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贞曾在《史记索隐》一书中引用了皇甫谧的一句话,云窦后名猗房。

窦猗房原本只是农人的女儿,谁曾想到有一天这样一位平凡女子会坐上皇后的位置,世事总是难料且多变的。

翻开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位有着传奇一生的大汉皇后窦猗房,了解那段只属于她的历史。

阴差阳错渠去到代国

窦氏的父亲早年隐居于山野,一家人都过着较为清贫的生活,且父亲在她比较小的的时候掉进河里因溺水死去。

因此,迫于生计等一些原因,年纪稍大一点的时候,窦氏就被送进了宫中,以良家子的身份留在汉宫服侍当时的太后吕雉。

据相关史书记载,吕后有一回突然想要释放一批宫人出宫,并将她们一并赏赐给各个诸侯王们,而窦氏就是其中一个被赏赐出宫的宫女。

当然,关于这件事情,历史上也有相关猜测,这些被赏赐给诸侯王的宫人里可能有些也是吕后安插在诸侯王身边的间谍。

窦氏的家离赵国要近一些,女孩子都更挂念家人一些,当时的窦氏就私下拜托负责分配宫人的宦官将她分到赵国去,只是那位宦官临出发时又突然给忘记了,这才使得窦氏在阴差阳错之下来到了代国。

窦太后怎么当皇后的(从农家女到大汉皇后)(1)

窦氏画像

从农女到皇后

人的命运有时候是难以说清的,和窦氏一起的五个宫女,却唯有窦氏被看中,成为代王了身边的一位妃子。

代王对她很是喜欢,没有过多久的时间,窦氏就诞下了一女,名叫刘嫖,也就是后来的馆陶公主。

荣宠愈盛时,又育有两子,他们分别是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

窦太后怎么当皇后的(从农家女到大汉皇后)(2)

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

一直陪在代王身边的窦氏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代王刘恒被推选为新一任皇帝。

汉朝在经历了吕后之乱后,宗室之人都认为代王刘恒性格温和恭顺,适合做下一任天子,于是刘恒被推上了帝位。

公元前一百七十九年时,大臣们认为刘启年少有为,有帝王之才,于是请求皇帝立窦氏之子刘启为太子,文帝刘恒表示许可。

由于原本的代王妃以及她的子嗣都早已病逝,因此,没过几个月后,大臣们请立太子之母为皇后,母凭子贵的窦氏于是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而关于代王妃之死,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有些人也怀疑是窦氏害死的代王妃,这才有了窦氏能够当上皇后的机会。

窦太后怎么当皇后的(从农家女到大汉皇后)(3)

汉文帝刘恒以及他的皇后窦氏

谁都没有想过出身低微的窦氏居然能以农女的背景坐上皇后之位,其实说来,汉朝对于皇后的身份背景并不是特别重视,汉武帝时的卫皇后卫子夫和窦太后的出身都是平民百姓之家。

过于宠爱次子刘武

据相关史书记载,窦氏十分地宠爱自己的次子——梁王刘武。

窦太后经常赏赐东西给梁王刘武,据说梁王的出行规格都是要高于天子的,积攒下来的金银财宝竟然要比京师的还要多。

不仅如此,窦太后还一直希望景帝能够立自己的弟弟刘武为太子。

有一次,景帝喝醉酒后说等自己去世之后就将帝位传给弟弟刘武,窦太后知道后一直耿耿于心。

太后的侄子也曾劝过她,告诉她汉法只有立长子长孙一说,立弟弟为太子不合礼法,希望太后早日打消这个念头,窦太后听了心里还很不高兴,后来在一些小事情上还曾为难过她的这位侄子。

好在景帝和梁王两兄弟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两兄弟之间一直都是互帮互助的友好关系。

景帝时期爆发过吴楚七国之乱,当时梁王所在的梁国是攻打长安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梁王始终忠诚于景帝,梁国始终坚持与叛军作战,在叛军整整一个多月的强烈打击下始终屹然不动,这也为汉景帝想到解决吴楚七国之乱的方法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如果没有当时梁国子民的英勇抵抗,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可能会对汉朝的政治格局造成极大的影响,历史可能也会因此而彻底被改写。

始终坚持着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对于汉朝历史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文帝和景帝时期,奉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文帝主张黄老的无为而治,连带着窦太后也十分喜欢黄老之言,因此还要求景帝和其他的窦姓子弟们都要去研读黄子和老子的书籍。

窦太后怎么当皇后的(从农家女到大汉皇后)(4)

现代出版的《老子》书籍

景帝时期曾有一位喜欢研究儒学的博士,有一日窦太后将他招来问《老子》,此人直言《老子》不过只是一般的言论罢了,这便引得窦太后大怒,也正是因为窦太后的缘故,朝廷极少重用儒生。

汉武帝时期,皇帝想要在朝廷重用儒生,窦太后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坚决反对的。

对于窦太后来说,她是经历了三朝皇帝的人,文帝景帝两朝用的都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窦太后看到了无为而治的好处,所以始终坚持着这样的理念,认为抛弃黄老之言会动摇国家的根本。

因为汉武帝即位时还不过十六岁,是个少年天子,权力 基本上是掌握在窦太后的手中,太后在朝中的影响力也要比他大一些。

那时的窦太后几乎是权倾朝野一般的存在,没有人敢反对她,就连皇帝本人也是没有能够大施拳脚的空间。

窦太后怎么当皇后的(从农家女到大汉皇后)(5)

晚年时候的窦太后

汉武帝也是在窦太后去世之后才开始推广入学,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窦太后是幸运的,问这世间又有几人能够有她这一般好的运气,从农女到皇后,窦太后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色彩,只是无为而治对于武帝时期要显得过时一些,并不能再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多大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