场地内设钢筋加工车间1座,现场加工施工所需钢拱架、超前小导管、锚杆、网片等。

4.拌合站

现场设置自动计量喷砼站,生产喷射混凝土,二衬混凝土由项目部拌合站供应。

5.仓库

施工场地内设仓库1座,存放施工所需周转性材料。

6.机械修理间

施工场地内设机械修理间1座,用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7.施工便道

便道路基宽6m,路面宽5m,30cm碎石土底层,20cm厚泥结碎石路面,每200~300m设会车道,道路两侧设排水设施。

8.临时弃渣场

根据图纸设计位置,结合现场考察,取弃土场如下表:

表3.4-1 弃土场一览表

9.污水沉淀池

在隧道洞口设置三级沉淀污水处理池1座,污水经处理达标后集中排到地表水系。

施工组织安排

组织机构

本合同段按照项目法组织施工,成立"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呼市武呼公路二标项目经理部",作为本项目的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机构为:项目经理部设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副经理1人,安全负责人1人。经理部下设六部两室1组:工程管理部、技术质量部、安全环保部、合约部、财务部、物资装备部、办公室、试验室、测量组。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本工程设置1个隧道架子队。

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合同段的施工生产、安全、质量和工期进度,服从和尊重业主、监理人员及设计人员,与他们密切配合,搞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组织实施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以及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管理等指标的实现。


图3.1-1 组织机构图

人员、机械准备

主要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

表3.2-1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分工

表3.2-2 隧道出洞作业人员

主要机械设备

表3.2-3 隧道出洞作业机械设备

施工工期安排

计划出洞日期:2019年10月28日-2019年10月30日。

出洞方案

出洞方案概述

积极推广"零开挖"进洞理念,遵循"早进、晚出"施工原则。尽量避免对山体的大挖大刷,可适当延长明洞和隧道的长度;隧道洞顶截水沟以内植被禁止砍伐破坏,维护原有的生态地貌,力求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相协调。隧道出洞段施工严格按照"少扰动、短进尺、严注浆、早封闭、弱爆破、勤量测、强支护"的施工原则。

前坝底隧道呼市端洞口与路基相连,洞口段路基已于2017年6月份施工完毕。前坝底隧道进洞前,提前进行呼市端边仰坡防护和超前管棚施工,为后续出洞缩短施工工期。

前坝底隧道从武川端向呼市端单向掘进出洞,拟采用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至明暗交界里程3m处施做上台阶小导洞至明暗交界里程,然后扩挖出洞。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8)

图5.1-1 前坝底隧道呼市端明暗交界横断面图

出洞施工顺序

出洞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截水天沟及临时排水→边仰坡施工→套拱施工→长管棚施工→由洞内向呼市端出洞。

出洞前,必须做好隧道出口截水天沟、临时排水措施及边仰坡防护措施后,施作套拱,待出口长管棚施工并注浆完毕后,由洞内向呼市端开挖,出洞里程为K18 432,K18 435(明暗交界里程),在距明暗交界里程3m处,施工上台阶小导洞至明暗交界里程,然后逐渐扩挖出洞。

出洞施工工艺流程


图5.3-1 前坝底隧道出洞施工工艺流程图

出洞施工方案

截水沟及临时排水施工

洞口边仰坡开挖前,先放边仰坡开挖边缘线,在开挖线外5m处做截水天沟,排水沟材料采用M10浆砌片石,尺寸为60×120cm梯形截水沟,壁厚及铺底均为30cm,按设计尺寸要求施做。砂浆饱满,勾缝密实,统一勾凹缝,保证外观质量,且做到不渗不漏,防止水渗入开挖面,确保雨水不冲刷洞口边仰坡,不影响洞口边仰坡的稳定性。

其它临时排水根据地形施做,将地表水从截水沟引入临时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边仰坡施工

边仰坡开挖

开挖时按设计坡率进行。边、仰坡坡率均为1:0.3、1:0.5,采用明挖法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开挖尽可能采用机械施工,必要时用松动爆破。开挖一级后及时进行临时防护,做到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确保边仰坡的稳定。分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m,开挖由专人指挥,开挖土石方清运至弃土场。尽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第一阶段开挖至设计临时成洞面,并视围岩情况,结合暗洞开挖方法,余留进洞台阶;第二阶段开挖其余部分,形成永久边坡。开挖面应平整,稳定美观,达验标要求。

边仰坡防护

设计参数:边仰坡表面网喷10cm厚C20砼,钢筋网A8@20cm×20cm,钢筋网采用C22@20cm×20cm砂浆锚杆锚入土体内固定,锚杆长3.5m。

边仰坡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进行。

套拱施工

套拱施工方案

前坝底隧道呼市端施作C25混凝土套拱。套拱施工时,预埋Φ127×4mm孔口管,孔口管用C16钢筋焊接固定在钢拱架上,每边焊接长度不小于15cm。

环形开挖至套拱基地,清底、立模、埋设定位型钢及孔口管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输送。

套拱施工工艺


图5.4-1 套拱施工工艺流程图

1.开挖:施工放样后,采用配比液压破碎锤挖掘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至套拱基底,人工清除基底表面浮渣。套拱基底必须落于稳定基岩上,若无稳定基岩,则通知设计院进行换填变更,换填完成后检测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2.架设定位型钢:套拱开挖完毕后,开始架设定位型钢。定位型钢采用Ⅰ22b型钢,在钢筋加工场加工,运至现场拼装。型钢拱架之间采用间距2mC22钢筋连接成整体,环向布置间距1m;连接处采用24×16×1.6cm的钢板通过M20×60螺栓连接牢固。

