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大年三十了

尽管老板加工资盛情挽留

朋友热情招待呼唤

跨县回家过年(我要回黄陂过年)(1)

此刻的我哪也不想去

我只想回!黄!陂!

豆丝风干得正好

糍粑刚从木甑里端出

热气腾腾的三鲜让人口水绵绵

赶回来正好吃杀猪饭

跨县回家过年(我要回黄陂过年)(2)

在黄陂过年

传统习俗不能少

玩龙灯、舞狮子、划彩莲船

跑竹马、耍罗汉、打莲厢

踩高跷、唱乡戏

这些知识你了解多少?

跨县回家过年(我要回黄陂过年)(3)

玩龙灯

龙灯头高丈余,呈S形造型。龙身描龙绣凤,缀鳞刺甲。龙头龙身均由绸布和精纸料做成,内可插放蜡烛。百余个村湾的民众组成浩浩荡荡的龙灯队伍,有规有序地汇聚山寨,在焰火冲天、烛光如昼、震耳欲聋的锣鼓鞭炮火铳和喝彩的人声中,玩龙灯者手握灯柄,或立舞、或跪舞、或单手舞、或双手舞,尽显舞龙赛龙之技艺。

跨县回家过年(我要回黄陂过年)(4)

舞狮子

舞狮子在黄陂最为普遍。一般玩灯必玩狮子,自古就有“龙灯狮子一路走”之说。玩狮子分玩天狮子、地狮子、僵狮子和武打高跷狮子等多种。狮子制作工艺讲究,分毛皮、麻织、绣花三类,有灵活的大口、耳、眼睛,头顶突出九个大包,颈系数枚铜铃。每只狮子一般由两人表演。黄陂玩狮子以罗汉镇花石桥的板凳狮子、前川街靳家湾的高梯狮子、长轩岭镇短岭村董家河湾的滚地狮子最为有名。董家河湾的滚地狮子属麻织狮子一类。

跨县回家过年(我要回黄陂过年)(5)

划彩莲船

划彩莲船有二人表演、三人表演等多种。二人划船,击乐声中,艄公画成彩脸,银须上翘,齐眉彩篙,船姑浓妆艳抹,脑后甩着齐臀部的两条发辫,身着裙装,脚穿绣花鞋,迈着碎步,提着彩船,扭着腰肢,踩着鼓点表演。彩莲船彩词有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单个段子,也有因人因事因行业随意变化而表达吉祥、恭贺新喜富贵福禄的“散混短段子

跨县回家过年(我要回黄陂过年)(6)

跑竹马

在黄陂北乡,有“鸯鸡坡的竹马张家冲的灯”之说。竹马表演者为七人,以“马童”为中心人物,另配六人,由锣鼓唢呐伴奏,能歌善舞的马童指示他人作唱做等多种动作表演。一般选一段故事为内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鸯鸡坡湾艺人所表演的《三国故事刘关张》深受武汉和黄陂民众的欢迎。

跨县回家过年(我要回黄陂过年)(7)

踩高跷

高跷这一民间娱乐活动在黄陂全区流行。高跷高度2至4米,表演者的双脚分别绑着木棍,脚踩在棍中上部的小踏板上,脸上涂彩化妆扮演各种角色。表演题材多以神话故事、英雄义士、民间机智人物为主。如《猪八戒随唐僧西天取经》、《牛郎银河边》、《关公骑马霸凌桥》、《时迁火烧翠云楼》、《顽童戏财主》等等。历史上,木兰山北麓、今木兰乡将军庙的高跷踩得最好。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春节,将军庙一带的民众为欢庆胜利,他们所表演的高跷节目吸引了距此150里之遥汉口民众的前往欣赏。“将军庙的高跷高又高,走场穿花不躬腰”,这是人们对将军庙高跷的赞颂。

跨县回家过年(我要回黄陂过年)(8)

唱乡戏

在黄陂,很多村镇过年都有请人唱乡戏的习俗,楚剧、黄梅戏等都是居民爱看的。唱戏的角儿们有时会将“打腰鼓”、“剪窗花”、“揣糍粑”、“酿米酒”、“采莲船”等湖北元素融入剧情,让乡亲们看得更过瘾、听得更享受。

欢迎你来黄陂过大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