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三国武力排名。但是就真实历史而言,一个优秀将领真正的评判标准——军事能力,三国时期武将的排名又是怎样的呢?

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从各个入手阵营来分析一下:

魏国:三大帅才,五子良将。

赤壁之战后,曹操忙于内政,将主要作战区分给三员大将分别统帅。可以说这三人是曹操最为信任、对能力最为肯定的三人。他们就是:征西将军夏侯渊、征南将军曹仁、征东将军张辽。

曹操阵营前中期大战基本都是曹操亲自下场指挥,所以麾下大将很少有将自己军事才能淋漓尽致体现的机会。而曹操放权后,这三人则成为了军事方面的顶梁柱。

其中夏侯渊负责对付巴蜀的刘备,曹仁对付荆襄的关羽,张辽对付孙权。

三国后期魏国武将排名(三国真武将排名)(1)

1、虎步关右、疾风将军——夏侯渊

夏侯渊可以说是曹操宗族子弟中最能打的,其军事才能最淋漓尽致的体现就是平定关中地区。从董卓败亡开始,潼关、黄河以西这几乎占北方一半的广大地区就成了法外之地。这个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表面臣服曹操实际各自为政,其中以马超和韩遂势力最大。建安16年,赤壁归来的曹操为统一北方,逼反关中各部,于是潼关之战爆发。曹操险胜后,派夏侯渊扫平关中。

此时关中各部虽然四散,但是已经在当地割据30多年,实力依旧十分强大且和羌人勾连,局势十分复杂。而从建安17年到建安19年春,夏侯渊用一年时间狂飙突进,以一系列奇袭、奔袭战法将黄河以西的所有割据势力打的晕头转向,最终全部被平定。至此,曹操才算真正意义上一统北方。

这远远超出了曹操的期望,他大喜称赞他道: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

三国后期魏国武将排名(三国真武将排名)(2)

赤壁之战后形式,可见夏侯渊平定雍凉之地功劳之显赫

不过夏侯渊也有致命的缺点:行事过于冲动,思虑不周全。所以被军中称为“白地将军”,最终在汉中之战时带兵修补鹿角时被黄忠突袭而死。这里的“白地”,其实就是说这个家伙打仗虎了吧唧的,不管不顾就是怼。

2、专业辅助三十年、坦克本人——曹仁

曹仁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但是打的基本都是辅助位。也就是负责牵制一下不那么重要的方向,或者清扫外围障碍。比如打徐州牵制吕由、 征吕布活捉刘何、官渡之战击败刘辟等等。所以曹仁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并不出名。不过这也意味着曹操十分放心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他。

这是对他能力和忠诚的信任。而曹仁在樊城之战中坚定的意志也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在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大水漫城的情况下,顶住了关羽的攻击。使得关羽不得不把防备东吴的军队不断抽调到前线。为击溃关羽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三国后期魏国武将排名(三国真武将排名)(3)

汉中之战前形势

3、北定乌桓、名震逍遥津——张辽

张辽嘛……太熟悉了,逍遥津一战800勇士大破孙权十万大军,甚至差一丢丢活捉孙权。张辽止啼,成为著名典故。

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是北定乌桓之战的主要功臣。当时,曹操的主力尚未到达前线,身边只有少量的军队。

在“左右皆惧”的曹军氛围中,张辽力排众议极力劝说曹操应趁着乌桓未做好准备,立刻发动攻击。曹操十分欣赏张辽的斗志,将军队指挥权全权交给张辽。

于是张辽率领张郃、徐晃等大将,大破乌桓军队。甚至临阵斩杀了以“骁武”著称的乌桓单于蹋顿,俘获俘虏20多万,史称——白狼山之战。也因此战张辽甚至被后世视为和卫青、霍去病比肩!

他也被唐代武庙奉为古今64名将之一,更是三国时期魏国唯一入选的人,可见评价之高。

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的称呼来自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他们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乐进、于禁其实没什么好讲的,一句话概括——于禁最号毅重,乐进以骁果显名。

三国后期魏国武将排名(三国真武将排名)(4)

真正出彩的是“料敌必中”的张颌和“吾之周亚夫”的徐晃。

尤其张郃,可以说军事能力十分变态。如果不是降将身份多有掣肘,他的名声会更大。

陈寿曾如此评价他:“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无以不如计,可以说是对兵家最大的肯定。

官渡判断乌巢必失劝谏无果后果断投降。夏侯渊战死后,刘备感叹还不如杀了张郃划算。诸葛亮出祁山张郃说诸葛亮撑不了十天,诸葛亮果然没撑到。就连木门道设伏张郃都判断出来了,但是司马懿逼着他出战,这才战死沙场。

虽然演义中他只是一个在张飞手下走不过二十合、被诸葛亮射死木门道的配角。但是他绝对是曹操麾下最强战将之一。

当然,曹魏阵营最强军事家还是曹操本人。毛主席曾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五人是历史上公认的千古一帝,然而在毛主席眼中却不屑一顾。

三国后期魏国武将排名(三国真武将排名)(5)

这样心高气傲的毛主席却写下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样的诗句。可以说,曹操是熟读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的毛主席唯一看的上眼的古代帝王。

就军事才能而言,曹操一生几乎亲自指挥了自己阵营的所有大战:平黄巾、二夺徐州、宛城之战、北征乌桓、官渡血战、平袁氏之战、潼关之战以及一生之耻——赤壁。

曹操的军事能力可以说无可挑剔,能有这样战功的皇帝恐怕只有唐太宗李世民、汉光武帝刘秀可与之比肩。

将才难得,而曹操是真正的帅才,整个三国时代可与之比肩的恐怕只有周瑜一人。曹操的缺点则是容易得意忘形,比如宛城、比如赤壁、比如潼关,这个毛病都差点把他自己性命折进去。但是这些并非是其军事才能的过错。

总结一下,个人认为曹操时期麾下军事能力排名:1、曹操。2、张郃。3、张辽。4、徐晃。5、夏侯渊。6、曹仁。7、于禁。8、乐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