3.安装孔口管:孔口管采用A133×4.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长2m,环向间距40cm,共35根,外插角为1~3°。放线确定其位置后,将孔口管牢固焊接在Ⅰ22b型钢上,孔口管两端采用无纺布包裹,防止混凝土堵塞。

4.支模:在套拱底架设四榀Ⅰ20b型钢作为支架,纵向间距0.6m,距两端0.1m,型钢拱架之间采用间距长2mC22钢筋连接成整体,环向布置间距1m;采用镀锌铁皮为底内模、4×25×220cm方木板为底模。堵头板采用竹胶板,以环向背4×5cm方木背肋、径向@100cm设置A50小导管竖肋的方式加固堵头板。顶模采用4×25×220cm方木板,环向设置2道C22钢筋压住顶模板并与型钢连接的方式加固顶模,套拱顶部40°范围内不设置顶模板,采用人工收面的方式以保证结构面平整光洁。

5.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输送,车载天泵泵送混凝土两侧对称浇筑,插入式振动棒捣固密实。捣固混凝土时,振动棒不得接触模板及孔口管。

6.养护拆模:混凝土浇注后,常温下洒水养护不得少于7天。待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管棚钻进施工。

长管棚施工

设计参数

长管棚导管采用A108×6mm热轧无缝钢管制成,每段长4~6m,分段拼装达到设计支护长度,导管上钻注浆孔,孔径20mm,孔距20c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4m不留注浆孔作为止浆段,导管环向间距为0.4m,共35根,外插角1°~3°,导管内插入加劲钢筋笼,主筋四根,直径20mm,固定环采用A42×4mm热轧无缝钢管制作,每段长4cm,间距1.5m,与主筋之间焊接。注浆材料采用1:1水泥浆,添加占水泥重量3%的水玻璃,其浆液配合比、注浆压力应根据现场具体施工情况适当调整。注浆结束后及时清除管内浆液,并用M30水泥砂浆紧密填充,以增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

长管棚施工工艺

管棚施工采取分区间隔施工,先钻孔施工奇数孔位管棚,待注浆完成后再施工偶数孔位管棚,以便检查奇数孔位注浆效果。

1.管棚加工

导管接头采用内外丝扣连接,丝扣长不小于15cm,导管应在专用的管床上加工好丝扣,导管钻A20注浆浆孔,孔距20c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4m不留注浆孔作为止浆段;管头加工成圆锥形,便于入孔。


图5.4-2 导管连接图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9)

图5.4-3 钢花管注浆孔示意图

2.加劲钢筋笼加工

加劲钢筋笼,主筋四根,直径20mm,固定环采用A42×4mm热轧无缝钢管制作,每段长4cm,间距1.5m,与主筋之间焊接。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10)

图5.4-4 加劲钢筋笼示意图

3.钻孔

采用潜孔钻机从导向孔内间隔钻眼,先打奇数孔,再打偶数孔。钻孔过程中要经常采用测斜仪量测钻进的偏斜度,以准确控制钻机轴线方向,使钻机以1°~3°的外插角前进。每钻完一孔应立即安设一根钢花管。

4.管棚安装

钻至设计深度后,清孔,顶入导管。奇数编号孔先顶入6m长导管,再连接顶入4m长导管,循环顶入直至40m;偶数编号孔先顶入4m长导管,再连接顶入6m长导管,循环顶入直至40m。导管顶入安装完毕后,再插入加劲钢筋笼。

管棚导管与孔口管之间的空隙用速凝水泥及浸油麻筋堵塞严密,以防压浆时水泥浆冒出。

5.管棚注浆、填充

采用KBY50/70型双液注浆泵,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液(添加占水泥重量3%的水玻璃),水泥浆水灰比为1:1,水玻璃浓度为43~4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为2.5~3.0,注浆压力为初压0.5~1.0Mpa,终压2.0Mpa。进行流量和注浆压力双控制。注浆前先进行注浆现场试验,注浆参数应根据现场试验适当调整。注浆结束后及时清除管内浆液,并用M30水泥砂浆紧密填充,以增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

洞身开挖、支护

洞身开挖

前坝底隧道K18 395~K18 432区间段落围岩等级为Ⅴ级,采用Ⅴa级衬砌,开挖工法拟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施工工序如下图所示: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11)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12)

图5.4-5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工工序示意图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序如下;

中线、水平测量→喷混凝土封闭开挖面→超前小导管施工→注浆固结→上部环形断面①开挖(或爆破)(0.6m~1.2m)→出渣→喷砼封闭岩面→打系统锚杆→挂钢筋网→立拱部钢架→拱部二次喷砼至设计厚度Ⅰ、Ⅱ→核心土②开挖(或爆破)(1.2m~3.2m)→下部台阶③开挖(1.2m~3.2m)→边墙初期支护Ⅲ→仰拱Ⅳ开挖→仰拱初期支护Ⅲ→仰拱二次衬砌Ⅳ→仰拱填充Ⅴ→拱墙二次衬砌Ⅵ。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控量测,根据量测数据指导隧道施工,若围岩与设计不符应立即调整施工方案。

