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说好,想学必先做好这一步,农历2月正当时

东北的黄豆酱很有名,颜色黄里透红,酱香浓郁,色正味浓,炸个鸡蛋酱,来上一盘蘸酱菜,东北人的大爱,绝对下饭菜,吃得过瘾。用来炖菜比调味料要好吃多啦,而且没有任何添加剂,吃得健康,吃得上瘾。过去是居家必备,哪一家至少要做一小缸黄豆酱,够一年吃的。现在农村还是家家都自己做酱,城里很少有人做了,会做的人也不多,姐姐算是其中之一吧。姐姐每年都做大酱,而且做的很多,至少要做20斤黄豆酱,她做的黄豆酱味道纯正,色香味堪称一流,所有的亲戚都是她的食客,我也是其中之一,做少了不够分的。

制作大酱的最佳季节(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说好)(1)

做黄豆酱可不是做菜,几分钟出锅,最多炖上几小时而已。黄豆酱的周期要几个月才能完成,只争朝夕是做不来的。今年被疫情隔离在姐姐家,有幸记录下她做大酱的第一步,我计划这个年度跟踪下来,记录下做酱的每一个步骤,我也学学,想做东北大酱的朋友们可以动手了,和我一起做起来吧,农历二月正当时。

制作大酱的最佳季节(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说好)(2)

做东北的大酱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烀酱、发酵、下酱、打发、成品。时间最少要4个月左右,以农历为主要参考时间,从农历的二月起开始准备,到农历的5月底或者6月初可以出成品。要因时而异,因气温而操作。什么叫因时而异,因温度而操作呢?时间上基本是2月烀酱,然后等待自然发酵,4月初八、十八或者二十八开始下酱,整个5月都是打发的过程,通常下酱一个月以后,发酵好了就可以吃了。那么今年有两个农历4月,是第1个4月下酱还是第2个4月下酱呢,要看温度,如果温度适宜可以考虑前4月,东北的温度时冷时热,气候不稳定,可以考虑后4月下酱。还要看存放的位置,存放的位置白天阳光充足,可以选择初八下酱,容易发酵,如果不能保证阳光充足,略晚一点气温上升后再下酱,最晚不能晚于4月二十八,没有五月下酱的,五月下酱温度日渐升高,容易发酵过度,处理得不好就是臭大酱了。

制作大酱的最佳季节(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说好)(3)

今天做的是第一步,叫做烀酱。

【东北大酱】所需食材:黄豆10斤。

做法及步骤:

做东北大酱最好用新黄豆,也就是上一年度秋收的黄豆,陈黄豆不容易发酵。买回来的黄豆要挑选一下,挑出所有的不成熟或者坏豆以及被虫子吃过的豆子,然后反复淘洗干净。我家是亲戚送来自家产的新黄豆,质量好,保证是新黄豆。淘洗干净的黄豆放入大锅内,10斤黄豆做3块酱块,要烀两锅,一锅六斤半左右,做两块酱块。剩余烀一锅,出一块酱块。

制作大酱的最佳季节(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说好)(4)

加入适量多一点水,烀黄豆不是一次烧开煮熟就成,而是要烀上一天一夜左右,不是一直开着火煮,而是第一次煮开要煮的时间长一点,大约1小时左右,基本煮熟就关火。

制作大酱的最佳季节(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说好)(5)

这是第一次关火的状况,一天至少还要开火煮上3~4次,然后就盖上锅盖闷着,据说这个目的就是让黄豆的颜色越煮越红,等于把黄豆自身煮下来的颜色再吸收回去,慢慢煮到没有汤汁,黄豆一碰就碎,至少24小时以上就好了。注意时间差不多就得开火煮一次,别盖着锅盖焖酸了,酸了就不能做酱了。

制作大酱的最佳季节(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说好)(6)

一次一次的煮,最后把水靠没,豆子煮得发红即可,最后一次煮好的黄豆,关火后就可以取出来,可能锅底还有水,要捞出豆子,不能带有水分,湿度太大可能做不成酱块。

制作大酱的最佳季节(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说好)(7)

晾凉后用绞肉机绞碎,这种老式绞肉机比较好用,新式电动家用绞肉机要麻烦一点,一次装的少,很费功夫,不管用什么方法,把黄豆绞碎就好。

制作大酱的最佳季节(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说好)(8)

将绞碎的黄豆泥做成这样大小的酱块子,10斤黄豆做3块,做好的酱块四面用力在桌子上摔一摔,让酱块子更结实,形状更稳定,不易变形。然后放在通风干爽的地方,把酱块子外皮晾干,手按下去不易变形就好,用食物包装纸包好,外边用报纸再包上一层,放在通风良好的温暖处等待自然发酵。要是有条件的话最好把它吊起来晾晒,那样四面通风容易发酵且容易干燥。

制作大酱的最佳季节(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说好)(9)

小贴士:

1、最好选择新鲜的黄豆做出来的大酱才香,陈黄豆不容易发酵,而且做出来的大酱味道也不及新黄豆好。

2、烀酱的时间最少要24小时以上,这个过程是反复的煮,目的是让黄豆越煮越红,做出来的大酱的颜色才漂亮。

做东北大酱第一步就做好了,看似简单,做起来还挺耗费时间,只有功夫到了,做出来的大酱味道才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一般家庭有3斤黄豆就够了,要想做得好吃就按程序操作吧。欢迎留言,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如果您也喜欢美食,请多多关注,欢迎点赞,转发和分享,感谢您的鼓励支持!

此文为大海微澜原创图文,盗文盗图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