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金声伯(听书笔记金声伯)(1)

【故事梗概】牛骡子为了偷盗棺材里的金银,却帮柳金蝉小姐捡还了一条性命。原来小姐只是窒息,经牛一翻动,加上风吹,小姐竟然起死回生了。牛无奈欲将小姐弄死,幸被潜入柳府的白玉堂发现,阻止了又一场悲剧的发生。

【细节赏析】牛骡子翻身跳进柳府,溜进安放小姐棺枋的灵堂。他应该知道灵堂里有丫头守夜,但又要说“无巧不成书”了,这时两个守夜的丫头结伴回自己房间去解手了,而花园离她们的房间有一段路,所以牛骡子就有了足够的作案时间。他走进灵堂,先跪在小姐灵台前磕了三个头,还解释说,小姐棺材里的金银财宝,带到阴间也没有用,不如给我拿去,以后给你多化一些纸钱,这样对阴阳两界都有好处。说着就大着胆子准备动手。

就在这时,花园里刮起了一阵大风,因为敞厅周围没有门墙,所以风直接吹进来,一点也没有阻挡,还将敞厅里的蜡烛吹灭了。牛骡子摸黑靠近小姐的棺材,心中害怕,他就背对着棺材慢慢退缩。退到棺材边上,牛骡子伸手进棺材在小姐头周围乱摸,他是背对着棺材,所以金子银子没有摸到,却摸到了头发、耳朵、鼻子、嘴巴,又将头推了两下。这下可好了,棺材里的人开口了:“闷煞我也!”前回书金先生说过,柳金蝉小姐其实只是窒息,并不是真的死了,现经大风一吹,空气流通了,加上牛骡子的推搡,竟将小姐推醒了。牛骡子开始以为是鬼出现,吓得半死,但接着又听小姐说:“娘啊!”于是他知道,小姐没死。这时他想到了立刻将小姐扶起来,再去禀报老爷,老爷一定会赏他不少银子。但再一想,不行,半夜三更,我为什么到灵堂去,不是明摆着去干坏事呀!不行,不能让小姐活过来,小姐一活,我牛某就要倒霉了。于是将心一横,拿起手中的凶器准备弄死小姐(金先生上回书说牛带了一把小刀,本回书又说是一柄斧头,我想牛骡子带刀本就不合理,带斧头就更加荒唐)。

再说白玉堂,从县衙门出来,等到天黑,就潜入柳府,摸到了上房,听见夫妻两人在说话。那男的五十来岁,头戴寿字帽,身穿寿字服,真是“寿头寿脑”一个,显然他就是柳洪。夫妻俩正在说家里发生的命案。柳洪告诉妻子,绣红身边原本还有一张字条,被我拿走了。这字条竟是女儿金蝉的亲笔所写,她约颜仁敏半夜相见。她上吊寻死, 就是为了这张字条。她不知道我暗中已经将这字条拿走,女儿死得太冤了。也怪我不早点让她出嫁,不然就不会有今天的事发生。那冯氏在边上埋怨,我要你认了我侄儿冯君恩,你又不肯。柳洪又说,你的那个侄儿不行,吃喝嫖赌,一样也不少,我不能认这样的女婿。柳洪又告诉冯氏,更夫还对我说,听到喊救命,看到牡丹亭前有一个黑影朝西书房跑去,柳洪心中生疑,但也不便说明。白玉堂本来就不信颜兄会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来,听了夫妻两人以上的对话,就更相信凶手应该另有其人。后又走到一处,听到一老妇人正在哭泣,原来她就是小姐的奶娘。这位奶娘正在自言自语,责怪自己不该叫小姐半夜私会颜相公,结果反害了她一条性命。白玉堂听了才知道今天柳府竟出了两条人命。