超前小导管施工

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


图5.4-6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2.小导管加工

小导管采用A50×5mm,长度4.5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前端5cm制作成尖锥状,尾部焊上A8加筋箍,管壁钻A6mm注浆孔,孔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1.05m不钻孔作为止浆段。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13)

图5.4-7 超前小导管加工图

3.钻孔

型钢拱架加工时,预先在型钢腹部中心留有圆形小导管安装孔洞(环距40cm)。拱架架立完成后喷射砼时,将孔洞预留,然后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钻孔,钻杆穿过孔洞斜向上方钻孔,锚杆外插角为5°~8°,孔径比锚杆直径大3~5mm,孔深较锚杆稍长一些(10cm以上)。

4.清孔

钻孔完成后,用高压风将孔内杂物吹净。

5.安装小导管

每钻完一孔并清孔后,需立即一次性顶入小导管。

6.注浆

⑴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并使孔壁完全湿润;冲洗后,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⑵压浆使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时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设计终压后并继续注浆15min以上,确保注浆饱满,进浆量一般为20~30L/min以下,注浆过程不得中断,并使孔道内排气通畅。

⑶注浆结束后,关闭注浆嘴上的闸阀,拔除注浆管。

⑷初步拟定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液采用水泥液浆(可适当掺入水玻璃调节凝结时间),水灰比:1:1,注浆压力:0.5~1.0Mpa,实际参数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注浆异常现象处理:

发生串浆现象:即浆液从其它孔中流出时,采用多台泵同时注浆或堵塞串浆孔隔孔注浆。

注浆压力突然升高:可能发生了堵管,停机检查。

注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进行小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浆液的凝胶时间。

喷射砼

喷射砼采用湿喷机,利用多功能作业台架人工喷射,断面扩大开挖完成后立即着手初喷砼施工,初喷厚度为4~6cm,初喷时着重对超挖部位进行找平,从而使后续钢筋网铺设满足要求;同时在完成钢架、系统锚杆、钢筋网等安装后再复喷至设计厚度,复喷时完整围岩地段一次性或分多层喷够设计厚度,分层分段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段长度不超过6m,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砼终凝后进行,以降低砼回弹率。喷射砼由洞外拌合站集中拌料,由砼运输车运到工作面,喷射砼前,用高压风清理岩面粉尘和杂物,喷射作业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分段长度不超过6m。

系统锚杆

根据设计,Ⅴa级衬砌系统锚杆采用60cm(纵)×100cm(环),长度4.5m的A25中空注浆锚杆;锚杆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垫板,锚垫板尺寸:15×15×1cm。

1.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


图5.4-8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⑴检查锚杆类型,规格,质量及其性能是否与设计相符;

⑵根据锚杆类型,规格及围岩情况准备钻孔机具;

⑶锚杆施工在初喷混凝土后进行,保证锚杆垫板有平整的基面;

3.锚杆钻孔、清孔

系统锚杆采用风动凿岩机成孔。锚杆钻孔利用开挖台阶搭设简易台架施钻,按照设计间距布孔;钻孔方向尽可能垂直结构面或初喷砼表面;锚杆孔比杆径大15㎜,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0mm。

清孔利用高压风清孔。清孔完成后,检查开孔孔径、孔深、孔道倾斜度。

4.锚杆安装及注浆

锚杆杆体安装:采用人工安装,杆体组装完成后,安装止浆塞、垫板、球形螺母,利用中空锚杆扳手拧紧。安装锚杆垫板时确保垫板与锚杆垂直,并与初喷混凝土面密贴紧压。

注浆:利用专用高压注浆泵注浆通过锚杆杆体预留通道接孔口注浆。隧道拱部利用排气管排气;隧道墙部自然排气,确保锚杆孔内注浆饱满。

钢筋网

锚杆安装完成后立即着手钢筋网布设,钢筋网片采用A8钢筋制作,@15×15cm。钢筋网布设时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长度,且保证钢筋网片于岩面紧贴,间隙不大于3cm。钢筋网片安装应牢靠稳固,喷砼时不产生晃动。钢筋网片加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除锈、调直,同时做到不改变钢筋的性能,钢筋网面应与锚杆进行焊接牢靠,从而保证钢筋网固定。

钢架施工

出洞区间处于Ⅴa级衬砌设计段落,Ⅴa级衬砌采用Ⅰ20b型钢进行支护,间距60cm,上、导坑型钢拱架的锁脚锚杆分别采用4根C22早强砂浆锚杆,长度3.5m。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间距,并保证钢架底部坐落在基岩上,若不能满足要求应设置混凝土垫块,上下台阶断开部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锁脚锚杆,保证钢架稳定性。

二次衬砌

隧道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及时施作仰拱、防排水及二衬等其他工序。二次衬砌施工可参照正常段隧道进行施做。

上台阶小导洞出洞

隧道掌子面施工至贯通里程约3m时,每循环钻眼增加2~3个探眼,探眼深度3m,以探明实际剩余距离,便于安全出洞,剩余最后3m采用上台阶小导洞出洞方案。

小导洞位于隧道上台阶中间位置,导坑外轮廓尺寸为3m(宽)×4m(高),顶部为一半径1.5m的半圆形拱。开挖采用光面爆破,减小装药量,进行弱爆破,人工辅助出渣。每循环开挖不超过1m,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支,支护参数:半圆形拱打设C22砂浆锚杆,环向60°角间距,纵向1m间距,拱墙挂设A8钢筋网@25×25cm,喷10cm厚C25早强混凝土。


