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是个“无赖”,可是和梁太祖朱温比起来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朱温是历史上有名的“流氓皇帝”,是所有开国皇帝中名声最臭的一个:残忍、狡猾、淫邪、嗜杀、背信弃义,不但“无赖”而且“无耻”。

那么这样一个“无赖”是如何白手起家,从一个小混混成为一个皇帝的呢?我们听听他的自诉吧——

皇帝朱温大梁灭亡(梁太祖朱温坏蛋)(1)

图:朱温(剧照)

少时和刘邦一样是个无赖,常常混迹于市井之间,深谙各类人的心理

我叫朱温,在家排行老三,小名“朱三”,父亲是个读书人,但是早死,我娘带着我们哥仨常常有上顿没下顿,只好去给人家帮佣。

我大哥老实厚道,踏踏实实给人家打工,我和二哥可不喜欢做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我们哥俩整天东游西荡、舞枪弄棒,时不时偷鸡摸狗、连蒙带骗弄俩钱儿,然后就去喝酒赌博逛风月场,乡里人都厌恶我们,背后叫我们“无赖、地痞”。

有一阵儿,我们哥俩兜比脸还干净,酒瘾又犯了,就想法儿弄俩钱儿花花。那天我看到东家那口锅挺大挺厚实,于是趁人不注意偷偷背着那口锅就溜出门想把它卖了换酒钱(李白用五花马千金裘换酒,我只能偷口锅换酒钱,泪!),可谁知被东家发现了,臭揍了我一顿,好家伙,这顿打,屁股差点没开花!(“背锅侠”就是这么来的)

我妈又心疼又生气,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我:三儿呀,咱好好种地吧,要不做个木匠瓦匠铁匠啥的也行,反正什么匠也比当二流子到处惹是生非强啊!妈我这心操的碎一地,你知道不知道?!

听了我妈的话,俺瞅瞅地上,虽然没看见我妈那碎了一地的心,但是我知道不能再呆在人家屋檐下了,连累得我妈和大哥都抬不起头来。

我决定出去“闯世界”。

本想挥一挥衣袖让告别有点诗意,怎奈衣袖太破经不起挥舞,只好灰溜溜地走了。(怎么好像听到有村民放鞭炮?)

皇帝朱温大梁灭亡(梁太祖朱温坏蛋)(2)

图:好男儿志在四方

投靠黄巢的起义军,手里有了自己的队伍,为日后称霸积累了资本

我行其野,行迈靡靡。

去哪儿呢?

路上听人说有一支黄巢领导的农民军正在“闹革命”(就是写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那个人),我朱三儿本就喜好打打杀杀舞枪弄棒,当兵正合我口味,而且不用偷鸡摸狗也能填饱肚子,于是我们哥俩就投奔了黄巢的起义军。

要说行军打仗我朱温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起义军里我有勇有谋、敢打敢拼,为黄巢立下了不少战功,很快就在起义军中脱颖而出,黄巢提拔我当了将官,委以重任。以下是我的部分战绩:

手里有了“枪杆子”,有了战功,我这腰杆儿越来越硬了。我深知在混乱年代手里有兵是称霸的基础。

皇帝朱温大梁灭亡(梁太祖朱温坏蛋)(3)

图:追随黄巢征伐

像宋江一样接受投降朝廷,被唐政府封四镇节度使,手里有了地盘

只有兵马还成不了大事儿,我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当个“游击队长”,我需要有自己的“根据地”,不久这个心愿就达成了。

公元882年,我被大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给打败了,赶紧上表给黄巢请求增援,可等得花儿都谢了也没等来救兵。

这时我反复研究时局:“此时黄巢和大唐朝廷处于胶着状态,如果我继续和王重荣的精兵死磕,有可能我手里这些兵会全军覆没,手里没兵我就还是“光棍司令”朱三;如果我投降朝廷,就会被加官进爵,手里不但有兵,还能有封地,而且我看黄巢的部队军心涣散,内部管理混乱,军势一天天败落,这小子成不了大气候。”

经过仔细掂量,我决定投降唐朝廷。

大丈夫要想干大事业就得能屈能伸脸皮厚,我向王重荣举了白旗,还管他叫“舅舅”,恭恭敬敬没脸没皮地请他向皇帝唐僖宗美言几句。

王重荣凭空多了个大外甥自然高兴,就向唐皇帝上奏章,皇帝得知我投降了高兴得了不得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啊”,于是下诏授给我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后来又提拔做了宣武节度使,封梁王。皇帝还竖起大拇指给俺老朱点赞赐名呢:“你,大大的忠心!就赐名全忠吧,希望你全心全意忠于大唐!”

我嘴里答应着“中!中!”,心里说“呵呵,皇帝宁有种乎!”

