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真实历史故事(南北朝北周共历五帝)(1)

南北朝真实历史故事(南北朝北周共历五帝)(2)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又称后周、宇文周。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北周初期控制关陇地区,由于一系列战乱,民生凋敝,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思想文化也趋于保守落后。但是北周政治相对清明,君主颇有励精图治者,且其历来有志于统一北方。

北周立国后与北齐的军事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宇文泰用府兵制建立起一支骁勇善战的府兵。北周统治的区域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人文文化,这种文化表现为尚利,尚武,粗野的特点,有别与北齐控制下区域地理文化表现出的务农,尚文,尊儒的特点。北周的区域文化能够培养出比北齐优秀的兵源,对于北周最终能够吞并北齐有着直接的影响。

南北朝真实历史故事(南北朝北周共历五帝)(3)

一、孝闵帝——宇文觉

北周孝闵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一位君主(当时称天王),但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拥立的傀儡。

宇文觉七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当时有善面相者史元华为他看相,私下告诉他的父母:这位公子有至贵之相,但可悲的是他不长命。宇文觉不到十五岁时,便娶了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第五女晋安公主元胡摩为妻

556年三月,宇文觉以嫡子身份被宇文泰立为世子;四月,拜为大将军。宇文泰原想取代元氏政权自立为帝,不料十一月在北巡途中病死。宇文泰侄子宇文护因从小追随宇文泰,很早就接管了家族,又随军转战,东征西讨,功绩不小,得到宇文泰的信任和器重。

宇文泰临死前,因为宇文觉还小,于是他委托宇文护辅政宇文觉执掌政权。宇文泰死后,拓跋廓封宇文觉为太师、大冢宰、袭封安定公;不久,又封宇文觉为周公

557年,掌握西魏大权的宇文护阴谋进行禅代,逼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禅让给宇文觉。西魏恭帝亲自临朝,派遣民部中大夫、济北公元迪将皇帝的印玺奉上。宇文觉力辞不受。公卿百官前去进行劝进,于是宇文觉同意即位。

557年2月15日,在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觉受禅即位,自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北周正式的开始

宇文觉称天王后,宇文护就任大冢宰(大丞相),军政大权实际上全部掌握在他手中。宇文护专横跋扈,一部份元老大臣对他心生不服。太傅赵贵密谋刺杀宇文护,找太保独孤信商议,独孤信阻止了他,但也没有告发他。后来有人告发了这件事,宇文护以谋反罪名杀了赵贵,独孤信也被罢官,不久又被赐死。

宇文觉虽然尚未成年,却也想亲自执政。对宇文护不满的大臣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和宫伯乙弗凤、贺拔提等看出了宇文觉的心事,便密谋策划,请求宇文觉除掉宇文护。宇文觉心中赞成,但不敢贸然行动。于是,招集了一批武士在皇家花园练习武艺,演练擒拿捆缚之术。当年八月,这一伙人怕势单力薄,又由李植去拉宫伯张光洛入伙。张光洛偷偷向宇文护告了密,宇文护料知这些人成不了气候,没有杀他们,只把为主的李植贬为梁州刺史,孙恒贬为潼州刺史

宇文觉并不肯罢休,总想召回李植、孙恒二人。宇文护耐着性子向宇文觉“哭谏”,他说:“天下至亲莫如兄弟,若是兄弟互相猜疑,那世间还有可信之人吗?叔父嘱托我帮陛下治理国家,如果陛下能独立料理朝政,名扬天下,为兄也就死而无憾了。可是陛下现在年纪尚小,我担心我被害后大权落到奸臣手中,那时候非旦对陛下不利,连国家也将灭亡,叫我有何面目去见地下的叔父!我既是陛下的长兄,又是朝中宰相,还能有什么想法!望陛下三思,切勿听信谗言,疏远骨肉。”这一席话说得恳切感人,宇文觉便停止召回李、孙二人

宇文觉身边的乙弗凤一直担心受怕,除掉宇文护的主张成为泡影,便加紧谋划,准备由宇文觉设御宴招待群臣,乘机除掉宇文护。此事又被张光洛告密。宇文护便立刻召集柱国贺兰祥、领军尉迟纲商讨对策。

贺兰祥等劝宇文护废掉宇文觉,杀其同党。当时尉迟纲掌管禁军,很容易办到。宇文护便派尉迟纲进宫,通知乙弗凤等人去商议国事,等他们一到,便一个个被活捉生擒。接着下令撤销了宫廷宿卫,宇文觉发现形势不妙,忙命宫女太监操起兵器自卫,宇文护派贺兰祥逼宇文觉退位,废为略阳公。先杀了乙弗凤、孙恒等人,一个月后宇文觉也被杀害,年仅十六岁

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下令为宇文觉上谥号。于是派遣蜀国公尉迟迥在南郊上谥其为孝闵皇帝,称其陵墓为静陵

南北朝真实历史故事(南北朝北周共历五帝)(4)