图5.4-9 小导洞断面图

开挖小导洞至明暗交界里程后,逐步扩挖出洞。扩挖过程中采取弱爆破并加强支护措施,保证安全出洞。

超前地质预报

为保证前坝底隧道顺利出洞,K18 395~K18 432区间段落采用雷达探测法 超前钻探法 地质调查法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中将几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综合监测结果,及时提出对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以降低施工风险。

同时,在剩余20m出洞区间内勤施打加深炮眼钻孔,其深度较爆破孔深不小于6米,数量5个,其中拱顶一个,两侧拱腰两个,拱脚2个,分两循环交错向前布置,两循环间搭接长度不少于3m。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并结合监控量测综合分析,遇到异常情况是应及时调整开挖工法,调整支护参数并加强施工措施。

监控量测

隧道出洞前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

洞内断面量测

在隧道拱顶、拱部、两侧拱腰及两侧边墙处贴反光膜布设测点,确定具体的测点布设位置如下图所示。在上台阶进行初期支护后,对测点3、4、5进行拱顶下沉及内空收敛量测;在中、下台阶施工后,再对如下图所示的拱顶下沉及所有测点的内空收敛进行量测。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14)


图5.6-1 V级围岩段测点布置示意图

1.测点布设及量测方法

所有测点采用贴反光膜无棱镜量测。在初支混凝土喷射完毕后进行设置。贴反光膜时要保证测点1、2、3、4、5、6、7位于同一横断面,且V级围岩每5米一个断面,要求测点1、7,测点2、6及测点3、5分别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保证预埋件水平方向;测点4位于拱顶位置。并及时对其进行初测。量测方法如下:

⑴拱顶下沉

使用全站仪进行无棱镜量测,通过计算后、前两次拱顶下沉预埋件高程的变化值即可算得拱顶下沉值。

⑵内空收敛

通过测量两个防光膜的距离,计算后、前两次所测距离的差值即为该对测点在这一段时间内净空收敛值,其累计值即为该对测点的净空收敛值。

2.量测频率

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收敛量测的量测频率相同,并应根据位移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分别按下表确定:

表5.6-1拱顶下沉及内空收敛量测频率

注:B为隧道宽度。

3.量测资料整理

每次量测后,将原始记录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对每一量测断面内的每一条测线,整理后的量测资料如下:

⑴原始记录及实际测点布置图;

⑵位移随时间以及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

⑶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随时间以及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

在上述图表中应同时记入开挖、喷射混凝土、锚杆施工工序和时间,并将位移警戒线和极限值算出来。

每日的记录汇入日报表,将整理的图表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并指导施工。

地表沉降及地表裂缝

地表沉降对于浅埋隧道施工中隧道和周边围岩的安全性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确认必不可少。地表沉降量测还可以有效地把握拱顶附近的先行下沉(开挖到达前发生的沉降),而且它在洞外测量不会给内空施工带来不便。地表沉降量根据地质、地层、地下水位、埋深、降水状况、周边结构物有无及施工方法的不同差异非常大。

对于在隧道进口的边仰坡上方出现的裂缝,在裂缝的两侧做上观测点每天进行观测记录,记录下位移及沉降量,如果发现数据异常,量测人员要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固。

1.埋设断面内测点布置

地表沉降量测断面内的测点布置时,隧道中线附近密,远离隧道中线处疏。在每个量测断面内至少布置11个测点,测点间距范围为2~4m。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图5.6-2地表沉降量测断面测点横断面布置示意图


2.测点埋设及量测方法

在地表钻(或挖)20~50cm深的孔,竖直放入φ22mm左右的钢筋,钢筋和孔壁之间可填充水泥砂浆,钢筋头打磨圆滑,露出地面1cm左右,并用红油漆标记,作为测点。

从水准点起测量测点的高程,通过计算前、后两次地表沉降测点高程的变化值即可算得地表下沉值。

3量测频率

地表沉降量测频率根据距开挖工作面距离确定,详见下表所示:

表5.6-2地表沉降量测频率

4.量测资料整理

每次量测后,将原始记录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整理后的地表下沉量测资料如下:

⑴绘制每一横断面沉降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⑵绘制每一横断面最大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⑶绘制每一横断面最大沉降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图;

⑷对横断面沉降槽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⑸对纵断面沉降槽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⑹根据隧道拱部地表沉降及拱顶下沉值对土体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⑺根据回归分析数据求出每一横断面沉降稳定值;

⑻根据回归分析数据求出土体的内摩擦角及内聚力。

随时注重将记录汇入日报表,将整理的图表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并指导施工

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

质量目标

1.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

2.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质量控制程序

⑴编好施工组织设计

在对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外界环境、交通道路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认真熟悉设计图纸,运用统筹、网络计划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具体指导各项工程的有序进行,杜绝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和忙乱性,确保各项工程能在预定的计划内顺利进展。

⑵认真编制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由各作业层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隧道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既有指导性又有可操作性,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⑶搞好技术交底

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参与施工的各单位技术人员及有关现场指挥人员、施工人员逐级进行口头和书面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心中有数,真正掌握工艺要求、操作要点、质量标准,不打无把握之仗。

⑷质量教育和培训

1)项目开工后定期不间断的组织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教育,确保每个人员从思想上意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发挥全员主观能动性;

2)组织生产与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增加施工技术经验;

