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半生戎马倥偬,半生活在权力斗争之中。乞丐出生,白手起家的他,在艰难地打拼过程中,形成了支配欲极强,疑心过重的性格特点。然而这个几乎不信任任何人的皇帝,却早早地将太子之位传给了朱标。这个朱标为什么可以得朱元璋如此信任?而他又为何没有笑到最后登上皇位呢?

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1)

一、备受器重的嫡长子

朱元璋前半生的生活很坎坷,直到二十七八,才有了第一个儿子,这在古代已经是严重的晚育了。这得来不易的第一个儿子就是朱标。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在集中全部力量攻打集庆(今南京),得知朱标的出生,朱元璋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可见其对朱标出生的欣喜之情不言而喻。

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2)

朱标出生于龙凤年间,同朱元璋共同走过了峥嵘岁月。共患难之后,父子之情自然更加深厚。再加上朱标是朱元璋与结发之妻马皇后所生,既因为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深厚感情而备受关爱,又因嫡长子身份而颇受器重。

在朱标出生后的第五年,朱元璋就让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学士宋濂做朱标的老师,让朱标接受最正统的儒家教育,这也侧面体现出朱元璋对朱标的寄予厚望。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一称帝,就将朱标立为皇太子。朱元璋将朝中的文武重臣都安排在太子左右,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这些人员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功勋大将,朝中重臣,这也足以看出朱元璋对于太子培养的重视。受到朱元璋这样的青睐,朱标到底是不是一个称职的继承者呢?

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3)

二、朱标其人

虽说是朱元璋的继承人,朱标却和朱元璋截然不同。

如果说朱元璋是一个打江山的君王,朱标就是一个合格的守江山的君王。和朱元璋冷酷刻薄的君主形象不同,朱标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仁德宽厚,礼贤下士。他出生于混沌年间,成长于安乐时代,却并无纨绔之习。作为嫡长子,朱标看重兄弟情谊,处事得体,很有长子之风。

朱标在治政监国上,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洪武十年(1377),朱标二十二岁,朱元璋下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此后,朱元璋亲自教朱标处理政务。朱标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并形成了自己的治国理政理念——“宽通平易之政”。

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4)

此外,在朱元璋的帮助下,朱标也有了自己的核心势力。常遇春的女儿是朱标的太子妃,也正是因此,常遇春、蓝玉这一体系的将领都将成为朱标稳固皇位的极大助力。在这一强大势力的支撑下,朱标的皇位几乎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能力完美,栽培到位,宽仁得助,那么朱标输在了哪里呢?

三、懿文太子和孝康皇帝

朱标输在了短命。

事实上,朱元璋的这位完美继承人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英年早逝。而此时离朱元璋去世,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登基,还有整整七年时间。得知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悲痛不已,将其葬在孝陵东侧,又谥曰:“懿文太子”。“懿”字去美好之意,而“文”则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君的谥号。所谓“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从这谥号,我们也再次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喜欢。

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5)

建文元年(1399),朱标被建文帝朱允炆追尊为孝康皇帝。明成祖夺位后又复称懿文太子。崇祯年间,又再次被尊为孝康皇帝。在祭祀方面,朱标也得到了很高的待遇。据万历末年的记录,懿文太子的园寝每年“九大祭,一素祭”,待遇甚至超过了朱元璋的“三大祭,五素祭”。据当时南京太常寺少卿桂有根说,是因为“太祖当年以全礼爱其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以说,朱标死后也享受着极大的尊重。

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6)

不过懿文太子终究只是懿文太子,最终朱家的天下还是由明成祖朱棣夺得。在此后流传下来的《明太宗实录》等史书典籍里面,朱标留下的不过“以柔弱牵制文意,不称太祖意”等类似的记载。而“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这样的记载,却给了明成祖朱棣。这位实则从小并不被父亲看中的皇子,在后面的历史中,凭着隐忍和野心,书写出了自己的故事。

,