孝闵帝 宇文觉

二、北周世宗——宇文毓

宇文毓,小名统万突,鲜卑族。北周王朝第二位皇帝(557年9月~560年5月),周文帝宇文泰庶长子,母为姚夫人。宇文毓生于统万城(今陕西省靖边县),宽明仁厚,博览群书。548年,受封宁都郡公,拜为开府仪同三司、华州刺史,后迁大将军,镇守陇右。宇文觉建立北周后,进位柱国、岐州刺史、宜都王,治理地方颇有政绩,深受百姓感激。

557年九月,晋公宇文护废黜孝闵帝,宇文护因自己的羽翼尚未丰满,不敢自立。就派遣使者到岐州迎宇文毓继位。九月二十七日,宇文毓抵达京城。九月二十八日,即天王位,赦免天下囚犯

559年八月十四日,宇文毓以称天王不足以威天下,故改称皇帝,追尊父亲宇文泰为文皇帝,大赦天下,年号武成

宇文毓外表文弱,其实心里极其有主见。他不肯处处听命宇文护,宇文护假意归政后,宇文毓开始行使一部分的权力处理国事、进行改革,但是兵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宇文护的手里,宇文护见宇文毓不好控制,便设法暗害宇文毓

当时,有一个叫李安的人,以厨艺得宠于宇文护,被提升为膳部下大夫。560年四月,宇文护悄悄命令李安,在宇文毓食物中下毒。四月十九日,宇文毓病危,口授遗诏传位于四弟鲁国公宇文邕。

5月30日,宇文毓在延寿殿去世,时年二十七岁。宇文毓死后,因先帝口传遗诏,宇文护没办法改变,于是只得遵命立宇文邕为帝

南北朝真实历史故事(南北朝北周共历五帝)(5)

北周世宗 宇文毓

三、北周高祖——宇文邕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生于同州武乡。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

560年四月,权臣宇文护派人毒死周明帝,立十七岁的宇文邕为帝。宇文邕即位时,北周政局十分不稳,关键原因就在于宇文护垄断了北周实权。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西魏时,曾任大将军、司空。556年,宇文泰病重临终之前,曾郑重地对宇文护表示过,自己的诸子都年幼,而且外敌势力庞大,所以要求宇文护总揽军政,继承自己的志向。宇文护表面许诺下来。第二年,他拥立宇文觉为帝,建立了北周政权。宇文觉秉性刚烈,特别厌恶晋公宇文护的专权

宇文邕深知宇文护的势力已经长成,只好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刚即位,他不敢暴露自己对宇文护的不满。

561年正月,宇文邕就封宇文护为大冢宰、晋国公并统领国内外所有军事。而且在日常极力讨好宇文护。周梁躁公 侯莫陈崇跟随宇文邕一同到原州,夜里,他执意回到长安去。众人都认为这件事有些奇怪。侯莫陈崇自以为聪明,便对自己周围亲近的人扬言宇文护已经被诛杀。有人把侯莫陈崇的话传了出去。宇文邕听说后,立即召诸公于大德殿,当着众人的面责骂侯莫陈崇,侯莫陈崇惶恐谢罪。就在这一天夜里,宇文护派兵冲进侯莫陈崇住所,迫使他自杀了。宇文邕通过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对宇文护决无二心。不久之后,宇文邕又用韬晦之计表彰宇文护,诏称:“大冢宰晋国公,亲则懿昆,任当元辅,自今诏诰及百司文书,并不得称公名。”在诏书之中不得称晋公宇文护之名,可见宇文邕对宇文护暂时“尊崇”之程度。

宇文邕吸取两位兄长的教训,表面上与堂兄相安无事,任其专权。暗中却在慢慢积聚力量,寻机诛护。572年,宇文邕决心铲除宇文护。宇文护从同州返回长安,宇文邕便与他一同来见太后,宇文邕一边走,一边对宇文护说:“太后年事已高,但是颇好饮酒。虽然我们屡次劝谏,但太后都未曾采纳。如今兄长入朝,请前去劝谏太后。”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一篇《酒诰》交给宇文护,让他以此劝说太后。宇文护进到太后居处,果然听从宇文邕所言,对太后读起了《酒诰》。他正读着,宇文邕举起玉珽在他脑袋上猛地一击。宇文护跌倒在地,宇文邕忙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杀宇文护,何泉心慌手颤,连砍几刀都没有击中要害。这时,躲在一旁的宇文邕同母胞弟卫国公宇文直跑了出来,帮忙杀死了宇文护。

诛灭宇文护势力,是宇文邕一生中的大事。它使宇文邕避免了走短命皇帝的老路,把北周从内乱倾轧中解救出来。宇文护被杀后,北周的大权才真正开始掌握在宇文邕手中。宇文邕除去了心头之患,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在父亲宇文泰所建立的基础上,终于使原来弱于北齐的北周,转弱为强。随后将宇文护的儿子、兄弟及亲信斩尽杀绝。诛杀宇文护之子宇文会、宇文至、宇文静,以及伏侯龙恩、大将军万寿、大将军刘勇等人。大赦天下,改元建德

