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读:“荣事达,时代潮”,这是一句非常暴露年龄的广告语,现在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家电行业的“老”明星了。但也正是这家近年来变得“寂寂无名”的企业,在悄无声息中却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养生壶和电火锅这两个产品,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好像大家都在用。
大学时期的侯文明(荣事达荣电集团董事长)特别钟爱弗洛伊德、尼采的哲学真理,哲学这粒种子在侯文明十几年做企业的过程中,结成了理念的果实,尤其是他的产品思维。他独创的“四化”理论,很有意思。
口述:侯文明 荣事达荣电集团董事长
(荣事达养生壶)
首先,在工艺设计上下功夫,增加产品外美观度。更新到第七代的养生壶多采用青、粉等颜色,清新又亮丽的风格迎合了20-30岁的年轻的女性白领用户的心理,产品更趋向美观和工艺,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美和艺术的心理追求。在颜色上精挑细选,在外型上精雕细琢的产品经过不断打磨,让人第一眼看上去便深感惊艳,即使达不成购买,也要带来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其次,注重用户的体验,参照用户使用场景。所谓的爆款不是“一不小心”创造的作品,它初期只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电水壶。但随着用户对“熬粥、煮药膳、营养茶等”需求的不断提升,便引入养生的观念,用更健康的玻璃陶瓷代替之前的不锈钢,增加相应的养生功能。现在用户在启动养生壶后,有很多的养生配方推送出来,养生壶可以完成用户的指令。未来,通过程序管理后台可以实现人机交互,智能家电的产品会记录用户的消费习惯,包括一日三餐和使用频次。这样就可以精准的为每一个用户推送养生配方,帮他们生成养生习惯。
2. “营销集群化”
内容为王时代下,碎片化消费的选择
IP、内容、形象在未来的影响会非常大,以前打个广告就能成个品牌,现在打造品牌都没人上电视了,营销在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是去中心化的,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能影响一批人。
马云也不傻,他之所以在双十一之前打造顶级晚会,比春晚还厉害,主要是想影响别人。如果我买格力冰箱、美的冰箱、海尔冰箱,我完全有可能去美的商城、格力商城、海尔商城,去中间化交易,我为什么要让天猫挣一层钱?
马云他意识到问题了,我们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就要打造这种影响力,打造这种IP,打造形象和内容, BAT、京东的未来这些是最关键的,如果在这方面不进步了,实际上他们也就成了互联网行业的传统企业了。如果他也是卖一台格力冰箱,人家格力商城也卖,但是他的格力冰箱是高圆圆卖的、葛优卖的,他就有明星推荐,有背书,有内容,或者买我们冰箱的过程中,增加了冰箱的使用知识等等,这些东西有长远的生命力和价值。
所以说营销一定是往集群化、圈子方向发展,未来多元化的消费、个性化的消费再加上IP、内容、形象等这些新型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形式,圈层消费、集群消费就起关键作用了,这是营销的集群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前的市场细分是按照区域标准划分的,淮南人多是吃面的,那你就不能卖米,皖南人多是吃米的,你就不能卖面。现在互联网打破了这种区域的定位,肯定了你自己的爱好和价值趋向,它会形成一种集聚,即“社群”。
天猫现在也在做社群,它也知道这种流量不能够太碎片化。现在商家最忌讳的就是消费者把钱交给商家,消费者把货拿走后,双方再也不联系了。传统企业销售以销售结束为结束,互联网销售以销售结束为开始。消费者买走商品,意味着销售刚开始,因为商家留存了消费者的数据,商家在想尽办法让消费者再次消费。此时,社群的存在就显得很有必要。内容差异化、消费碎片化成为中国所有商家必须直面的现状,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崛起,需要圈层和集群化的存在。
3. “服务商品化”
好服务必须收费,这是未来大趋势
中国实际上正经历传统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过渡,从商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现在实际上百分之七八十还是传统,依靠服务挣钱还是很难的,国外律师跟你谈一个小时,你必须给一千美元,会计师跟你谈一小时,不给他钱,他不给你讲,国内你谈谈试试……
所以说中国的服务还处于萌芽的状态,当然也有些售后服务不是真正意义的智慧服务,这一块还没有真正形成商品化,但是未来一定是个趋势。为什么是趋势?之所以服务商品化不了是因为服务的水平、质量太差,所以商品化不了,未来我认为凡是最赃最累的行业才是最有价值的行业,像售后服务,传统公司的售后服务是弱势部门,现在是最强势的部门。
我们做的荣管家,既能卖货,也能服务。未来保姆也是荣管家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合资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两三个月就卖了三千多台破壁机,因为保姆说用的好,向主人推荐破壁机,做后台的家政公司就能把破壁机卖了。
服务行业是个入口经济,服务必须要商品化,当然,首先是物质商品化,再来是收费服务。政府机关一直在裁减人,服务的产业将来可能获得大帮扶,真正意义上地由“社会服务政府”向“政府服务社会”转变。在生态体系内部,一个企业会向另一个企业购买服务,然后最终由消费者购买。二百块钱打扫打扫卫生,这是服务。任何情况下,只要服务收费,它的价值将会被认证和折射。未来一定会向西方国家靠拢,只有服务商品化,服务质量才会越来越好,中国的服务经济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高度,深度的、细化的,感动客户的服务未来才可能引导中国的市场,这也是我从国外市场一种体会和感觉,是我所理解的服务商品化。
4. “竞争生态化”
未来与巨头竞争的生存法则
我们在2004年开始做小家电,一开始也不懂家电,头两三年也在摸索,但是正因为不懂,所以遇到事儿肯琢磨,一个一个地慢慢做,一直做到现在。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我每天一觉醒来就想企业怎么能不倒闭,怎么把桌子底下的腿做实才是关键,做不实,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危险。我们不想急功近利去做企业,想一夜赚大钱,这种时代已经过去了。聪明的人和不聪明的人没啥大差别,扎扎实实地慢慢干,企业健康的活着才最关键,笑到最后才是笑的最好的。
未来,只有生态系统的竞争才是最有价值的、最有竞争力的竞争。企业和企业、品牌和品牌、商品和商品的竞争都是低层次的竞争,基于产业链垂直的生态系统未来一定会大行于天下。生态战,未来是最高级的竞争形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像大自然一样,大自然就是个生态,有动物、有植物,有各种各样的房子,有物质也有精神,生态系统本身就有造血功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内部也是市场化,而且互为依赖、互为渠道、互相竞争。
最近几年建平台的特别多了,大家都没有流量,平台满天飞,但除了 BAT这些企业以外,其实没有哪家企业做得太好,我觉得平台是死的,其实应该建的是生态,在平台思维的基础上建生态思维,在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体思维。看看历史上的企业发展,然后反过来仔细思考自己企业的发展,你就知道必须用生态思维来做企业,你站到局外看企业宽度、深度、高度,可能比自己站在企业里面可能更有敏感度,我们经常说低头拉车、抬头看路,做生态是唯一的出路,未来的生态企业才具备这种强大的竞争力。生态是一个和谐生态,生态系统第一它开放,第二它和谐,第三它没有敌人。
我们建立了生态系统,带领下游一千多家代理商,以及上游二百多家供应商,跟他们一块干,建立了有机的生态整体,互为依靠、互为依赖,抱团发展、抱团取暖,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任何企业都打不败我们,所以生态才是我们发展未来的出路。在某一个点上、某一条线上它会形成对手,但你要从生存、哲学层面理解,在长远的生态,不存在对手的问题,只要做好生态,生态与生态之间是和谐的,是共存共荣的。一定要培养更多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培养更多的竞争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