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人提问:不是说“唯有以道御术,方可通行天下”吗,怎么又说“以术显道”?

到底是先学“道”还是先学“术”呢?

《道德经》: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知道原理没有方法,可以探索出方法,只知道方法,不知道原理,也就止于这个方法了。

由此可见,“道”的确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很多人认为,要想做一件事,必须先弄懂原理。所以就大量的研究,不停地学习,试图将全部搞懂,想以种全局的视角来俯视全貌,挖掘出事物的本质。

这种想法的确挺好,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

对于简单的旧事物,可以这样做,因为这样可行且能提高成功概率。

然而,还有很多情况是我们不了解的事物,甚至很多是新生的事物,我们根本就无从研究,更无法探究其真实本质。

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执着于寻找到它的“道”,就是偏激了。

比如,你开始学游泳,你是先去学完整个游泳理论再下水,还是不学理论直接下水?

都可以,你还可以先学一点理论就去下水实践,然后再学一点再实践,不断的完善。

再如,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这件事情怎么做?没有人知道,我们国家领导人只知道这件事是利国利民的,但是具体方法没有,怎么办?

摸着石头过河。

就这样,曾经的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了如今的一线城市。

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太多深圳的建设者的勤劳汗水和领导干部的勇于担当。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

如果,当初我国为了改革开放成功,就一直进行理论研究,试图搞清楚全部进程和本质,我们可能就错过了这40年突飞猛进发展的机会。

因此,“道”与“术”不要执着于先学哪个,这两者是相辅相成。

以道驭术,以术显道,道术结合。

千万不要陷入执着和偏激。

很多事情,“干就完了!”

这需要勇气,需要去除执念,需要智慧的行动。

如果非要较真,当一件事没有“道”的时候,就开干,从某种角度说,可以说有些“贸然”,这确实是成立的。

毕竟前途未知,毕竟如果方向错了,努力就白费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横冲直撞,也是需要不断的反馈、不断的修正的。

这期间会有弯路出现,因此,必须有一个意识,出现错误不要纠结、不要悔恨、不要责备自己,要及时修正,要能自己放过自己。

这点尤其重要,不然,本来正确的道路,遇到点挫折,就陷入自责、悔恨,会直接导致全盘输掉。

如何判断一件事情能不能“干”?

方法是:这件事是不是“利人利己”。

如果不是有利于他人的,你根本就不会成功。

如果不是利己的,你根本就做不下去。

只有利人利己,你才能有动力坚持做下去,最终也会成功。

特别是,有些事情是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大家都盼着你成功,你的成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因此,你做事的发心要正,也就是要利人利己,千万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很多时候损人利己的确会很容易让人获得利益,这也是很多人在面对诱惑,没有把持住自己的原因。

但是,你一旦做了损人利己的事,你虽获得了表面上短期的利益,但是你的格局被缩小了,你的内心陷入了黑暗,你失去了光明的远大前程。

你骗得了别人,你骗不了你的内心,你内心深处,你的潜意识深刻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千万不要让自己内心产生怀疑,否则,你会陷入自我的否定之中。

还是那句话,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内”。这是成败的关键。

我们要内心光明,向阳而生。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术是怎么练的(道与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