3)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从质量、效益上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是的施工每道工序都有可靠地技术保障;

5)进场后立即编写可实时性的方案,并且组织学习,了解并掌握各项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法;

6)进场后有项目总工牵头做好图纸会审工作,把有异议,不明了的施工设计提出来并加以解决,确保在施工时不出现错误,并对图纸中的错误及时上报上级管理部门。

质量保证体系

我单位依据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结合我公司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管理体系建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编制本项目质量计划,并通过开展日常质量活动以及内部、外部质量体系审核,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质量体系标准,加强过程控制,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自检体系,随时接受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监察、检验,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配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项目部成立管理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参见质量保证体系图。


图6.4-1 质量保证体系图

质量管理职责分配

建立从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各科室负责人、项目部管理人员到操作工人的岗位质量责任制。具体职责及分工如下: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者,组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的编制及实施;组织全线质量大检查及召开质量分析会;监督检查项目部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并按规定兑现奖罚;配置资源,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稳步提高。

项目副经理职责受项目经理委派负责施工生产及施工管理。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抓好质量管理,认真组织QC小组活动;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根据建设单位的工期要求组织施工,管好用好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认真组织劳动竞赛活动;贯彻落实上级的规章制度、措施、办法和决定。

项目总工程师职责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组织技术攻关,利用"四新"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制定并落实奖罚措施,使整个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监督工作;领导安全质量部按照规范规定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检验方法和验收评定标准,正确进行自评和实测实量,填报各项检查表格,对不符合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要求的分部分项工程提出整改或返工意见,并督促实施;负责监督检查质量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并对分部分项工程状态及最终产品标识进行监督管理;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组织调查、分析,做出处理方案及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报经有关主管领导批准后,监督实施;组织编制、实施工程质量回访计划,接受用户投诉;组织交验,负责监督质量回访和用户投诉质量问题的纠正措施的实施。

技术质量部职责是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制定质量管理办法及奖罚条例;对工程质量实行预控和跟踪监控,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工中检查,工后验收,组织并监督"三检"制的执行;负责工程质量评定,针对工程质量情况实行奖罚;在验工计价上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对不合格工程不予计价,兑现质量奖罚;规范施工作业,对违规的行为进行处理,有权停工;做好质量原始记录和内业管理工作,保证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对重、难点工程进行科技攻关,成立QC小组并组织活动;搞好"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保证工程质量。

物资装备部职责负责物资采购、材料的进场验收,检查厂供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并配合试验人员进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试验室负责现场所有检验、测量、试验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标识,登记台帐;对现场使用混合料的项目进行计量监控,负责各种原材料的检测、试验;负责现场施工配合比的选定、砼等现场试验项目指标的测定,并对所提出的数据负责,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监控;参与工程质量评定,负责不合格品的检测、试验,对违规操作或计量不认真的单位实行经济处罚。

施工管理不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分管工程的质量控制,组织技术人员,加强质量管理;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

技术员、施工队伍、班组质检员职责负责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和工序质量控制,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点并及时处理,保证工序质量。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懂技术、精管理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由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担任总工,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机构,保证工程的领导力量。

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强、设备过硬的施工队伍投入本标段工程施工,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精良的施工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保证工程质量。

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设质检科配专职质量工程师,施工处、各专业队伍设专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施工中严格实行"三检制",形成项目部、施工处、专业队伍、班组、作业人员五级质量自检流程。

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实行项目部、施工处、各专业施工队伍三级技术质量管理机制。

隧道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针对本隧道工程地质特点,不同围岩级别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需要,采用相应的钻爆设计方案,开挖断面采用激光断面仪及时修正钻爆设计,严格控制超欠挖。

光面爆破质量保证措施

本标段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光面爆破炮眼残留率硬岩达到80%以上、中硬岩达到60%以上。爆破效果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隧道的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爆破效果好,对控制隧道超欠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提高炮孔利用率以及机械作业效率,节省支护费用和时间,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施工安全都十分重要。

光面爆破设计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根据隧道工期及隧道的地质条件合同确定的进尺进行爆破设计,爆破设计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和现今已成熟的隧道爆破成果、施工经验及先进技术进行;

由于掏槽爆破和周边炮眼的光面爆破在隧道爆破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爆破前进行爆破试验,使爆破参数更加趋于完善;

开挖断面用激光断面仪进行控制,确保轮廓线达到设计要求。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进入现场的钢筋必须有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标牌,由材料员和质检员按照规范规定标准分批抽检验收,合格后方能加工使用,钢筋表面必须清洁,不锈蚀。

2.钢筋接头焊接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焊接和搭接,钢筋焊接的质量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规定。

3、钢筋及型钢调直采用调直机冷拉调直。对严重弯曲的钢筋,尤其是曲折处圆弧半径较小的"硬弯"。调直后要检查有无裂纹。

4、保证焊接尺寸及焊接质量,按照设计图的规定进行检查。发现尺寸不足,立即清除焊渣后及时补焊。

5、严禁焊缝中有气孔。焊条受潮、药皮开裂、剥落以及焊芯锈蚀的焊条均不准使用。

6、钢筋网铺设时要注意:钢筋网必须与锚杆、钢架或其它锚固装置联结牢固。钢筋网片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

