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日里吃上暖暖的火锅,实为一桩美事,

然,味蕾是得到满足了,有些人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简单说,就是上火了。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1)

中医有句古话,“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说的是,亏虚了就得补足,满出来了呢,就得清泻掉一些。

上火也是如此,中医将上火分为了虚火和实火。

何为虚火?

我们说健康的人体乃阴阳平衡,若是体内阴液有所不足,自然无法制约阳气,是故,多余的阳气自然就会外溢,上火的症状由此而来。

若是这个时候贸贸然去用一些清热泻火药,上火的症状是得到了缓解,因为外溢之阳气得到了镇压,然,虚火的根本原因是阴不制阳,是故,多余的阳气会间断着溢出,这也是有些人上火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所以,虚火的人要是不辩证而长期自行服用清热药,就易从原来的阴虚转变成阴阳两虚。

所以,治疗虚火,首当滋阴,虚则补之。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2)

何为实火呢?

其本质还是阴不制阳所致,和虚火不同的是,实火是体内阳气偏盛,相对来说,阴就显得不足了。

所以,治疗实火,首当清热,实则泻之。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3)

简单说,虚火是阴偏衰,实火是阳偏盛。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我们自己如何区别实火还是虚火呢?

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照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苔,

若是舌红无苔,或少苔,大概率就是虚火上炎,因为虚火虽易反复,然火力较弱,容易烧干我们的舌苔;

若是舌苔黄腻,甚至焦黄,那就大都属于实火了,因为实火是阳偏盛所致,火力较猛,舌苔就像是被烧焦了一样。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4)

关于虚火,远志曾为大家介绍过不少方法,诸如引火汤,交泰丸,肉桂等等。

今天再向大家介绍一味泻一身实火的药材——栀子。

栀子有哪些功效呢?我们不妨来一一细数:

泻心火

不知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觉:

常常会有心烦郁闷,寝食难安之感,心里明明就没有什么事,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烦。

严重的时候,还影响到了晚上的睡眠,明明已经觉得好累了,可就是心烦气躁,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究其原因啊,主要是因为外邪入侵,导致心火旺盛,心阳上亢。

中医讲,心主神明。心本为阳中之阳,若是再与其添一把火,心火愈加旺盛,火扰心神,心神又怎能安宁?

这个时候,用点栀子准没错!

栀子味苦性寒,中医讲,苦能通泄,寒可清热。

栀子善于将旺盛的心火向下通泄,让心神重归宁静。

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些呢,可以再加点淡豆豉,也就是《伤寒论》中的栀子豉汤。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5)

栀子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6)

淡豆豉

泻肝火

有些人啊,眼睛老干涩,眼睛痛,还常常伴有发红等症状,

其实吧,这大都是肝火上炎所致。

中医认为啊,目为肝之窍。

是故,肝脏出了问题,看眼睛就知道。

此外啊,我们常常会说这人或那人肝火大,中医还有句话说,气大伤身,说得正是肝火旺的人脾气也不太好。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7)

栀子的苦寒之性,可入肝经血分,清肝火,凉肝血

上文已经提及,栀子味苦性寒,苦能泻火,寒相对来说可以灭火,给上火的肝降降温。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8)

栀子

泻胃火

有些人一吃完火锅、烧烤,就容易长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甚至牙龈出血,同时还伴有胃痛等症状。

在中医看来,这些大都可以归结为:胃热痛。

究其原因啊,胃于人体属于一个较为温和的器官。因此呢,吃了过于寒凉或者过于燥热的食物,都会对胃产生不小的刺激。

这个时候,还是用些栀子。

栀子性寒,跑到体内,滋胃阴,降胃火,胃火清,疼痛,上火等症状自然就得以改善了。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9)

栀子

除疮痈

什么是疮痈?

简单讲,就是皮肤上向外鼓出来的一个包,其或红、或肿,令人感到或热、或痛。

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肿、热、痛。

栀子功善解毒消痈,是故,抓一把栀子,或内服,或外用。

如果还想效果更好一些,可以加一些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解毒消痈的药材。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10)

栀子

凉血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印象:

小孩子容易流鼻血,

流出来的血鲜红鲜红的。

中医称之为,热入血分。

血液受热以后,就会到处乱跑,

最后通过头面部的鼻子宣泄出来。

《药性赋》,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此刻,依旧是用栀子,

给血液降降温,让它安分下来,自然就不会再出血。

此外,咯血、吐血、尿血等也都是这个思路,

都可以用栀子来改善。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11)

栀子

利肝胆

栀子不仅善泻肝火,还长于利肝胆。

张仲景《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就是治疗湿热黄疸的良方。

黄疸的人群通常脸色黄、眼白黄、浑身上下的皮肤也都是偏黄的。

医圣张仲景认为,这是由肝胆湿热所致。

方中茵陈祛湿热,大黄通肠腑,栀子利肝胆。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12)

栀子

说了一大堆,大家不难发现,栀子的功效简单的可以归结为:泻火。

没错,总的来说,上火了,来点栀子总没错!

还需强调的是,栀子泻的是实火,

所以体质虚寒的人不要轻易服用,

随意服用,只会适得其反哦。

栀子善于泻三焦之火(实火当泻送你一味栀子)(13)

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