皇帝朱温大梁灭亡(梁太祖朱温坏蛋)(4)

图:后梁时各藩镇地形图

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征伐黄巢过程中做大做强,逼迫唐哀帝禅让,自己称帝,建立大梁

投降了唐朝廷后我由“匪”摇身一变成了“剿匪司令”,反过来围剿俺昔日的上司黄巢,在征剿义军的过程中我用朝廷的名义和钱财招兵买马,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一些藩镇纷纷归附到我朱三的麾下,朱温的名号越来越响,担任了宣武、宣义、天平和护国四镇的节度使,成了当时中原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不但和老对手李克用等合伙儿歼灭了黄巢,还先后击败了当时中原的大部分军阀,有秦宗权、朱瑄、朱瑾、李茂贞、赵匡凝、李罕之、王师范等,他们或英勇、或流氓、或吃人、或联盟、或背信,都是军、政、财三权在握的军阀,我在黄巢起义后的废墟河南打出了一片天下。我骄傲!

我老朱手里有了地盘、兵马和银子,就不再把大唐皇帝放在眼里,开始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也不得不对俺朱温唯命是从。

公元904年,我把唐朝都城长安给拆了,把皇帝身边的侍卫都给坑杀了,逼迫光杆皇帝唐昭宗迁都洛阳,不久干脆把他给杀了,假模假样立昭忠13岁的儿子当了傀儡皇帝,即唐哀帝,我成了实际的“一把手”。

公元907年6月1日(儿童节那天),我老朱逼着唐哀帝禅位,把皇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建立了梁王朝,国号开平,不久又把唐哀帝和皇族都给“咔嚓”了,大唐帝国289年的基业在我朱温这个”无赖”手里彻底终结了!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我朱温成了堂堂大梁皇帝,哈哈哈,我骄傲!

皇帝朱温大梁灭亡(梁太祖朱温坏蛋)(5)

图:雄霸天下

做了皇帝就得享受,学唐玄宗那样宠幸儿媳妇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的几个儿子小朱朱们经常在外征战,不能在我身边尽孝,那有什么关系,让他们的媳妇代替他们尽孝也是一样的,我让众儿媳们轮流侍寝,每天一人,轮流值班,其中养子朱友文的老婆王氏貌美温柔,最得我宠爱。

小朱朱们听说自己的老婆把老爹“贴身伺候”得周到细致,都挺满意,还怂恿各自的老婆使出浑身解数使劲讨好我——目的嘛,俺心里明镜似的,当然是为了利用自己的老婆争宠博取欢心,打探消息,争夺储君之位。(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淫大臣妻女

我有一个臣子,名叫张全义,他从一个节度使干起,一直封了魏王,位列三公。张全义这个“同志”还是挺忠诚的,追随我老朱长达30年,一直非常恭谨,而且很有才干,我这些年征伐的军需物资全赖张全义的操作,可以说他是大梁的大功臣。

乾化二年(912年),我到张全义的奉节园中避暑,看他家的女眷长得都挺漂亮,就闯进他的内室,把他的妻女一锅端,都给“临幸”了。按说能被皇帝临幸那是他家的“荣耀”啊,谁知张全义的儿子大怒,持刀要杀我,幸好被他老爹张全义死死拖住了。

皇帝朱温大梁灭亡(梁太祖朱温坏蛋)(6)

图:哪个帝王不好色

人们骂我是“流氓皇帝”,除了不忠不仁,背叛黄巢、杀害大唐皇帝、奸淫儿媳妇之外,还因为我喜欢杀人。说我滥杀无辜,其实历史上哪个皇帝杀人少呢?!

1)杀军士

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整肃军纪,我发明了一个好方法,叫“拔队斩”,就是规定如果部队的长官战死了,他属下的兵士如果回来就得全部处死!另外还把士兵的脸上刺上部队番号,如果逃跑就会被认出抓回处死。这招果然管用,只是那些个逃跑的兵士不敢回家,却都跑去当了山匪,弄得全国到处都是“匪患”!

2)杀俘虏

有一次,我领军作战,抓获俘虏三千多人。这天突然狂风骤起,沙尘滚滚,我觉着这风来得有点儿邪门儿,就对手下说:“这是杀人太少了,老天爷不满意呀!”,于是就命令把这些俘虏全部杀死,别说,风还真止住了。您说,历史上有人杀二十万俘虏都不眨眼,俺杀三千人算 “嗜杀”吗?

《旧五代史·梁书》记载“是日申时,狂风暴起,沙尘沸涌。帝日:此乃杀人未足耳,遂下令尽杀所获囚俘,风亦止焉。”

皇帝朱温大梁灭亡(梁太祖朱温坏蛋)(7)

3)杀大臣

我有个宠臣叫李振,外号“猫头鹰”,屡试不第,因此嫉妒痛恨士大夫,他对俺说:“这些个官僚大夫自命不凡,他们不说自己是清流嘛,现在将他们杀死后投入黄河,让他们永远成为浊流。”我听了哈哈大笑,听从了他的建议,反正这些唐朝旧臣也不忠心于俺,必须除去。

天佑二年(905年)六月,在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我命人把左仆射裴枢、新除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三十余重臣全部杀死,并把他们的尸体投进滚滚黄河水中。

