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我承认,其实只是因为最近的SSD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所以我忍不住就剁了个手,并不是非买不可。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1)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2)

言归正传,反正呢,笔者前阵子花了54块钱,买了这块240G的铨兴C101 SATA固态硬盘就是了。

这款SSD包装比较环(简)保(单)的,就是一个黑色的壳子。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3)

在盒子上还有个中国制造,看来最近的国货确实蛮火的。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4)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5)

打开包装可以看到内部的SSD本体,标准的2.5英寸格式,外壳上贴了易碎防拆贴。因为笔者这次没能撬的开这块SSD的外壳,所以就不展示它的内部结构了,反正这种廉价SSD吧,方案大差不差总归就那么几种。

我们还是上机看一看: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6)

测试采用的是笔者手头的ITX小主机,配置比较简单,i3 9100F B150魔改主板,可以完美支持SATA3.0.

首先通过CDI查看一下这款SSD的基本信息,然后采用两款经典软件跑分: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7)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8)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9)

这款铨兴C101 240G版本的顺序读写速度都有500Mb/S左右,基本上算是可以跑满SATA3接口了,4K速度在20Mb/S左右,对于54块钱的售价来说,可谓是“要什么自行车”的意外惊喜了。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10)

全盘模拟方案 大概80GB左右的模拟缓存

然后笔者用HD Tune跑了一下写入测试,发现这款SSD果然是经典的全盘模拟方案,空盘是SLC模拟缓存大概是80GB左右,这一部分写入时可以有最高性能表现。在用完SLC缓存之后,就进入释放 直写模式,这时候的写入速度就非常的一般了,直接掉到了60Mb/S左右,只能说:又不是不能用。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11)

果然是非常入门的SM2259XA方案

同时笔者用FlashID这款工具测试了一下,发现它采用的是慧荣SM2259XA主控,加上单颗三星136层TLC颗粒的方案。嗯,这个方案可以说是相当入门了,至于说颗粒本身嘛,反正我个人觉得这个价格是买不到正片的,对,又不是不能用!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12)

温度表现不错 就40度左右

在跑测试时,铨兴C101最高温度也就40℃左右,毕竟是个性能一般的SATA盘,这个温度表现还是不错的。

好了,测了这么多项目,还是把它装到正经需要的地方吧: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13)

15年前的联想Y430

笔者这台联想Y430应该是2008年购入的了,这是笔者手头最老的一台笔记本电脑。话说,时隔15年,这台机器居然还能正常使用,以前的东西质量是蛮好的。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14)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15)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16)

老电脑的设计都比较粗放,把这个硬盘仓的螺丝拧开,然后打开盖板,就可以把硬盘装进去。话说这种老式电脑上的螺丝,居然还都做了防丢设计,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10年前的最经典的笔记本(让15年前的老笔记本再次狂飙)(17)

这块硬盘大家认识不?

图上这块是笔者目前装在老机器的SSD,一块来自Maxwell的60GB固态硬盘(日本牌子,好像倒闭了?),有没有人见过这块老硬盘?我猜大家多半是没有的,如果想看看这个60GB的Maxwell老盘如何,笔者后面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做做测试。

嗯,总之,今天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给15年的老笔记本换了一块新的SSD,希望它能再坚持15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