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也是各种文艺演出的黄金时期。京城各大剧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各类精彩演出好戏连台,将会带给大家多元的文化艺术精神享受,陪伴大家度过美好、充实、愉快的假期。

杨婷导演吴琼主演音乐轻喜剧《哎呦,妈妈》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1)

演出时间

5月4日 19:30

5月5日 14:30/19:30

5月8日 19:30

5月9日 14:30

演出地点

大麦·超剧场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哎呦,妈妈!》,剧情改编自莫里哀的五幕喜剧《悭吝人》,由大麦·超剧场艺术总监杨婷导演,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领衔主演。导演杨婷突发奇想,把《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改成女性来演,在情节上加入了现代元素,使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加贴合时代节奏,深入人心。

铁树床上生,火车满台跑……黄梅天后遇见莫里哀:著名主持挑战摇滚乐……一出由电子、摇滚和黄梅戏混搭的音乐,一出爆笑又让人深思的经典,一出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喜剧,再次点燃初夏的热情!

在音乐元素的运用上结合中国传统戏曲黄梅戏的唱腔和曲式,是话剧和黄梅戏在舞台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令人耳目一新。

郭宝昌导演国家话剧院话剧《大宅门》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2)

演出时间

4月28日-5月5日

演出地点

国家大剧院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版《大宅门》,由刘深编剧,郭宝昌、李欣凌担任导演,郭宝昌将七十多集的经典电视剧浓缩成两个半小时的话剧,凝聚白氏家族从光绪初年到新中国成立后近百年时光的风云起落。

与电视剧版本对大时代的全景式展现相比,话剧版本更加紧扣“大宅门”的主题,以“七爷”白景琦为核心,描画大宅门内众生的悲欢喜怒。故事以老年白景琦巡夜时与少年白景琦的一段“穿越式”对话为引子,以郭宝昌导演幕间对家族往事的娓娓道来连缀,把大宅门故事中最经典的桥段、最鲜明的人物一一铺陈,引导观众沉浸在百草厅白家老号“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动人故事中。

国家话剧院话剧《村里新来的年轻人》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3)

演出时间

4月29日—4月30日

5月2日—5月4日

演出地点

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

中国国家话剧院话剧《村里新来的年轻人》,正是通过话剧这一艺术形式,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呈现青年扶贫干部用青春和激情带领群众奋斗拼搏的感人故事,谱写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展现全面脱贫的中国奇迹。

《村里新来的年轻人》跳出了以往扶贫题材的创作套路,选取普通年轻人的视角切入主题,让整个舞台的气质更加具有朝气活力,使剧情节奏像叙事诗一样娓娓道来。乡村振兴需要年轻血液的加入,在这部剧中,年轻驻村干部孙倩倩带领山西省凤溪村百姓逐步脱贫,实现了个人的蜕变和成长。

英达导演北京人艺话剧《阳光下的葡萄干》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4)

演出时间

4月23日-5月9日

(周一休息) 晚7:30

演出地点

首都剧场

《阳光下的葡萄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名剧,由非裔美国剧作家洛伦·汉斯贝瑞创作, 1959年在百老汇上演并大获成功。之后英达的母亲——北京人艺演员、翻译家吴世良发现这部作品将其翻译成中文。此次,导演英达携原班人马王茜华、金汉、徐菁遥、徐岑子、张福元、王宁、陈红旭、阿楠、王堃归来,不仅让观众被剧中幽默的喜剧情节所感染,更从中感受到跨越时间、空间、文化的人文关怀。

作品描写了当代芝加哥,一家非裔美国贫民在老父亲去世后,母亲得到了一笔大额保险金。这笔能让生活出现转机的巨款,让家里的每个成员都产生了不同的期待,于是来自家庭内部的冲突、矛盾以及外部的歧视都由此产生…………虽然故事背景、剧情与中国观众有些距离,但作品表现出的人性与现实困境又能引发观众共鸣。

北京人艺话剧《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5)

