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讯(记者佟学博)6月14日上午,来华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推开近400岁“高龄”的沈阳故宫一扇朱红宫门。精致的清朝装束、一丝不苟的满族礼仪,默克尔经历了一次特别的欢迎仪式。沈阳故宫也因此再次被各大媒体的聚光灯所关注。

关外皇城三路行,金戈铁马十王亭

为什么沈阳故宫都是旅游的人(你真应该来这儿兜兜转转)(1)

大政殿和十王亭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一六二五年,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一六三六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今日共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一百余座、屋宇五百余间、占地面积达六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沈阳故宫格局清晰,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西路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

东、中、西三路中,最具有特色的当属东路的十王亭。

走进东路,大政殿立于路尽头。大政殿前长195米、宽80米的广场上,大政殿东西两侧依序排列着十座亭子,其中最靠近大政殿向前略为突出的两座亭子,为左、右翼王亭。其余八亭则按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旗序呈翅膀状排开:东侧为左翼王和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王亭,西侧为右翼王和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王亭,合计十亭,人称“十王亭”,是皇太极时期殿宇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宫殿文化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对于这样的雄伟建筑,乾隆皇帝也是十分喜爱,赋诗云:

一殿正中居,十亭左右分。

同心筹上下,合志立功勋。

两宫特色不相似,龙袍迷倒铁娘子

为什么沈阳故宫都是旅游的人(你真应该来这儿兜兜转转)(2)

乾隆皇帝弘历亲笔题写“紫气东来”

那么,作为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在建筑风格上与北京故宫有何区别呢?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认为区别有四点:一是建筑布局。北京故宫由于占地面积大,采取的是网状式建筑布局,而沈阳故宫采取的是东、中、西三路建筑布局;二是建筑风格。北京故宫属于传统汉族建筑风格,而沈阳故宫以蒙、满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为主;三是寝宫和办公建筑的高低。沈阳故宫“宫高殿低”,寝宫建于高台之上,高于皇帝办公地,而北京故宫则“宫低殿高”;四是屋顶。沈阳故宫建筑采用黄琉璃瓦加绿剪边,而北京故宫都是黄琉璃瓦。

默克尔于12年参观过北京故宫,对北京故宫印象很深,所以经过一番比较后,她看出了两宫的区别。白文煜回忆道,默克尔在看到高3米8的高台殿梯时表现出了惊讶的表情:“北京故宫没有这么高的梯子。”当得知由于时间问题不能登上去看看时,默克尔满脸遗憾:“真想登上去看看。”除此之外,默克尔总文物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了解到制作一件皇帝龙袍需要两年的时间后,默克尔饶有兴致地询问了龙袍的制作程序。

白文煜说,除了默克尔,还有很多名人都逛过沈阳故宫: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芬兰前总理万哈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等政要名人都对这座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芬兰前总理万哈宁就说:“我从没有领略过这么隆重的清朝文化。”

昔日风雨帝王宫,今朝涅槃更辉煌

为什么沈阳故宫都是旅游的人(你真应该来这儿兜兜转转)(3)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游玩沈阳故宫

作为沈阳的旅游圣地,沈阳故宫受到了各地游客的喜爱。据统计,2014年沈阳故宫门票收入6595万元,游客人数148.6万人;2015年,门票收入6830万元,游客人数156万人。“照这样的势头,今年参观沈阳故宫的游客能突破160万人次。”白文煜说道。

今年,故宫博物院正式建院90周年。作为生日礼物,一套200多万字、关于沈阳故宫的丛书在下半年将正式出版,这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沈阳故宫的历史。白文煜介绍说,除此之外,故宫为了扩大影响力,还在许多方面作出努力:故宫每个礼拜还将举办两场清前史公益讲座,前来授课的都是国内知名清史专家,市民可以到沈阳故宫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免费报名;在周末的节目表演上,故宫也严格按照清代的礼仪推出新节目,希望让游客们欣赏到更多原汁原味的“清宫大戏”。故宫还十分重清史的教育工作。不久前,故宫与盛京小学达成合作,不定期组织孩子来故宫参观,让他们了解这个建筑。在明年,故宫还希望与沈城各大高校取得合作机会,将故宫文化带进大学校园,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家乡的这张历史名片。

有人说,走进故宫,会立刻觉察出一股与现代都市钢筋水泥不同的气息:徜徉在历史的臂弯里,会发现,这红墙中的的宫殿奉养着自己的尊严,墙角上的绿在为过去的辉煌默默作证。

你真应该来到这里,安静地兜兜转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