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香港电影,有一个类型一直经久不衰,无论辉煌的八九年代,还是精巧取胜的近年;无论是大牌云集的院线影片,还是精打细算的网络电影,都有它的身影,它就是我们相当熟悉的黑帮电影。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1)

近年随着华语市场的越做越强,越做越大,传统的只叙述帮派内部爱恨纠葛的黑帮片逐渐式微。毕竟看了二十来年,观众早已经不再满足只看黑帮内部尔虞我诈的戏码,以黑帮故事包裹多类型,多元素才是当下或者未来黑帮片的趋势。

就像“卧底”元素的兴起与没落。2002年《无间道》上映,火遍全国,此后受它的影响,黑帮卧底片多年来一直上映、上线,甚至连非帮派题材(譬如喜剧、赌牌等故事)都会时不时将“卧底”、“潜伏”元素适当添加。可随着题材、元素的长时间利用、滥用,片面、单一的卧底的题材也已不能满足日益苛刻的市场。黑帮片求新求变,事不宜迟。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2)

不过有一个问题——如何改变,或者说黑帮电影的突破口在哪里?

黑帮片最核心的方向之一就是人,或者说讲人。

从《英雄本色》到《古惑仔》甚至有些喜剧特质的《一本漫画闯天涯》,经典、传统的黑帮片更多的是聚焦江湖中人的命运,是个体在江湖中起伏。

江湖相比于朝野庙堂,相比于家国、甚至国际大事儿,始终难上台面,始终是社会的“另类故事”、灰暗故事。碍于大环境的局限,所以电影人只能从小入手,讲古惑仔的恩怨情仇,讲帮派人员的生与死,借此意图以小窥大。江湖之中,也难以出现足以四两拨千斤撼动庙堂的人物。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3)

不过,一部电影的出现,让黑帮片,有了可以实现大格局的梦想——《追龙》。

虽然电影取材的故事已经是王晶自己都拍烂的中国香港前廉政公署时期、“四大探长”时期,但与《坡豪》、《五亿探长雷洛传》、《金钱帝国》等电影不同。

电影中,黑白两道的联手,是为重整当时混乱的中国香港时局,合理分配,四家平分,在暗地的握手联合,促成明面上的一片祥和繁荣。这也许是第一次黑帮分子(不论帮主、扛把子还是小弟),以小我促成地区稳定的大我。虽然过程和结果仍是灰暗。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4)

有了类似《追龙》这般的拓展,黑帮片总算有了新的方向——江湖“小人物”也能为了一方安宁,出谋划策,出钱出力。

今年上映的这部电影,就上演了如此一出戏码,预告片结尾,男主角那句:“帮我洗白,我要从政!”,是在太过炸裂。什么原因,让一位浪迹江湖的古惑仔杠把子,有如此想法?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5)

这就是今年4月15日上映的《边缘行者》所要讲述的。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6)

而更加复杂的是,我们的主角阿洛其实是一位卧底,在预告中他就发出过“我到底是兵还是贼”的疑问,是什么让他从黑白两道的交锋中抽离,不顾一切地要从政?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7)

预告片中能窥见一丝端倪。

任达华饰演的大佬林耀昌曾说:“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讲道义,不守本分,根本没办法生存。”之后他却痛苦地厮喊:“这个世界,真相不是这样的。”

什么是真相,真相又是哪样?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8)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9)

结合曾江饰演角色的话语“香港不管变成什么样子,未来,都控制在我们手中。”,《边缘行者》的故事有些清晰了。

电影应该有两层,第一层在江湖,是我们熟悉的恩怨情仇,是上位退位,是友情情谊,是街头鏖战,是牢底坐穿……

不过在警方黑帮你来我往中,因为特殊的时间节点,从上之下的黑手,开始搅动看似平衡的社会,预告中的街头骚乱,主角阿洛上司的牺牲,甚至是黑帮内部可能出现的分化都可能是这只幕后黑手在搞鬼。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10)

动荡中,阿洛原本的世界在崩塌, 预告中有一句话振聋发聩:“香港还有没有未来,我们还有没有未来。”是这样危急的时刻,让小人物,卧底/古惑仔阿洛,放弃黑白道的对抗,眼光放长远,为守护中国香港,为平息动乱,以参政的形式去搅动另一个世界,以此与更大更强的对手相抗衡。

《边缘行者》电影剧情 边缘行者这新片敢拍(11)

卧底,扛把子,参议员……青年到中年,阿洛这个角色可谓难上加难,幸好《边缘行者》一批老戏骨加盟,像任贤齐,饰演阿洛;像任达华,饰演黑帮老大,像曾江、方中信、谭耀文……他们无疑会将《边缘行者》的塑造完全。

很好奇,阿洛最终会不会成功,会不会将那群处在高层,身在暗影的中国香港的蛀虫消灭,4月15日影院见方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