钢架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钢架安设前应检查掌子面开挖净空,并清除钢架底脚虚碴,决不允许用虚碴填在超挖拱脚底部,采取垫方木或型钢进行高差调整,钢架校正后,用对口楔子将钢架与岩层之间楔紧。接长钢架和原钢架的连接要牢固、准确。两排钢架之间沿钢架周边每隔1m,用纵向连接钢筋联接,使其成为整体,改善钢架纵向受力状态,不至于发生倾覆。钢架纵向连接好后,按设计迅速进行挂网喷锚支护,让钢架背后用砼喷平补满,使其与围岩密贴。

喷射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作业紧跟开挖工作面,及时喷射混凝土。保证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具体措施有:喷射砼配合比及速凝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对配合比每工班至少检查两次;经常检查速凝剂注入环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喷砼作业前,用压力水清洗受喷岩面,撬除空洞、裂隙岩石;若岩面滴水或渗水,采取凿孔埋管集中引流的办法处理;施工时,喷枪在边墙部位正对岩面,在拱部沿隧道半径方向喷射;喷前先对凹处喷射找平,而后再大面喷射。为保证喷砼效果,喷射时分段分片,自下而上螺旋形均匀进行,每圈压前面半圈。喷嘴距受喷面的最佳距离为0.6~1.0m,两次喷射的间隔时间为10~20分钟;喷砼初凝后,及时进行养护;用凿孔或事先在岩壁上设钢筋头的办法,检查喷砼厚度;用锤击法检查喷砼与围岩的粘结情况,如有空洞、裂隙、脱落等情况,凿除清洗后重喷;若喷层有露筋、凹凸太大等情况,采取补喷措施。 在喷射结束4小时内避免进行爆破作业。

锚杆、超前支护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材料必须无缺损;除去材料上的油污、铁锈、杂质;孔深度误差不大于正负10cm;钻孔后,孔内的石粉必须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突出专职安全员的责权,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制度、防范措施三方面的保证安全,做到规范施工,安全操作,参见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框图。


图7.1-1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框图


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目标:

⑴杜绝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⑵杜绝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责任事件。

⑶杜绝较大及以上职业病危害责任事故。

⑷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责任事故。

以上各项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组织配置齐全后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会议,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并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制定好各项安全规则,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并按"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施工生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见下图。


图7.2-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

安全保证措施

⑴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使每个职工牢固树立安全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

⑵现场技术员兼任现场安全员,受专职安全员的直接领导。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

⑶进入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均发放相应的安全用品,如安全帽、标志牌等。

⑷机械设备刹车、制动系统要定期检查,确保灵敏可靠,运转部分必须有安全防护罩等安全装置;电器部分要求接零接地两次保护和防潮雨装置,并安装触电保护器。

⑸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电缆、电器定时更换,经常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⑹对起吊设备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破损部件应及时更换,确保安全。

⑺施工现场用电线路拉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所有电线必须架空搭设。临时用电箱必须悬挂在1.2m以上的高度,且电箱能够上锁;严格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用电管理制度;非电工操作人员禁止从事电线拉接等一切与电有关的作业。

⑻贯彻执行岗位职责制和交接班制度。做到施工生产有条理、现场整洁、材料摆放有序,工作人员劳保用品穿戴齐全。

⑼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作业,预防雷击钢筋伤人。

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切实做到安全施工,保障职工的生命和施工设备不受损害。把施工安全工作做为首要任务来抓,摆正并正确处理好施工中安全、质量、进度间的关系,工程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在工程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坚决服从安全。

⑴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隧道内施工条件较差,工人常在振动、噪声、地下水、有害气体等的不良环境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之隧道施工工艺操作要求高,组织施工时,更需做到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从工程管理、规章制度、纪律教育、安全培训、机械设备的运用与保养等各个方面,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抓好纪律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素质,同时采取奖惩制度,并创造安全、卫生、无害的劳动条件,严格按规定的工序、工艺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⑵重视目测观察

目测观察既省事作用又很大,对于开挖后未支护的围岩,观察内容为围岩的岩质和分布,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接触面填充物的性质、状态,涌水量和涌水压力,隧道顶部、侧部的稳定状态等;对于开挖后已支护的地段,目测观察内容包括锚杆是否被拉断,喷混凝土层是否产生裂隙、剥离和剪切破坏,钢架有无被压屈现象,隧道是否有底鼓现象等。

目测观察中应特别注意围岩危险性较大的破坏状态和可能引起塌方事故的破坏状态。当围岩变形无明显减缓或喷混凝土层产生较大剪力破坏时,停止开挖工作,及时采取辅助施工措施加固围岩。

⑶锚杆施工安全措施

在锚杆作业中发生的事故多因围岩或喷射混凝土剥落、坍塌所造成。而围岩、喷射混凝土剥落、坍塌则是由于清理浮石不彻底、凿眼机械的振动、喷射混凝土与受喷岩面粘结不良所造成。为了锚杆施工的安全,应加强观察,及早发现危险征兆。为防止因地下水的影响使锚固用的材料流失,得不到足够的锚固力,从而导致因锚杆滑脱造成的人身事故,应指定专人,定期检查锚杆抗拔力。

⑷注浆施工安全措施

在注浆作业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认真检查、清洗机械管道和接头,经试压运转方可正式作业。当发生堵塞管路时,在消除压力后方可拆卸和维修;注浆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防护用具(胶皮手套、防尘口罩、防护面罩、眼镜等)。

⑸喷射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

在喷射混凝土作业开始前,仔细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理危石;

