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目睹清朝刑场砍头,看到围观群众在欢呼,留下一句评价

导语:我们都知道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经是弃医从文才有了后来的成就和发展的。但是,你知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背后的故事吗?鲁迅是一位爱国情怀极高的文学作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他最高的评价。但是,你肯定不知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背后原因,竟然是因为目睹了一场,清朝时期的刑场砍头。

古代被砍头的女子(清朝砍头多残忍)(1)

清朝时期,在鲁迅目睹了一场砍头案之后,他看到了围观的百姓众人眼中,不仅没有怜悯和同情,而且满是麻木和无感。也是在那之后,鲁迅便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学医多年似是已经救不了,那时已经"病入膏肓"的人们了。于是在痛心疾首之下,鲁迅便弃医从文了。说来也巧,几乎与鲁迅在同一时期,同一时间有两个外国人也来到了中国。一位是名传教士、一位是名才识出众的学者。两个人在中国多年,可以说都是十足的"中国通"。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目睹了一场清末"砍头"的两位"中国通"。就把他们目睹的这次所见所闻,用笔记录了下来。最后,还编绘出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龙旗下的臣民》。

古代被砍头的女子(清朝砍头多残忍)(2)

好戏开始前

关于这场行刑两个"中国通"在《龙旗下的臣民》一书中的记载的非常详细。行刑地点:广州沙面,行刑时间:下午四点半。但是,就在两个外国人以为,行刑只有罪犯的家人前来送行的时候,一群围观的百姓在下午四点的时候,便冲到了刑场外围候着了。人很多,但是却不像是来送行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悲切和哀痛。有的只有麻木和冷漠,以及一脸看好戏的迫切。两个外国人在书中写道:"我们很奇怪,那时的中国人的脸上,我们没有看到恐惧和难过,看到的只有期待和可以露出的微笑。"一段简单的话,但是我们却可以明确的感觉到,外国人话里藏着的不解和略带的讥讽。

古代被砍头的女子(清朝砍头多残忍)(3)

不过说来也是,虽然底下正在被行刑的人,是带罪之人。但是作为同胞,百姓们来围观也就算了,还满脸的看好戏的意图。甚至在"罪犯"被施以砍头之刑后,聚众的百姓们还麻木的伸手鼓掌,这些也难怪鲁迅会觉得国人"病入膏肓",自己行医救不了了。也更难怪在书中会读出了,外国人对我们的讥笑。

古代被砍头的女子(清朝砍头多残忍)(4)

看刑要付钱

其实根据那时的规定,砍头行刑这种事儿,是不得被聚众围观的。一道木门把场内和场外阻隔开来,门口还站着两个看守的士兵。士兵嘴上说着不许靠近、不许进入,但是当你拿出几个硬币的时候,不管你如何进出,士兵都会当作视而不见的。中国自古便有句老话"有钱能使鬼推磨"原来也是不无道理的。就这样几个硬币就打开了,这扇看起来"坚不可摧"的木门,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古代被砍头的女子(清朝砍头多残忍)(5)

而且要说这行刑的刑场也是非常的有意思,据说早上还是热热闹闹的闹市儿,而今天便成为了杀人砍头的行刑罚场了。可真谓是,世事无常。说不定今日里是刑场的地方,明天又要变成热热闹闹的闹市,也说不定。据外国人的书里记载,两个外国人也随着"热闹"的百姓群,一起混进了刑场。地面很脏,这两个外国人被很多围观的中国人挤到了广场中央,离那几颗即将掉落的人头只有不到五英尺的距离。

咸丰元年(1851年)七月二十九日傍晚,密迪乐在广州市区街头看到一份告示,说的是次日傍晚将有33名叛乱分子将被公开斩首。出于好奇,密迪乐次日傍晚早早来到刑场。很快,犯人们从站笼里押解出来。让密迪乐更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现场挤满了围观群众,没有人对死囚表达了同情,反而很多人拿着一束草。起初密迪乐认为这是大家准备祭拜死囚,随后发生的一幕,让密迪乐终身难忘。密迪乐保守估计,砍下33个死囚的头颅,前后用时不超过3分钟。

古代被砍头的女子(清朝砍头多残忍)(6)

这场刑法对于国人来说,就是一场打法无聊生活的闹剧似的。但是对于两个外国人来说,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看着行刑的百姓们眼里不仅没有悲悯和同情,有的只是麻木和冷漠。也难怪鲁迅会说,他行医救不了国人了。罪犯行刑时的场景,与我们在电视影视中看到的情形非常的相像,罪犯们先是带着枷锁,手镣和脚镣,排成一排的跪在地上。而行刑的刽子手们,就站在罪犯的一旁。之后刽子手把罪犯分成两排,面朝观众的方向,好像是即将要表演一出好戏似的。众人对于这些罪犯显示出的,一副惨淡的悲哀的无动于衷,甚至还有一个人,大概是在临刑前已经被鸦片麻醉了,在不停的引吭高歌,直至他人头落地。

古代被砍头的女子(清朝砍头多残忍)(7)

故事的高潮

英国人在记录中说得很真实,在短暂的行刑过程中,出现的最让人伤心的一幕,不过就是当一个罪犯被砍头时,周围的所有人眼中,既没有恐惧,也没有害怕,反而产生的是一点点趋于可怕的好奇。时间一到当侩子手,似是家常便饭般的熟练举刀落下时。罪犯死了!全场先是寂静了一会儿,但是没过了多久,在场围观的观众们竟不约而同的欢呼起来了、呐喊起来了。声音很大,一声又一声,似乎传播得很远。

古代被砍头的女子(清朝砍头多残忍)(8)

当第一个人倒下之后,没有任何间隙的,只是很短的沉默之后,刽子手跨过了第一个死亡的躯体,然后又一脸麻木并习以为常的走向了第二个人,举刀、头落、走开、下一个······在侩子手越发熟练的动作下,围观的外国人不同于,围观的百姓们呐喊着、欢呼着,反而在心底渐渐升起了一股不寒而栗的害怕。他们在书中表示,作为西方人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酷刑,一大群人就像牲畜一样被屠杀。而身边围观的众人,不仅没有一个是悲悯同情的,反而全都是一副应当如此的模样。

古代被砍头的女子(清朝砍头多残忍)(9)

像是观看了一场免费的大戏似的,事后两个外国人在书中写下"·······明明侩子手脚下的土地,都已经被罪犯的鲜血浸湿了,但是围观的观众们还是在不要命的疯狂的呐喊······"

结语:人病了还有药石可医,但是心麻木了却是谁也救不了。当时的人们不止不懂得悲悯同情,而且对事对人麻木无感。这也难怪当时的鲁迅先生,在看到此情此景时,会选择弃医从文了。如果你是鲁迅先生,当时会选择弃医从文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历史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我将与你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