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一直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数据,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那么在古代没有任何完整统计技术,是怎么做到精确统计的呢?

为什么人口普查要精确(没有任何统计技术的古代)(1)

一.周朝

周宣王时,亲征南国,但是在千亩之战中大败,再加上经济内忧外患,为了重振国力,周宣王决定“料民于太原”,即将人都拉到广阔的平原上,进行清查人口,为征兵和收人头税做准备。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人口普查。但因为没有考虑当时实际情况,未能将孤者、死者计算在内,最终导致普查失败,但是这次普查为以后的土地和税收变革奠定基础。

为什么人口普查要精确(没有任何统计技术的古代)(2)

二.秦国

古代大规模的人口普查和户籍制度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认为强国必须要清楚知道国内的十三个数据,包含竟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等,要了解这一切必须编制完善的户籍。而为了确保户籍的准确性,要求本人或者家属要如实申报,编入什伍的要相互之间监督,最后乡里的基层官吏要定期核查,确保没有藏匿,一旦发现藏匿将会处罚所有人。这样的普查,最终让秦国了解详实的数据,为秦一统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人口普查要精确(没有任何统计技术的古代)(3)

三.汉朝

到了汉朝时期,人口普查已经成为一项完整的制度。《户律》规定,每户要自觉如实上报家庭成员的信息,如果是孤儿,由当地官员估数代报。如果虚报年龄三岁以上,就要罚钱。为防止虚报,国家还实行一套严格的户籍核查制度,每年县、道官吏负责进行登记验查户口,以十月为岁首,八月案比,九月造册,适值岁末结束。

什么是“案比”,意思是案验、比较。‍案比时,官府指定了时间和地点,本人去到现场接受核查,在此基础上,县、道编造户籍。户籍的内容包括每户男女人口、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岁终时,县、道上计于所属郡国,郡国上计于中央。

为什么人口普查要精确(没有任何统计技术的古代)(4)

四.隋朝

隋朝建立后,于开皇五年(585年)建立“大索貌阅”的户籍制度。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如发现有隐漏户口,谎报年龄的一律治罪,实行“大索貌阅”。 大索是清查的意思,貌阅是根据样貌来核对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核对人口。此后,隋文帝又采纳高颎建议,实行输籍定样,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挨家挨户进行核验,然后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重新规定纳税额,这样被大家族隐藏的户口就主动编入新户,因为新户的税收负担比在大家族下负担轻一些,这样就多了很多新户。为隋唐盛世的发展,提供了殷实的基础。

为什么人口普查要精确(没有任何统计技术的古代)(5)

五.唐朝

《新唐书》有言:“凡里有手实,岁终具民之年与地之阔狭,为乡帐。乡成于县,县成于州,州成于户部。又有计帐,具来岁课役以报度支。”在唐代﹐手实是制定记帐与户籍的主要依据﹐手实每年填报一次,每户手实原件是一张纸片,然后纸按乡﹑里黏连成卷﹐乡里统计完本乡人籍,上报至县,县整理汇集后上报给州,最后由各州呈报给户部统一造册,为每年造乡帐﹑计帐以及每三年一造的户籍提供依据。所有数据要保存十五年﹐以备查核,县府还派有巡查员监查﹐遇有不填报户口或外来流散人员﹐便要拘留审问。

手实是唐宋时在基层官吏监督下居民自报户内人口﹑田亩以及本户赋役承担情况的登记表册。唐代手实的内容大体分为三大部分,根据现状具户主姓名及户内所有良贱人口﹐注明年龄﹑性别﹑身份﹐并根据貌阅结果注上三疾(残疾﹑废疾﹑笃疾)或改正年龄疾状等情况。户主还要写上保证辞﹐如果故意瞒报、错报都将受到处罚。

为什么人口普查要精确(没有任何统计技术的古代)(6)

六.宋朝

宋代在户口统计方法上并没有什么创新,主要在户口统计对象上不再统计女户。宋朝为了方便统计,只统计壮年男子,“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须通勘”。不统计女性、老人、小孩的一个后果是,后世在研究宋朝人口时,只能进行估算。

为什么人口普查要精确(没有任何统计技术的古代)(7)

七.明朝

明初时,朱元璋为了整顿户口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户贴制度。户贴由户部印制,盖有户部官印,户帖一式两份,一份存放在户部,一份则由百姓自己保存。所持户贴上记录该户的人口数量,籍贯,年龄,性别,从事何种职业,收入以及家中财物情况等方面。登记完成后,还要派军队协助地方官员去复实核查,对隐瞒作假者,严惩不贷,户帖被称呼为最早的“户口本”。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开始编制赋役黄册,因其比户帖制度更为完善,所以在洪武中期以后,户帖制度就废弃不用了。朝廷把居住在城乡的每个住户按照籍贯、姓名、人口、田宅、地亩等逐一登记造册,每十年编造一次,每册一式四份,分别上报户部及省、府、县,因上报户部的册子封面是黄纸,故称为“黄册”。

为什么人口普查要精确(没有任何统计技术的古代)(8)

八.清朝

清代的户籍统计制度基本延续明代,但是到了康熙时期,实行了永不加赋,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不再承担丁役。雍正时期又实行了摊丁入亩,地银根据土地多少来征收,丁银根据人丁多少来征收,由于康熙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所以理论上总得丁银就确定了。这两项政策直接促进了大量的隐户积极登记户口,同时也促进人们生孩子。

为什么人口普查要精确(没有任何统计技术的古代)(9)

欢迎关注:超级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