根据喷射方式(湿喷)、混凝土配合比等条件,采用合适的降尘措施,控制空气中粉尘的含量。对从事喷射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进行喷射作业时,必须配带防护用具(胶皮手套、防尘口罩、防护面罩、眼镜等);

当拌合机设在洞内时,对拌合机以及其它机械的回转部分予以覆盖,防止产生卷夹伤人事故。必要时,在拌合机所在位置附近设置集尘机,搞好局部空气净化;

在开始喷射作业前,应由专人仔细检查管路、接头等,防止在喷射时发生因软管破损、接头断开等引起的事故;

当采用人工喷射时,配备辅助喷射支架,防止在发生管路堵塞时因喷嘴剧烈振动而引起的危害。当转移喷射地点时,必须先关闭喷射机,在喷嘴前方不得站人。

在处理管路堵塞时,喷头应有专人看护,以防消除堵塞后,喷头摆动喷射伤人;

为避免供料、拌合、运输、喷射作业之间的干扰,建立各工序之间联络信号和联络方法。喷射作业应由班组长按规定的信号、方法进行指挥,防止因喷射手和机械操纵人员联络不佳造成事故。

⑹钢架施工安全措施

由于多为大断面开挖,尤其是在进行钢架的顶部连结作业时,高处作业较多,故作业人员应配带安全带。所采用的升降设备(作业工人站立的台车等)备有扶手或栏杆。

在搬运过程中,应将构件绑扎牢固,以防发生碰撞伤人、车辆倾覆、构件坠落等事故;

架设由专人按规定的信号进行指挥,随时观察围岩动态或喷射混凝土的情况,防止落石、坍塌引起伤人事故;

在架设前,采用垫板等将基础面垫平。架设时,采用纵向连结杆将相邻的钢架连接牢固,防止钢架倾覆或扭转。

当紧固顶部连接螺栓、楔紧钢架时,作业人员应以正确的姿势站立在平稳、牢固的脚手架上,并需配带安全带,防止发生工人坠落事故;

对钢架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扭曲、压屈等现象或征兆时,必须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使其他人员撤至安全地带,防止因坍塌造成的伤亡事故。

⑺洞内运输中的安全控制要点

各类进洞车辆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载。

人工装渣时,将车辆停稳并制动,漏斗装渣时,配联络信号。装满渣时应发出停漏信号,并及时盖好漏渣口。接渣时,漏斗口下不得有人通过。

机械装渣时,坑道断面应能满足装载机械的安全运转,装渣机上的电缆或高压胶管应有专人收放,装渣机操作时,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

洞内采取无轨运输时,做到:洞内运输的车速不得超过:人力车5km/h;机动车在施工作业地段单车10km/h;有牵引车会车时5km/h;机动车在非作业地段单车20km/h;会车时10km/h。车辆行驶中严禁超车。在洞口、平交道口及施工狭窄地段应设置"缓行"标志,并设专人指挥交通。凡停放在接近车辆运行界限处的施工设备与机械应在其外缘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组成显示界限,以防止运输车辆碰撞。在洞内倒车与转向必须时,应开灯鸣号,有专人指挥。洞内卸渣场地应保持一段的上坡路,并在堆渣边缘内0.8m处设置挡木。路面应有一定的平整度,并设专人养护。洞内车辆相遇或有行人通过时,应关闭大灯光,改用近光或小灯光。

⑻逃生管道设置

隧道出洞双层小导管施工方案(隧道出洞专项施工方案)(15)

图7.4-1 逃生通道设置图

爆破作业施工安全措施

⑴洞内爆破必须统一指挥,并由经过专业培训且持有爆破操作合格证之专业爆破人员进行作业。

⑵在爆破物品的运输、存放、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安全规程》及省有关条款操作,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接受当地公安机关的指导。做到专人管理、专人使用,领取交接登记。定期进行账务核对,严禁爆破器材的流失;并加强库房守卫工作,确保火工品的安全存放。

⑶爆破器材的专用加工位置要按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慎重选择,存储量需严格控制,不可超过当班用量,同时应设有通讯设备、报警装置和防火、防雷设施,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⑷爆破器材的加工和使用严格按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实施,确保加工及使用过程的安全。

⑸进行爆破作业时,使用标准的爆炸警告信号(此种信号要事先取得监理工程师书面批准)和持有有效爆破证的爆破员上岗,并对人员、本工程及所有财产采取一切防护。

⑹爆破作业要统一指挥,设立警戒线,及时撤离机械和人员,加强爆破后的安全检查,爆破后检查爆破效果,如有拒爆药包则由专业爆破人员按爆破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及时处理。解除警戒命令前,任何无关人员限制进入爆破现场,避免事故。

⑺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间隔15分钟以后,才准许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⑻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

⑼两端工作面接近贯通时,必须加强两端的联系与统一指挥,当两端工作面距离余留8倍循环进尺时(最小不得少于15米),停止一端作业,并将人员机具撤走,在安全距离处设置警告标志。

施工安全步距要求

Ⅴ级围岩安全步距要求

Ⅴ级围岩上台阶与下台阶距离不宜大于35m,掌子面与仰拱距离不宜大于50m,掌子面与二衬距离不宜大于70m。

临时用电保证措施

根据项目特点,编制临用电施工方案。所有人员均为专业电工,施工过程中还需遵循如下措施:

1.现场各用电安装及维修必须由专业电气人员操作,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从事有关操作。

