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蛇代表永生之相
  • 一些爬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因为有周期性的“褪皮”现象,被人视为是更新生命的方式,以此得以永生不死。其中以蛇最为代表,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对俗篇》中说“蛇有无穷之寿”,在《搜神记》中也有“千岁之蛇,断而复续”的描写,因蛇类等爬行动物通过褪皮可使自己得以新生,使人们联想到自身若“褪掉”躯壳(肉体)便可得以长生,世界上不同民族地区也都有着“蛇褪皮型”的神话传说。将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赋予一种原始的生命意识,以日月的循环往复来比附生命的轮转,以“褪皮”来解释生命更新的形式,这奠定了重生往复信仰的理论基础。

    与不朽的事物接触或接近,自身也将得以不朽,古人相信将蛇形图案刻画在墓葬中,蛇长生的“神性”会影响到死者,使其死后脱掉今生躯壳,得以长生不朽。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也是有着长生的寓意。

    伏羲女娲为啥是蛇身(伏羲女娲作为人类始祖)(1)

    汉代伏羲女娲画像砖

    二、蛇代表生命的繁衍

    在中国古文化中,蛇也象征着两性的交合。在《淮南子·泰族训》中,“腾蛇雄鸣于上风,雌鸣于下风,而化成形”,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称“牝牡相交谓之腾”,此处的“上风”、“下风”的相关描述。在出土的汉画像石中也多有出现上下双蛇的装饰,如河南登封嵩山南麓东汉启母阙中的双蛇画像,而在河南许昌出土的画像砖中,同样为双蛇交缠,则变得更加抽象且富有装饰性,似简化的交龙与双龙穿璧图案。

    “几千年来,蛇一直是激情的象征。蛇崇拜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例如古埃及、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都有蛇崇拜的传统,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和地区所用来象征繁衍生殖神的形象,也经常会出现蛇的形象。

    在中国典籍中,如宋代易学家邵雍在《梅花易数》中解释震卦时,将震——东方——春——龙蛇——男性——繁殖所对应。由此可见,蛇作为生殖之神、创世之神的象征从伏羲女娲蛇身可以看出,蛇身与子孙繁衍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山东嘉祥,河南登封、许昌,重庆璧山等地发现有特定的双蛇交缠、交尾的汉画像石图案,所描摹表现的是客观自然界中双蛇交尾的现象,这一图像形制与现有的伏羲女娲交尾图非常类似。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重庆璧山一号石棺出土的双蛇交尾两蛇交叠,所表现的是伏羲女娲左右搭肩,各自手捧日月的图案,二者身体比例为正常人形,在汉画像石中,除了“蛇交尾”、“伏羲女娲交尾”,也出现有大量“木连理”、“鸟交颈”、“交龙”的形象,应表达同一主题。

    古人认为,树枝交叉生长在一处,这是亲和的征兆。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歌颂男女之间的忠贞,说明至迟在唐代,连理枝已经固定为表现夫妻和睦的寓意。汉代司马相如在《凤囚凰》中也有“何缘交颈为鸳鸯”的描述,这类“连理”、“交颈”画像石的表现方式与伏羲女娲交尾图相似,有合欢相好之意,潜在表现两性交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