看着朝士们的尸体在浑浊的黄河水中随波浮沉,我心说:大唐帝国,再见了!大唐的那些个道德准则、礼法规范也和这些朝臣士子一起消失吧,从此唐朝政府旧势力基本被扫除。

《资治通鉴 卷二百六十五 》记载:初,李振屡举进士,竟不中第,故深疾搢绅之士,言于全忠曰:“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全忠笑而从之。

皇帝朱温大梁灭亡(梁太祖朱温坏蛋)(8)

图:白马驿之祸

4)杀大唐皇子

天佑二年(905年)二月,我指使蒋玄晖邀请唐昭宗九个皇子来九曲池赴宴,他们很听话地来了,这九个皇子是: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祎、景王祕、祁王祺、雅王禛、琼王祥,其中最小的七岁,待诸王子酒足饭饱后,我命令蒋将他们全部勒死,然后投尸于九曲池中。杀了他们也免得以后有人利用他们树唐朝大旗搞复辟。

5)想杀就杀

有一天,我和自己的幕僚及游客坐在大柳树下,我看着大柳树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树应该做车毂。”大家默不作声。有几个游客起身回答说:“的确,是应该做车毂。”俺勃然大怒,大声斥责他们说:“书生们就喜欢顺口附和别人,你们都是这类人!车毂必须用榆木制作,柳木岂能做!”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还等什么!”于是手下把这些附和的人噼里啪啦全部打死了。

皇帝朱温大梁灭亡(梁太祖朱温坏蛋)(9)

既生朱温何生李存勖?接连败给毛头小子晋王李存勖

我当上皇帝后继续和死对头晋王李克用干仗,可是李克用在我继位后次年就病死了,我就和他儿子李存勖( 字亚子)继续PK。我心想这毛头小子年轻轻的能有多大本事,就想趁他刚继位国内未稳之机把他给灭了。谁想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梁晋两军的潞州、柏乡、下博之战中,我们梁军接连被他给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死亡军士不可计数。

一个纵横疆场几十年的大梁皇帝竟然连吃败仗,而且败给一个毛头小子,这让俺羞愤交加,自感老脸都丢尽了,只好狼狈逃回汴梁,从此患病卧床不起

“唉,既生朱温,何生李亚子!”

再伟大的帝王也免不了生出猪狗儿子,被亲子朱友珪弑杀

朱温在潞州被李存勖痛扁惨败后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我自知命不久矣,就想到了立储问题。我的那些亲儿子皆不中用,只有养子朱友文还有点才干,而且友文的妻子也是最得我心,爱屋及乌,所以我决定立友文为储君,并把玉玺给了友文的妻子,让他赶紧派人把丈夫叫回来继位。

太祖自张皇后崩,无继室,诸子在镇,皆邀其妇入侍。友文妻王氏有色,尤宠之。

谁知朱友珪的妻子张氏也在俺跟前儿陪侍,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友珪,这个逆子又嫉妒又恐惧,就谋划造反,他与禁军统领韩勍密谋,连夜带领牙兵五百人进入宫中,杀至我的寝宫,侍奉的人都吓跑了。我听到外面的动静大声问:“是谁?”逆子走进来说:“是我!”我气急大骂道:“我怀疑此贼很久了,恨没早点杀掉,逆贼忍心杀父吗?”逆子朱友珪让冯廷谔快动手,冯挥剑刺向我,我围着柱子逃跑,剑三次击在柱上,奈何我年老又重病体弱,最后无力地扑倒在床上,被逆贼一剑刺穿肚腹,肠胃都流出来了。

逆子朱友珪在我的灵前继位成了大梁第二个皇帝,而他也没有好下场,被弟弟朱友贞逼杀,友贞成为大梁第三个皇帝,最后被晋王李存勖给灭了,大梁国灭,被李存勖的后唐所代替。

皇帝朱温大梁灭亡(梁太祖朱温坏蛋)(10)

“嗨历史”结语:

朱温处在那样一个军阀割据的时代,众多军阀各自为政、互相攻伐,朱温能够从众多藩镇军阀中脱颖而出并成就帝业,除了部分天时地利的因素外,与他个人的品格和能力是有很大关系的。

后人对朱温的历史评价多是负面之词,说他不忠不义、乱伦无德、残暴狡猾、背信弃义等,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朱温有过人的胆识、谋略、军事才能和政治眼光,具有一个政治家的胸襟和气魄,若他单单是一个“地痞流氓”,怎么可能让那些名臣良将为之效命追随,又怎么可能终结大唐当上皇帝,并统一当时中原的部分地区呢!

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两面性和复杂性,朱温的确“坏”,但是他也的确“能”;他做过坏事,但也做过好事,例如朱温奖励农桑,降低租赋,虽然偶有战争,但百姓也很乐意支持政府,另外朱温还打击了宦官的专权及士族门阀的垄断,重用能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唐末的衰败颓废气象。

毛泽东曾评价朱温:“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朱温,是个私德有亏的乱世奸雄。

各位读者朋友,对朱温您怎么评价呢?欢迎讨论!

————·————·————·————

☞我是“嗨历史”,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历史,喜欢我的文字就关注一下吧——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