2.现场用电应按各用电器实行分级配电,各种电气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保"严禁一闸供两台及以上设备使用。

3.每条干线分支接出支线时,均采用铜蕊导线连接,支线在干线上缠绕加焊锡连接方式,干线不行断开。以增加供电安全可靠性及防止火灾危险。

4.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处均作重复接地,且接地电阻小于4Ω。

5.所有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安装、维修和调整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施工期间值班电工不得擅离岗位,应经常巡视各处的线路及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漏电开关必须定期检查,试验其动作可靠性。

8.配电房、重要电气设备及库房等均应配备灭火器及砂箱等,配电房房门向外开启。

9.所有电气装置及机具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10.配电箱采用铁制外壳标准箱。各种电箱必须设置完好的短路及漏电保护装置,电箱与设备必须保护接零作可靠的电气连接。

11.设备除作保护零线外,并在负荷前端设置短路及漏电保护装置,导线保护,电源上锁。

洞内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措施

1.隧道施工的通风设专人管理。

2.通风机运转时,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

3.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准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准将任何物品防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4.风管与掌子面距离不得大于15m。

5.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严禁在隧道中使用干式凿岩机。

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总则

为了保护本项目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本项目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本项目及项目部员工所造成的损失,制订本应急预案。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⑴施工便道定期洒水、维护,并勤洗施工机械车辆,减少车辆通行时的扬尘对附近环境的污染。

⑵合理布置临时工程及施工营地,节约用地,加强管理。生活垃圾定点堆放,掩埋覆盖,严禁四处乱扔。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不得直接排放。禁止焚烧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

⑶生活区内设置沐浴室和水冲式厕所,厕所离厨房的距离不得少于20m,并定期做好厕所的保洁、消毒工作。

⑷按照设计图纸,在规划的弃碴场内进行弃碴,弃碴分层堆放,及时施做挡护的圬工结构。工程竣工后,对弃碴场按照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平整、复耕或绿化,同时修建好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⑸采取合理措施,减少施工引起的扬尘,工程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产、生活废水按规定排放、处理。

⑹在隧道洞口设置沉淀隔油池,确保隧道内渗水和施工废水经沉淀净化处理后进行定点、定向排放或二次回收使用。

⑺隧道洞口开挖过程中,及时对开挖面的渗漏水进行堵排,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最大限度地维持山体的地下水位,防止山体大量失水,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与地表植被的生长。

⑻施工注浆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水泥、水玻璃等材料,需要使用高分子化学材料时,要做好检测,避免对地下水源的污染并减少泄露,对进入排水系统中的有害物质作净化处理,避免浆液流入地表水系统和居民生产、生活水源。

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职业健康管理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控制重大职业病,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按GB/T28001-201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按照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要求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委员会,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并保证实施,将职业健康管理落实到实处。

法律法规识别

识别本项目需贯彻执行的地方、行业及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并形成文件。

识别职业健康危险源

识别职业病及需要严加预防的重大职业病,制订目标、指标和控制措施,对于重大的职业病制订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职业健康保障措施

劳动保护措施

为保证职工的职业健康,项目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及劳动保障。

1.综合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项目经理对职业健康安全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度。

加强培训学习:根据职业健康保证体系的要求,对全体职工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使得他们掌握有关职业健康知识,为贯彻落实职业健康保证措施奠定良好基础。

2.粉尘防治

隧道内空气成分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在开挖钻孔和装碴工作面上做好下列防尘工作;放炮前后进行通风与洒水;出碴前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在吹入式的出风口,放置喷雾器;防尘用水的固体质含量不超过50mg/L,大肠杆菌不得超过3个/L。水池保持清洁,并有沉淀或过滤设施;对施工现场和运输便道等易产生粉尘的地段定时进行洒水降尘,勤洗施工机械车辆,使产生的粉尘危害减至最小程度;对隧道施工人员发放防尘、防毒口罩等,并定期进行体检;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噪声和污染;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砼拌和站(场)等均应有防尘设备。在这些场所作业的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3.噪声防治

按照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场界噪声限值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尽量减少施工扰民。

医疗卫生保护措施

1.建立医疗档案和定期体检制度

建立健全人员健康档案,严格执行工前、工中、工后三阶段体检制度,实行全程动态健康监护。

2.施工期间医疗卫生保障措施

在施工现场适当安排必要的福利保健设施,并实施扎实的公共卫生计划,加大宣传防止疾病的传染源,并且知道如何避免接触传染源。

首先明确医疗机构的职责,医疗站负责本单位职工的医疗、预防、保健和早期抢救工作,保证职工伤病在一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联系地方医院,确保伤员的及时医治。

运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开展卫生防病和卫生监护,杜绝传染病、地方病和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对施工一线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急诊、外伤的早期抢救处理。

职业病及传染病预防措施

1.职业病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重大职业病,定期组织职工到定点医院进行体检,一旦发现病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配备足够的健康保护资源。对职工配备安全劳动保护用品和生活福利用品,并加强培训正确使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性。

2.传染病预防措施

有计划的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保持饮水、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定期为工地中的房屋喷洒被批准使用的杀虫剂。定期进行食品卫生监督。对粪便和污物加强管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计划的给员工接种疫苗。定期向员工普及卫生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灭蚤、灭鼠活动。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病种和时限,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针对各种传染源,采取相应的治疗或消灭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建立暴发调查制度和处理暴发的紧急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