演出时间

4月30日至5月17日(周二休息)

演出地点

北京人艺实验剧场

《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选自物理学家、剧作家丁西林先生的三部独幕喜剧——《一只马蜂》《酒后》和《瞎了一只眼》,三部剧均为婚恋与情感题材,以十分有趣的方式,呈现了民国士绅阶层的爱情观、婚姻观、生活观。在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中,生活的细波微澜也好,爱情的静水深流也罢,近乎无事的微小与琐碎里,却有着我们今天向往不已的明净。

周一围主演鼓楼西戏剧《枕头人》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6)

演出时间

4月28日 -5月2日

演出地点

保利剧院

马丁·麦克多纳的《枕头人》被称为现代戏剧史上的天才作品,是一出黑暗与光明交织的童话,一个无望与希望共筑的世界,一部眼泪与笑容共存的戏剧。2003年,此剧在伦敦首演后,引起巨大轰动,随后被纽约百老汇搬演,并开始一系列的国际性巡演。2004年,《枕头人》获得英国奥利弗最佳戏剧奖,2005年,获得美国戏剧评论圈最佳戏剧奖,以及美国托尼奖六项提名。2014年,《枕头人》中国内地首次正式授权公演,作为鼓楼西剧场的开幕大戏,震惊四座,七年来连演不衰。此次,导演周可 ×领衔主演周一围×制作人史航带来的2021明星大剧场版《枕头人》重磅来袭,引人瞩目。

黄盈导演国家大剧院话剧《十字街头》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7)

演出时间

4月21日-5月9日

演出地点

鼓楼西剧场

由第六代电影导演张杨执导的鼓楼西剧场七周年大戏《探长来访》,是英国著名作家普利斯特列最富盛名的戏剧作品。剧中讲述的是享有特权的伯令一家原本温馨的订婚夜宴突然被打断,来访的探长顾尔前来调查一个年轻女工的自杀案件。到底谁该为女工之死负责?在探长的步步紧逼之下,女工的死亡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伯令家的每个人似乎都脱不了干系,一场在深夜展开的审判拉开了大幕……

黄盈导演国家大剧院话剧《十字街头》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8)

演出时间

4月30日-5月7日

演出地点

国家大剧院

1937年,时年16岁的白杨与22岁的赵丹在导演沈西苓的执导下,将一段民国时期沪上青年的人生选择呈现在大银幕上。而让一部影史经典走上话剧舞台,不仅需要完成从镜头语言到舞台调度的转变,如何在保留经典精髓的同时赋予它新鲜的活力,更是一个考验。

此次《十字街头》的演出,除了戏剧本体存在的空间与人的行动以外,黄盈导演还将舞台空间当做一个电影剪辑台。前辈艺术家们的老影像、演员们鲜活的现场表演、现场实时拍摄实时投影等叙事线索,都被当作素材,用蒙太奇的概念一起并置在舞台上。演员现场的表演,除了用现代手法重现原故事线,还需要有时空交错的跳出,回看八十四年前发生了什么,然后做出讨论。这是任何年轻人都能超越时代,从精神实质上共通共鸣的部分,是一次穿梭于八十四年间的,两代年轻人的隔空对话。

献礼建党百年音乐剧《新华报童》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9)

演出时间

4月30日-5月2日

演出地点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这是一部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主旋律音乐剧,但它有着另类的面孔。惊心动魄的剧情、热血燃情的少年气质、摇滚 说唱的硬核音乐风格,一切新的尝试都是为了能达成不一样的期待,带来新鲜的看点,让观众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的升华与洗礼。

音乐剧《新华报童》和电影《报童》虽取材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新华日报在1941年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历史事件,但却在故事上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讲述了一群沦落街头的市井报童各自小人物的内心,和他们逐步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与感召下,成长为勇于与国民党顽固派做斗争的爱国少年的故事。少年们有迷茫,有困惑,有生存在乱世的不甘与愤怒,也感受着鲜活的情义和爱。少年心绪加上悬疑烧脑的谍战质感,让经典焕发出了完全不同的青春气质。

