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 OPPO 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上宣传 Find X2 的屏幕素质时,无意间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并且还上了知乎的数码热榜。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2)

起因是他在微博上发了一张 OPPO Find X2 宣传海报。

海报显示 Find X2 将会搭载 3K、120Hz 屏幕,相比市面上已经发布的那些 2K、120Hz 手机,这块屏幕算是很有竞争力了。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3)

不过眼尖的网友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盲点:

不对啊,现在市面上高分辨率的手机屏幕不是 2K 就是 4K,哪里突然冒出来的 3K 呢?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4)

大概是意识到网上争议的声音有点多后,当天下午他又在微博上搬出了百度百科对 Find X2 的 3K 屏幕做了一个解释。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5)

原来 2K 是指长边分辨率具有约 2000 个像素的显示设备,K 的数值是以屏幕长边像素的多少来算的。

尽管 Find X2 的短边跟其它 2K 手机一样是 1440 个像素,但是因为 Find X2 的长边像素增加到了 3168 个,所以叫作 3K 屏幕没毛病。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6)

这解释一出很多网友就又开始讨论了。。。因为按照这种说法,去年发布的一加 7T Pro( 3120*1440 )屏幕理应也算是 3K ,但一加并没有这么宣传。

因为行业并没有对 3K 的分辨率范围做出明确定义,哪怕 Find X2 确实在分辨率上做了些提升,但通过创造新概念来宣传手机的方式,产生了争议也是难免的。。。

说个题外话,这么一想苹果 MacBook Pro 的触控条也算是 2K 屏呢。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7)

这时候托尼突然意识到,在手机的宣传过程中,定义新概念已经是厂商们的传统艺能了。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8)

托尼记得在全面屏概念还没出来那会,那时候手机叫的还是无边框或者窄边框手机,读起来一点也不上口,然后小米就创造出了全面屏的概念。

正面几乎全是屏幕,仿佛握着一块透明玻璃▼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9)

这下可好,名字一出就好像触发了某种联动开关,各家厂商疯狂造词跟风。

你小米 MIX2 不是叫全面屏 2.0 么,那我努比亚就出个全面屏 2.1 的手机,在你小米创造出来的全面屏概念上把你干翻。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0)

其它厂商自然也不甘落后,相继在宣传页里把自家高屏占比的手机描述成了 “ XX 全面屏 ”,甚至还在发布会上比拼起手机的屏占比。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1)

感情屏占比跟处理器的跑分一样,凡是能用数字量化的东西,都能拿出来比一比。

这时候老罗就不乐意了,说你们的手机都不是真全面屏,像我这样实诚的人,就把锤子 Pro 2 那块不是全面屏的全面屏取名为 “ Almost 全面屏 ”。。。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2)

一开始全面屏这个概念还可以拿来当做手机卖点宣传,等到市面上叫全面屏的手机越来越多,这概念也没有继续炒作的必要了。

与之类似的,之前手机上根本没有,却因为某个手机厂商带头宣传而在手机界火起的概念的还有现在手机上的各种 Turbo 技术。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3)

Turbo 原本指的是汽车上的涡轮增压,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还能省油。

估计是考虑到它们效果差不多,所以荣耀把这词拿来放在荣耀 play 手机的发布会上,首发了 “ 很吓人的 ”( 官方就这么说的 ) GPU Turbo 技术。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4)

当时这个技术还有个很牛逼的前缀叫做 “ 革命性图形处理技术 ”,通过软件算法优化 GPU 的性能,来提升海思处理器的游戏性能。

别小看了这个这 Turbo,据官方宣传,它的图形处理效率提升了 60%,Soc 能耗降低 30%,颠覆了手机的游戏体验,妥妥的黑科技。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5)

后来甚至还出现了 “ 硬件不够,Turbo 来凑 ” 的说法。

尝到了 GPU Turbo 带来的甜头,华为之后又发布了 CPU Turbo,当然,其它厂商很快也有了动作,相继把 Turbo 豪华套餐加入到了自家手机里。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6)