接着白玉堂就寻到灵堂,打算给嫂嫂磕几个头就走,没想到遇到牛骡子盗斗(即偷盗别人棺材中的东西),开始听他对着小姐说的那些话,还觉得可笑。接着听到棺材里的小姐说话,牛骡子动手准备杀人灭口。情急之下,白玉堂发出一块飞黄石,打在牛骡子的脉门上,牛痛得哇哇直叫。白玉堂过去一脚将牛骡子踏在地上,拔出宝刀对着牛驴子道,“我乃上苍夜游神是也,今夜路过此间,见到你在此盗斗,这本来就是一项死罪;见到小姐回阳,你应该扶她起来才是道理,然而你见财起了杀心。今两罪俱罚,爷爷送你归家!”牛骡子被吓出一身冷汗,以为真是夜游神下凡。现在听夜游神让他回家,急忙起身,意欲翻墙而出。白玉堂见他逃走,赶上去一刀送了他的性命。

一点漏洞。牛是柳家的佣人,即使不是柳家佣人,也应该知道灵堂里会有人守夜,所以他进灵堂盗窃棺材中的金银是利令智昏。金先生没有解释这个细节,是故意回避,还是忘了?虽然说两个丫头去解手,也算合理,但毕竟是巧合,牛是不知道的。我以为金先生应该解释一下:可以让牛躲在一边等待时机,等两个丫头打瞌睡时再动手,因为小姑娘好睡,到天亮前一定会睡着的,或者可以说一句“无巧不成书”的托词,否则就留下了一个漏洞。

【方言解读】其一“扳倒葫芦泼掉油”,这句苏州谚语,表示“一不做二不休”,有点“不惜一切代价”的意思;其二“撒出尿(音si)来也勿长”,这句苏州谚语,形容东西少,或者小。

听书笔记金声伯(听书笔记金声伯)(2)

【评弹史话】刘天韵(1907-1965)弹词演员,原籍山东,生于江苏吴江。1915年从夏莲生学弹词《三笑》。1918年以“十龄童”艺名随师登台,在上海、天津等地演出。1923年后,曾先后与师叔潘莲艇、崔莲君拼档,学艺补书,一度也与唐竹坪拼档。20世纪20年代末,与王亦泉、王似泉拼三个档,说唱《三笑》,同时补学《落金扇》。30年代,与王似泉拼档,渐有影响。1938年与徒谢毓菁拼档,说唱《三笑》、《落金扇》,声誉更著。1949年在上海参加书戏《小二黑结婚》演出,后又与谢毓菁拼档,说唱长篇弹词《小二黑结婚》。1950年,参加演出书戏《三雄惩美记》及《野猪林》。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为首批入团的18位演员之一,任团长。并参加上海文艺界治淮工作队赴安徽漴潼河、佛子岭工地,进行文艺宣传。1953年随团赴广东南海军基地慰问演出。1954年,改任团艺委会主任,与徐丽仙拼档演出长篇弹词《杜十娘》、《王魁负桂英》。1956年开始对长篇弹词《三笑》结合演出整理加工。1958年后,与华士亭拼档演出。1962年,赴港演出,任上海评弹团副团长。1963年后因病辍演,在家授徒并记录整理《三笑》脚本。刘参加演出的中篇有《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林冲》上下集、《猎虎记》、《刘胡兰》、《后方的前线》……。编演的短篇有《孟广泰老头》、《错进错出》、《营业时间》、《学旺似旺》等,演出的选回有《玄都求雨》、《义责王魁》、《面试文章》、《拜姜》、《小厨房》等。其说表凝练老到,语言丰富生动,尤擅脚色表演,注重内心体验,形神兼备,情意交融,对《三笑》一书,专研极深,博采广征,兼得王(少泉)谢(品泉)二派之长。掌握内容、语言最为丰富,后期经过整理,去芜存菁,主题鲜明。《三笑》、《落金扇》中祝枝山、沈贊卿,陆福、大踱、二刁等脚色均其拿手,编演生动,在1949年后,更致力于书目的创新整旧。在演出中,塑造了张定发、钱志节、洪奎良、王忠、孟广泰等人物,从而形成了一种重亲身体验与真情实感的现实主义说书风格,在听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唱《林冲踏雪》选曲嗓音浑厚、气魄雄伟,成了“陈调”代表作之一。并擅唱《乱鸡啼》、《山歌》等曲牌。《三笑 追舟》的山歌,吸收江南民歌,旖旎缠绵,自具特色。曾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副主席,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 (摘自《评弹文化词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