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年间,未央宫内。
在丝竹乐声的围绕中,汉武帝刘彻的心情看来很是惬意。
而为他带来这场极致视听盛宴的,是一个叫做李延年的宦官。
说起李延年,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出身布衣,却精通音律舞蹈,未进宫之前,便以歌舞为生。
后因触犯律法,被处以宫刑,到宫中担任养狗的职务。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契机,使他的才华被汉武帝发现,从此便时时召他伴驾,奏乐歌唱以悦君心。
在悦耳的伴奏中,李延年唱起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这便是后来名动天下的《佳人歌》,也是一位传奇女子踏入宫闱的敲门砖。
一曲唱罢,汉武帝非但没有拍掌而赞,反而沉沉叹息一声:
“这世上真有这样的美人吗?”
殊不知,李延年等的就是他这句话,他一个眼神递于旁边的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立即会意,上前道:
“这便巧了,臣妾府中有一舞伎,颜色倾城,令人见之难忘,比起这歌中唱道,有过之而不及。”
汉武帝一听便来了精神,命人召那名歌伎入宫,想要一睹风采。
这一见不要紧,汉武帝瞬间为她的美貌而倾倒,二话不说,就将她纳入后宫为妃。
这名歌伎便是李延年之妹,鼎鼎大名的李夫人。
她原本在坊间靠色艺事人,李延年获得汉武帝青睐后,便向平阳公主举荐了自己的妹妹,想要复刻皇后卫子夫走过的路。
事实证明,这步棋他确实走对了。
李夫人入宫后,便凭借着色艺双绝,快速俘获君心,成为宠妃,还为汉武帝诞下一子,即昌邑哀王刘髆。
若她只是得宠于汉武帝,倒也不算什么,古往今来,历代君王后宫中,宠妃多如牛毛。
使她真正成为传奇的,是她临终前做的一件事。
李夫人诞下皇子后不久,就染上了恶疾。
尽管无数太医费尽心力诊治,却还是药石无灵,渐渐竟走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那时的她,正值青春年华,享尽荣宠,若没有这场病,可谓前路一片光明灿烂。
可惜命运无常,就如同袁枚曾在《随园诗话》中写的那样: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就在李夫人病重之际,汉武帝悲痛不已,数次前去探望。
然而每一次,都被李夫人所拒绝。
她用被子遮住面容,不肯见汉武帝,只是说:
“妾长期卧病,容颜憔悴,怎能见驾?”
接着,她又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妾自知时日无多,希望陛下能够多多照拂妾的家人与幼子,如此,九泉之下,妾亦心安了。”
汉武帝听罢,更是悲从中来,怜爱不已,劝说道:
“夫人病重,朕心难安,饶是要嘱托后事,当面交代不是更好?”
李夫人再次拒绝,汉武帝见她态度如此坚定,便又说道:
“夫人如若见朕一面,朕便赏赐千金,并授予你的兄弟们最尊贵的官职。”
李夫人虽然缠绵病榻,却始终清醒理智,不为所动,淡淡回道:
“赏赐封官,全在于陛下心意,不在于妾。”
说罢,便掩面叹息落泪,汉武帝见此,只得悻悻离开。
汉武帝走后,李夫人进宫侍疾的姐妹便责备她说:
“为何不见陛下一面,请求他善待家中兄弟?这样一再回绝,触怒了陛下,该如何是好?”
李夫人摇了摇头,说道:
“我不见陛下,正是为了兄弟们的前程着想,我之所以能够以微贱之躯获得宠爱,是因为陛下喜爱我的容貌,可是以美色事人者,色衰则爱驰。”
“陛下之所以念念不忘,一定要见我一面,是因为我在他心目中,还是绝色之姿,倘若他见到我形容枯槁,颜色非故,又怎会一直将我放在心中,如此又怎会一直怜悯器重我的兄弟呢?”
不得不说,李夫人当真是理智而又清醒。
她深知自己没有强大的家室,倾世的才华,手中最大的王牌,就是美貌。
所以她牢牢握住自己的底牌,获得了皇帝的宠爱,实现阶层跨越。
同时她也很清楚,自己是“以色事人”,色衰则爱驰,所以不惜死不相见,也要把自己最美的模样留在汉武帝心中。
如此一来,她就会成为汉武帝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毕竟,月亮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它高悬于苍穹,触不可及。
不久之后,李夫人去世,汉武帝以皇后之礼将其安葬,汉武帝驾崩之后,李夫人被追封为孝武皇后,配祭宗庙。
又因为她年少早亡,汉武帝对其悲悯无限,将她的画像悬挂在甘泉宫中,任命她的兄长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西海候,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据《汉书》记载,因为太过思念李夫人,汉武帝还曾召术士入宫为李夫人招魂,想要再见她一面。
此后,汉武帝便数次恍惚,以为是李夫人归来,还写下一首《李夫人歌》:
是邪?非邪?
立而望之。
偏何珊珊其来迟。
想必无数次午夜梦回,那个隐于层层帷帐之后的身影,都让他思之如狂。
据说,后来颇得圣宠的钩弋夫人,容貌便酷似李夫人。
而那个早早陨落的佳人,也为后人津津乐道了千百年。
要论美貌,她不是魁首。
汉之戚姬,三国之甄宓,唐之杨玉环......
历史中最不缺的,就是美人。
戚姬被做成人彘,甄宓被残忍赐死,杨玉环魂断马嵬坡......
当实力压不住美貌时,它便成了一把刺向自己的刀。
但李夫人不同,她太懂得拿捏人心,也太懂得汉武帝,所以在去世之后,还让他一生都无法忘怀。
人生就如同一场赌局,美貌这张牌,单出很容易输,但加上聪明,就一定是王炸。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胡子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