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米线的桥

喜欢吃米线的人很多,我就是其中一个。

过桥米线指哪里(过桥米线的桥到底在哪里)(1)

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米线店,都会在墙上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副写满字的图画。向大家讲述着过桥米线名字的的来历。故事有两个版本,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方。

过桥米线指哪里(过桥米线的桥到底在哪里)(2)

先说蒙自版本的。

在清朝的时候云南有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在南湖中一个小岛的亭子里苦读诗书。秀才的妻子每天都会通过唯一与陆地相连的一座小桥给他送饭。但因为路途遥远,每天秀才吃到嘴里的饭菜都已经凉了。后来秀才的妻子发明了一种用油汤煮好的米线。放在瓦罐里。不但保温,而且味道绝佳。到后来秀才高中状元,这种米线的做法也流传开来,因为每次他妻子送饭的时候都要经过那座小桥,于是就得了个过桥米线的名字。

首先说这个故事实在太水,都不如我们这儿老太太哄孙子睡觉讲的故事吸引人。

再者说故事的情节也太假,经不起推敲。有心人稍微上网查一下就会知道,从清兵入关到溥仪退位,满清政权一共存在了268年,这段时间考出了114位状元,但没有一个是云南籍的。

过桥米线指哪里(过桥米线的桥到底在哪里)(3)

会不会有人问:那就不许人家夸张一下,也许秀才考中的是举人呢?

其实你爱举啥举啥,反正米线的过桥肯定不是蒙自的南湖那座桥。

为啥?给大家看我在网上找到的一段文字。

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记载:蒙自南湖宣统元年筑南北长堤,堤上建石桥一座。

桥是宣统元年修的,换算成公元纪年就是1909年,在这之前,上岛需要坐船。

可惜这不是坐船米线,蒙自的故事出局。

过桥米线指哪里(过桥米线的桥到底在哪里)(4)

另一个版本来自建水,这个故事的作者就比较用心了。我也在网上找一个比较权威的版本。

莫洪鑫先生在《鸡市街头传过桥》一文中写到“建水过桥米线起源于建水县东城外锁龙桥两侧的鸡市头处,有建水的特产草芽、地椒作配料,风味独特而远近闻名。清朝道光年间,建水东城外太史巷有个叫刘家庆的厨师在鸡市头处开了一个名叫“宝兴楼”的米线馆。咸丰甲寅(1854年)的一天清早,一个举止文雅,穿着讲究的人来到他的馆中吃米线。他叫刘家庆照他的介绍的方法做出汤来配米线吃。方法是:取一块生猪脊肉切成薄片,用小粉水揉捏后盛于一个大碗中,舀上一调羹熟猪油淋于猪脊肉薄片上并盖上数片地椒叶子,然后再舀一大勺滚烫的草芽鲜肉汤氽入碗中,另用一个碗盛米线。店主人照此做好后,这顾客先用筷子在汤中搅拌垃刻,再将米线挑入汤碗中吃起来。此人名叫李景椿,建水新桥人,清道光乙末(1835年)进士,多年来在外省做官,回乡后私仿照外省人“涮锅子”的吃法,试用小粉水揉捏过的猪脊肉薄片氽汤食用。其味异常鲜美。刘家庆他的这种吃法感到很好奇,问道:“大新爷(旧时建水人对当地的举人、进士的尊称)你的这种吃法叫什么?”李景椿回答说:“我从桥东(锁龙桥)来到桥西吃米线,人过桥,米线也过桥,我是吃过桥米线”。随后,刘家庆采用李景椿介绍的方法烹制余肉汤配米线卖,并以李景椿说的“过桥”来命名,“过桥米线”之名由此而来。刘氏经营过桥传至刘世清沿袭了四代人,一直使用“过桥”之名。

建水的这个故事有点长,而且看起来也比蒙自那个可信度高多了,时间地点人物交代的很清楚。但是内容实在牵强,李景椿过桥吃米线,可米线是人家刘氏店里的,又不是从家里端来的。什么时候过的桥呢?真要是起名字。桥东米线。景椿私房米线。或者刘氏改良米线都比过桥两字更贴合实际。所以,这个故事也不足信

过桥米线指哪里(过桥米线的桥到底在哪里)(5)

究竟过桥二字是什么意思?它究竟说的是哪座桥呢?