在诛杀宇文护及其亲信后,宇文邕削弱大冢宰的权力,规定六府不必总听于天官大冢宰,使它的权力虚化,以加强皇权,又改诸军军士为侍官,表示军队从属于皇帝和国家化。再取消兵源的种族限制,境内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为兵,大大扩充了军力。又限定地方行政长官与其僚属的关系,以防止地方上的私人化。为了使兄弟诸王发挥辅助的作用,574年正月,宇文邕册封柱国齐国公宇文宪、卫国公宇文直、赵国公宇文招、越国公宇文盛、滕国公宇文逌等兄弟为王爵

576年十月,宇文邕领兵七路进攻北齐。577年正月,率军围攻北齐都城邺,一举攻陷,俘虏北齐后主父子,灭亡北齐。宇文邕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

当时突厥强盛,而且北齐、北周在突厥南面。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阿史那氏为后。灭齐之后,宇文邕于578年率军分五道北伐突厥。578年,宇文邕在亲征突厥的途中病倒,同年六月,宇文邕病情加重,在回到洛阳当天就病逝了,时年三十六岁,遗诏长子皇太子宇文贇继位。

南北朝真实历史故事(南北朝北周共历五帝)(6)

北周高祖 宇文邕

四、北周宣帝——宇文赟

北周第四位皇帝(578年6月21日~579年3月)。周武帝宇文邕长子

578年六月初一,北周武帝去世。六月初二,皇太子宇文赟即位

北周武帝去世后,按照历代皇帝行为规范都需要守孝一个月左右。而宇文赟限于形势,在北周武帝死后第二天登基。十天后,将北周武帝安葬完毕后,脱掉孝服,为自己登基庆祝。

宇文赟即位之后,沉湎酒色,下令仪同以上官员的女子不许嫁人,以便自己挑选入后宫,最终有五位皇后并立,此举打破前赵皇帝刘聪“三后并立”的记录。他又深居后宫,任用宦官,大兴土木,装修宫殿,穷奢极欲,滥施刑罚,上书写错字的都要治罪,还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578年六月二十八日,宇文赟杀害皇叔齐王宇文宪,579年五月勒令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离开长安,到各自的封地,导致宗室势力日渐衰落。

官员乐运对宇文赟乱政看不下去了,就抬着棺材亲至朝堂,陈述宇文赟的八项过失。宇文赟大怒,一度要杀了他,但在内史元岩的劝告下饶了他一命,后来还赐食赏赐

579年二月十九日,宇文赟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杨丽华为天元皇后,住处称为“天台”,戴二十四旒冕,车服旗鼓都以二十四为单位,命令称“天制”“天诏”“天敕”,对臣下自称为“天”。大臣朝见时,必须事先吃斋三天、净身一天。

宇文赟在全国大选美女,以充实后宫,大将军陈山提的第八女陈月仪,仪同元晟的第二女元乐尚最受宠爱。由于纵欲过度,嬉游无度,导致宇文赟的健康恶化

宇文赟猜忌岳父随国公杨坚,曾欲赐死其女杨丽华,因杨坚之妻独孤伽罗哀求而幸免于难;又曾召见杨坚,只要他的脸色有变动就杀了他,杨坚神色自若,逃过一劫。杨坚非常不安,请宇文赟所亲信的内史上大夫郑译说服宇文赟将他外调

580年五月,宇文赟欲伐南陈,询问郑译的意见,郑译趁机推荐杨坚,得到批准。五月十八日,宇文赟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负责南征,杨坚突然足疾发作,并没有马上出征。五月二十四日,宇文赟突然病危,召见小御正刘昉、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嘱托后事,但却说不出话来。刘昉、郑译等便图谋请杨坚辅政,并伪造了相关的遗诏。当日,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

南北朝真实历史故事(南北朝北周共历五帝)(7)

北周宣帝 宇文赟

五、北周静帝——宇文阐

北周王朝末代皇帝。周宣帝宇文赟长子

579年二月十九日,北周宣帝在邺宫将皇位传给宇文阐,宇文阐即位,改元大象,时年七岁

580年五月二十六日,任命柱国、汉王宇文赞为上柱国、右大丞相,上柱国、扬州总管、随国公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柱国、秦王宇文贽为上柱国。静帝服丧,百官都听命于左大丞相杨坚

581年二月十三日,宇文阐禅让帝位于杨坚,居于别宫。杨坚登基,隋朝建立,北周王朝灭亡。杨坚降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一万户,车服礼乐仍按北周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诏。虽有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未能实行。

581年五月,杨坚暗中派人害死宇文阐。宇文阐终年九岁。宇文阐死后,杨坚假装震惊,发布死讯,隆重祭悼

南北朝真实历史故事(南北朝北周共历五帝)(8)

北周静帝 宇文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