诸如 vivo 的 Dual Turbo双涡轮加速引擎技术,荣耀的 Link Turbo 全网聚合加速技术,小米的 Game Turbo 游戏加速功能等等。

听起来个个都厉害得不行。

在 iQOO 上甚至一机搭载了 Center Turbo、Net Turbo、Cooling Turbo、AI Turbo、Game Turbo 这足足五种 Turbo,总称 “ Multi Turbo ” ~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7)

说白了它其实就是一套软硬件协同算法优化,但优化这个词哪有 Turbo 来的有营销噱头,以至于到后来厂商们几乎把手机能 Turbo 的全 Turbo 了。。。

要说前面全面屏和 Turbo 这两个概念发展到后来逐渐能被行业和我们消费者认可倒还好,但要是涉及到那些厂商们各玩各的、随意定义的东西就很坑。

托尼感触最深的就是第 X 代屏下指纹技术。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8)

如果没记错,正式用上首款屏幕指纹的是 vivo 在 18 年 1 月份推出的 vivo X20 Plus 屏下指纹版,两个月后发布的 vivo X21 就已经是第二代屏幕指纹。

然后呢,不知道雷总是不是为了强行第一,在小米 8 探索版的屏下指纹上多加了个压感功能,使它成为 “ 全球首款搭载压感屏幕指纹识别技术 ”的手机。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19)

还没到半年,到了 vivo X23 这里已经是第四代屏下指纹,紧接着在 18 年年末,搭载第五代光电屏下指纹的联想 Z5 Pro 就来了( 虽然是 PPT 首发)。

想不到吧,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屏幕指纹就已经从 “ 第一代 ” 迅速发展到了 “ 第五代 ”。。。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20)

最搞笑的是在雷军得意地宣布小米 9 搭载第五代屏下指纹技术,“ 屏幕指纹真正进入实用阶段 ” 的前两天,iQOO 就有在微博上发了张 “ 急速开启第六代屏幕指纹 ” 的海报。。。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21)

小米 9 没发布就落后一代的屏下指纹,看傻了很多网友:啥?屏下指纹啥时候发展到第六代了?!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22)

虽然当时很多人并清楚其中的道道,但在数字上,小米 9 已经输给 iQOO 了。

所以三个月后,从小米独立出来的红米就带着搭载第七代屏下指纹的 Redmi K20 气势汹汹的来了。

亲儿子红米即便是打脸误伤小米 9 的第五代屏下指纹也不在乎,就是要干翻友商的第六代屏下指纹。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23)

不过生活中我们最无法预料的就是“ 意外 ”。

Redmi K20 刚发布的第二天,网上就网友曝出魅族 16Xs 的屏幕指纹识别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第八代屏幕指纹技术,又被领先了一代。。。

手机厂商发布的黑科技(手机厂商在宣传上玩的套路)(24)

当时手机行业并没有像处理器芯片那样明确的指出怎样的屏下指纹才是第几代。

厂商感觉领先时就说自己的屏幕指纹是第几代,感觉自己不领先就索性没代。它们是玩的倒是不亦乐乎,但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看着就很懵逼。

像 5G、WiFi6、UFS 闪存等很多东西在行业里本来有个共同的标准,大家都认可并且遵守着它,我们看得懂也很容易分得清好坏。

但给全面屏、屏下指纹和 5G 手机强行定义代数等等这些玩意。。。

那都是单独由某个厂商搞出来的,自己弄个评判标准自己玩,让人误以为它是升级版或者更优秀的东西。

可这么做的厂商一多,就变成了人人 “ 必须 ” 要做的事情,搞得现在的厂商不光要研发新手机,还要绞尽脑编造新概念。

这个风气也不知道何时能消停一下。

科技圈的各种骚套路,差评会尽己所能替大家给差评,督促他们变得更好,既然这样,那就三连一下——关注、点赞、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