估计很多吃了一辈子过桥米线的云南人,也搞不清楚这两个字的含义。

那我下面要说的事儿,可能就要惹这些人不高兴了。

因为他们吃了几百年的过桥米线的过桥两字,并不是当地的方言演化,也不是由产地得来。而是实实在在的从江苏地区流传过去的。

江苏地区有一种流传几百年的小吃,叫过桥面。

面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面条,过桥,则是特指这个面里的配菜,当地管这个叫浇头。

浇头,有点类似我们北方打卤面的卤子,不过制作工艺上要精致的多。

那这个浇头为什么叫过桥呢?

过桥米线指哪里(过桥米线的桥到底在哪里)(6)

陆文夫先生在小说《美食家》里这样解释的:

“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嘴里。”

先是称赞下陆老的想象力很丰富。写出一段画面感超强的文字。但是个人以为这还不是过桥的来历。

再借鉴一段老先生的文字,丰子恺先生的《吃酒》对过桥的描写是这样说的:

“我们的吃法很经济,两斤酒,两碗‘过浇面’,一碗冬菇,一碗十景。所谓过浇,就是浇头不浇在上面,而另盛在碗里,作为酒菜。等到酒吃好了,才要面底子来当饭吃。人们叫别了,常喊作‘过桥面’”

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丰老的‘叫别了’的说法的。因为在江浙一带的方言中,外地人来听的话,‘过浇’‘过桥’的发音确实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那这江浙的过桥又怎么跑到几千里以外的云南去了?

过桥米线指哪里(过桥米线的桥到底在哪里)(7)

这事大概有两个可能,先说我假想的。

话说一百多年前有几个江南地区的人跑到云南开过桥面馆。结果面条在当地不受欢迎,就改用米线,浇头不变。直接把过桥面变成了过桥米线。

好吧,我承认这个故事有点简单粗暴。那我换一个…

话说!洪武年间,也就是朱元璋当皇上那个年代,为了巩固政权。推行新的军户制度。所谓军户,就是每一户家庭必须出一人当兵。不打仗的时候就在家种地,但是一旦有战争了就要去冲锋陷阵。云南这个地方汉族人口少。但是地处边陲,镇守边关怎能没有兵呢。为了有足够的军民守备国土。只好从人口密集的地方抽调人手。因此就有了大批江南地区的百姓被迁移到了云南地区。据记载有百万之众。

打字太累,再借鉴下曾桐强先生的《明代汉族移民来源地研究》一文中的话吧。

‘综合 以上 叙述 的情 况可 以得 出 :军户 者 , 其 原籍 以湖广 、江南 籍较 多 ,其次 是陕 西 、四川I、江 西 、河南、浙江、山西 、贵州,还有蒙古族 ;商贩以江西 籍 和 四川 籍较 多 ,其 次 是广 东 、福 建 ;仕宦 者 ,以 江 浙籍 和江 南籍较 多。

上面那段话里两次提到的江南,就是江苏省的南京、苏州等地加上安徽省东南部分地区的旧称。’

而且据考证,明初向云南的大规模移民,大约有120多万人。可据史料记载,仅沐英的儿子沐春一次就带去了三十万的江南人。

据说现在还有很多云南人自称祖先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而且这个地方也被学者证实了它曾经确实存在。

好了,既然以前有过大批的江南人口来到云南。那后代中流传下几句家乡的方言是不是就无可厚非了?

那留下方言的同时,再留下点小吃是不是也无可厚非了?

那既然留下了方言和小吃,方言和小吃放到一起是不是也就无可厚非了?

那过桥米线的过桥这个词的说法来自江南地区,是不是也无可厚非了?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胡说八道,你爱信不信。

过桥米线指哪里(过桥米线的桥到底在哪里)(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