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攲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形枯;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译文:

每当要写字的时候,所用的笔必须心圆管直,运笔或直或横,或轻或重,要用力得当。精力要集中,思虑要平静下来。应该审查字的间架结构及其所孕含的势能,达到四面分布均匀,八边齐备,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短长合于法度,粗细适中;心和眼都得符合一定的程式,疏密恰当,斜正合适。最要注意的是不可匆忙,一忙就会使笔失去控,因而失去力感刚性的势能。其次是不可缓慢,缓慢就会使字失去骨力。一同时又不可过瘦,瘦就会使字形显得枯搞;当然也不可过肥,肥就会使字体显得俗气。仔细地端详原本的笔意,从容地进行临摹,自然而然就会达到原本的体势了。这是学习书法最紧要、最神妙的地方。 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写给善奴

欧阳询虞恭公碑欣赏

《虞恭公碑》又称《温公碑》、《温彦博碑》,是《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的简称,唐贞观十一(公元637)年刻,为唐岑文本撰,欧阳询书。为欧阳询最晚年作品,人称“欧书第一”。

宋时碑石下半截断裂,又有牧童嬉戏,下截多漫泐,昭陵诸碑多如此。是故此碑名声虽隆,而习者稀。而宋拓最多者仅存上半截八百余字,后翁方纲洗石释文,罗振玉亦有同举,将凿损字释出,既补唐史缺漏,又可资参习,惜释文未能得观。有北宋及之后传世拓本数种。本贴为清内府旧藏本,堪称海内最佳本,国家一级文物。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3)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4)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5)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6)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7)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8)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9)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0)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1)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2)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3)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4)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5)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6)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7)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8)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19)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0)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1)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2)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3)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4)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5)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6)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7)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8)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29)

欧阳询最好的译文 欧阳询的传授诀原文和译文(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