陈佩斯导演喜剧《托儿》

5月1号~5号,7:30,北京喜剧院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10)

演出时间

5月1日-5日

演出地点

北京喜剧院

作为陈佩斯第一部舞台喜剧作品,《托儿》曾在诞生之初在全国刮起一阵喜剧的旋风。自2013年首度亮相以来,《托儿》在大小剧场皆创下高票房的销售记录,既是经典,也是新作,不断翻新,吸引着观众的目光。由陈大愚等大道文化青年演员接棒演绎的《托儿》,同时融合了喜剧传统叙事与时尚演绎方法,剧情调整紧扣时代特色,对于主旨的传达更为明了。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青年演员们的表演让观众相信舞台上发生的喜剧故事,更融进了舞台时空之中,享受喜剧带来的美妙。

北京曲剧团曲剧《北京人》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11)

演出时间

5月2日-5月4日

演出地点

天桥剧场

话剧《北京人》创作于1940年,1941年出版,被公认为是曹禺作品中写得最成功的一部戏。故事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北京一个破落封建大家族行将瓦解时,三代人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表现了一个日渐衰落的封建家庭中,人与人勾心斗角的紧张气氛和尖锐冲突。生活在这个家庭里的,不是“活死人,死活人”就是“活人死”。既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黑暗,更反衬了勇敢地从这个封建泥潭中挣脱出来新青春生命的火焰。《北京人》是曹禺先生最得意之笔,其中暗含剧中人愫方和瑞贞奔向光明、投奔延安的剧情。这是时代的必然抉择,是《北京人》创作的精神高度,也是北京曲剧团在今年推出北京曲剧《北京人》,以此致敬建党百年的初衷。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4/6》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12)

演出时间

5月4日-5月5日

演出地点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著名舞团陶身体的数位系列作品,始终将身体运动特质作为艺术探索的重要通道,怎么动?为什么动?身体在动律中产生思辩。通过研究身体运动充分理性的认识和分析,让身体在重复而充满限制的运动过程中释放出生命力,提炼出独特的美学和训练体系。

陶身体的“数位系列”舞蹈作品,至今已经创作了十部,此次将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是数位系列作品《4》《6》。

上海歌剧院歌剧《江姐》

五一假期上海的演出(五一小长假好戏连台)(13)

演出时间

4月30日-5月1日

演出地点

国家大剧院

作为中国民族歌剧史上流传最广、上演率最高的歌剧,歌剧《江姐》1964年一经公演便立刻引起轰动,紧接着更在全国巡演中赢得各界的热烈反响。今年即将亮相国家大剧院的三场上海歌剧院带来的歌剧《江姐》,由著名指挥家张国勇与青年指挥家张诚杰轮流执棒。

上歌两位85后第六代“江姐“何晓楠、周琛都曾跟随任桂珍老师学习多年,一腔一势、眼神身段都曾蒙任老师口传心授。其他重要角色的主演中,无论年轻但经验丰富的“老将”,还是大舞台实战场次不多的“新兵”,也都曾在过去几年的剧目排演中,得到前一任主演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上海歌剧院青年导演马达、优秀青年设计师朱嘉君、刘沈辉,则在舞美设计师韩生、莫小敏、闵晓梅等前辈的鼓励与配合下,以素描手笔、版画风格的舞美设计,基于历史时代、亦融入当下审美的人物造型,更贴近现代生活,让这部经典歌剧历久弥新,更具青春气息。

END

▼艺绽热门阅读文▼

张艺谋又爆发了!《悬崖之上》口碑雄起,全员演技惊喜

乾隆亲笔修改诗文稿曝光,原来他有这么多内心戏

蒋欣的超能力,是能把所有恶女都演到让人掬一把泪

39岁的韩寒终于活成了他年轻时讨厌的样子

到这档必糊的综艺里刷优越感,刘涛是怎么想的呢?

本期作者、编辑:王润

本期监制:周南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